基于治未病理论谈无症状疾病从血浊论治*

2020-01-07 20:00于春蕾马文香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脏腑病理血液

韩 萍,于春蕾,马文香,王新陆

(1.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 266033;2.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血浊理论是全国名中医王新陆教授在其所著《脑血辨证》一书中首次提出,是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理论[1]。具体说来,血浊是指血液受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失去其清纯状态,或改变循行规律,从而影响其生理功能,干扰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2]。近年来,医学诊疗手段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疾病被明确诊断,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无症状脑梗死、无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糖尿病等,在临床中呈现增多趋势,对人类生命与健康构成巨大威胁[3]。因此,如何未病先防及在无症状疾病早期既病防变,病后防止复发,一直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血浊不仅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与许多无症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笔者通过探讨“血浊”与“无症状疾病”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理论,探索无症状疾病防治的新观念和新途径。

1 治未病学术思想的概念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篇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治未病”理论在《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4]。后世医家对此学说又进行了深入阐释。例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一书中,以“食治”“养性”两卷对“治未病”进行了论述[5]。现代中医学家认为,“未病”并不意味着无病,而是人体在出现明显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前的状态。它可以是未患病的健康状态,也可是疾病的潜在及隐匿阶段。临床一些疾病的稳定时期,以及很多尚未发生和被正确认识的无症状疾病等,都可被称为“未病”[6]。

具体说来,“治未病”包括3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例如,调畅情志,合理饮食,按时作息等,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疾病预防是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瘥后防复是指疾病的某些症状虽然已经消失,但因养护治疗不彻底,正气不足,病根未除,即余邪未尽,潜伏于体内,受某种因素即可诱发而使旧病复发,所采取的防治措施。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预防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2 无症状疾病的辨治思路

无症状疾病是指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不能察觉到症状或体征的异常,但实验室或专项检查可发现异常,可确诊该疾病,但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体征[7]。概括说来,无症状疾病主要包含两类[8]:1)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体征,如无症状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痛风、蛋白尿或血尿、隐匿性冠心病等,但实验室或专项检查指标异常。2)某些疾病的缓解期,当疾病尚未发生时,患者没有任何异常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体征,工作和生活与健康人一样正常,如癫痫的缓解期、变应性鼻炎的缓解期等。由于无症状疾病很难被患者和医生尽早发现,它比有症状的疾病更危险、更严重,因此应用“治未病”的学术理论指导无症状疾病的防治就显得更为重要。

对于无症状疾病的辨证论治,辨明病因病机是重要的一环,可对其防治起到关键作用[9],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中所言“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审因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方法。病因对疾病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治疗和用药的基础。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制,揭示了疾病发展、变化和结局全过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这是认识疾病的本质,是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前提条件。

3 血浊与无症状疾病

3.1 血浊理论概述 浊,字意指“水不清,浑浊”,《丹溪心法》一书中载有“浊主湿热、有痰、有虚”,古人称之为害清之邪气。现代中医学家认为,浊可分为内外两类,外浊指存在于自然界的秽浊之气,内浊是人体产生的病理产物[10]。浊邪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可对人体气血阴阳及脏腑经络造成严重损害,又是一种病理产物,多因体内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循行失常所致,导致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所谓血浊,是指浊邪居于血中,使血液失去正常清纯状态或失去原有运行规律,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进而扰乱人体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换言之,血液增厚、变稠,以及循环障碍都可称为血浊。血浊日久可导致人形体肥胖、疲倦乏力、头昏目沉、胸脘痞闷,喜睡少动、舌胖、色黯,舌苔垢浊、脉涩等不适症状[11]。

3.2 血浊是无症状疾病的病理枢纽 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内至脏腑,外达关节,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血的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1 血浊形成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致病因素及疾病谱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情志因素,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成为主要致病因素,导致复杂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代谢性疾病等[12]。首先,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情致刺激日益增多,日久可导致气机不利,郁而为滞,浊气也随之蓄积血中,涩而不行,发为血浊;其次,环境污染可导致气候发生变化,水质、土壤、空气以及食品污染亦随之增多,各种有毒物质可经人体口鼻、皮肤侵袭,浊污入血,影响血的清纯状态;再次,吸烟、酗酒、起居失常、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可扰乱脑神和污浊血液,均可导致血液失却其正常状态,产生血浊,成为一些无症状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3.2.2 血浊是无症状疾病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血浊是一种病理状态,血液变稠、变脏、变质及循行异常皆可称之为血浊。也就是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血液中滞留过剩的代谢产物或出现异常物质,以及循行障碍等皆可称之为血浊。血浊是血液超过自清、自洁、自稳能力后所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浊存于血中,血浊一旦形成,在体内循行无处不到,致病广泛,脏腑、四肢百骸、头面胸腹均可因血浊致病[2]。浊邪内阻,浊血涩滞,久则积滞,又扰乱气机,导致百病丛生。诸如无症状性脑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高脂血症、无症状性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蛋白血症等无症状疾病均可从血浊辨治。

血浊致病和缓,常伤人体之正气于无形。血浊作为一种病理因素,与其他病理因素,如痰饮、血瘀、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常相兼为病,加重病情。痰饮,是机体津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血浊形成,蓄积脉道日久,可阻碍津液的正常输布,聚生痰饮;痰饮既成,又可损害血的功能,加重血浊,常相兼为病。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医经原旨·藏象》言:“血浊不清而卫气涩滞也。”血浊沉积血中可致气涩,气涩则血流缓慢形成血滞,血中有形成分黏聚,即可形成血瘀。血瘀形成之后,瘀阻脉道,导致血中浊邪运行、排出不畅,或瘀血化浊,加重浊邪蓄积,常相兼为病。毒有外毒、内毒之分,毒邪致病凶猛,其性烈而善变,以败坏形质、损伤脏腑、壅腐气血为主要特点。血浊致病和缓,但沉积日久,或蓄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排出体外,亦可化生毒邪,引起机体形质的损伤,如损伤肾脏、脉道,蒙蔽心神等,脏腑损伤,气血逆乱,反过来又可导致血浊排出不畅、蓄积。总之,血浊、痰、瘀、毒四者常相兼为病,致使疾病复杂难愈[13]。

3.2.3 清化血浊法贯穿预防及治疗始终 面对新的致病因素和复杂的无症状疾病,有必要将传统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血浊理论应运而生,为无症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2.3.1 查找病因,未病先防 产生血浊的因素包括外因及内因两方面。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以及有毒秽浊之气,从口鼻或皮肤侵入人体,为外因;内因多由饮食劳倦,酒色无节,七情内伤,损伤正气所致。外因内因常相兼致病,清气生浊,或浊邪排出不畅,是为血浊。血浊积滞停留日久,可损伤人体正气,致阴阳失调,脏腑失和,百病丛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积极查找病因,远离危险因素,顾护正气,未病先防,非常重要。人体血脉调和,正气充盛,就会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性,正如《灵枢·平人绝谷》所言:“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3.2.3.2 无症可辨,化浊为先 作为一种全新提出的中医病理学概念,血浊是对血液的功能以及运行异常的高度概括,与许多无症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灵枢·逆顺肥瘦》曰“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可见浊邪在血脉,尤如污物在江河。想要祛除江河污秽之物,必须使河道得以疏通。同理,欲使血中的浊邪得祛,须采用清化通利之法,浊邪去则血脉清洁通畅。

化浊行血汤是治疗血浊的基本治疗方剂,共有路路通、虎杖、荷叶、焦山楂、决明子、赤芍、酒大黄、何首乌、制水蛭等9味药物组成[2]。方中荷叶、决明子、焦山楂三药,其功均善清化浊邪为君。荷叶,味苦、涩而平,入脾、胃经,能升阳利湿化浊,通利小便;决明子味甘、苦,微寒,入肝、肾、大肠经,能清肝明目,通便祛浊;焦山楂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入血分而活血散瘀,化浊消积,既能化浊又能行血;三药均为平和之品,化血浊,行血脉,又无耗阴伤血之虞,共为君药。制水蛭、酒大黄、赤芍三药为臣药。制水蛭味咸、苦,性平,入肝经,可破血逐瘀,有利于泻浊邪;酒大黄味苦,性寒,入脾、肾、大肠、肝经,功善入血,泻下攻积,活血祛浊。赤芍味苦,性微寒,入肝经,功善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三药同用共为臣药,共行化浊活血之功以助君药之效。路路通、虎杖、何首乌三味为佐药。浊邪客于血脉,随脉道通行全身,十二经脉无处不到。因此,方中选用路路通“通行十二经穴”(《本草纲目拾遗》),虎杖味苦,性寒,入肝、胆经,功能活血化浊,清热利湿解毒。血浊污浊脏腑,最易耗伤肝肾阴血,而泻浊之品又多通利伤阴,故本方选用何首乌以补血益精,滋养肝肾。以上九味相伍,效专力宏,靶向明确,共奏清化血浊、行血畅血之效。惟有清,才能使血液清纯,恢复其应有的功能状态,惟有化,才能使血液中的污浊之物、有害物质祛除。浊血蓄积日久,可损伤脏腑阴阳正气,化生痰浊、瘀血、毒邪等,清化血浊可将疾病消灭在“未病”阶段,将治疗重心前移。当血浊和痰浊、瘀血及毒邪相兼致病时,可辨证加用扶正、化痰、活血、解毒之品。清化血浊大法,为治疗许多无症状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已经成为当代临床中医专家的共识[14-15]。

3.2.3.3 见此及彼,谨防传变 大多数的无症状疾病是疾病的初期阶段,病位相对较浅,病情也较轻,此时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均比较强,早期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血浊在疾病之始就作为启动因子,至疾病的中后期,血浊亦可因耗气而伤阳,或阴损及阳,进一步损伤正气,使疾病向严重化、复杂化和慢性化的方向发展,顽固难愈,变证多端,甚或转为坏病[16]。因此,血浊不仅是介于健康与现代无症状疾病之间的病理枢纽,还是三大致病因素和血瘀、热毒、痰饮等病理产物之间的病理枢纽,是疾病发展变化的病理基础和病机转变的重要环节,致使疾病复杂,缠绵难愈,阻断这个枢纽正是阻断健康向疾病发展的关键,即是中医“治未病”的落脚点[17]。许多无症状疾病也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在辨证时应当见此知彼,考虑到相互关联的病症。如无症状性糖尿病,日久可引起动脉硬化等,这就要求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要兼顾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出现并发症。因此,在无症状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将清化血浊法贯穿始终,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有非常重要的预防医学意义。

综上所述,多数无症状疾病是疾病的初期阶段,早期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血浊是多种无症状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探究血浊与无症状疾病的关系,为很多无症状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寻找现代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探求有效方药,提高临床疗效,亦有助于深入阐释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

猜你喜欢
脏腑病理血液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脏腑疏通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