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卫中
近年来,得益于肿瘤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患者得以实现带瘤生存,延长了生存期,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恶性肿瘤治疗费用较高、治疗周期较长,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医院可提供给肿瘤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的床位比较有限,日益增长的肿瘤医疗需求与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日间病房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介于门急诊与住院之间的诊疗模式,是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补充。作为医疗服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间病房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流行的治疗模式[1-2]。在我国,为了缓解肿瘤医疗需求与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2015年和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连续开展两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其中也将推行日间诊疗服务作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此外,在新医改大力推行及医疗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推动下,各医院也逐渐开始探索日间诊疗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及分流特需患者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3-4]。不过由于日间诊疗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管理上尚无规范模式和统一要求,各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完善[5]。本文就我院肿瘤日间病房的运行模式、管理实践及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好地推行肿瘤日间病房工作提供参考。
日间病房主要由输液大厅、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配药间及抢救间组成。配置治疗椅36张、急诊床位2张以及各种抢救设备。在每张治疗椅上配置按铃服务器、充电插孔以及一台平板电脑,其中电脑主要用于播放相关健康宣教知识、住院指南以及娱乐视频等。
日间病房配备固定的医疗组和护理单元,按照正规病房的诊疗模式运作,严格按照三级查房制度开展医疗活动。夜间不设置留观和留宿,患者白天接受诊疗后,经主管医师同意即可出院。离院前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相应诊疗科室的联系方式,以备在院外期间急需时及时联系处置,必要时返院诊治。
目前肿瘤日间病房管理模式主要有病区内日间病房模式和独立日间病房模式两种[6]。独立日间病房模式要求医院整合全院专科资源,成立单独的肿瘤日间病房,配备固定的护理单元,医疗组可固定各病种专科医生对患者实施治疗,也可采取“医生跟着病人走”的管理模式,即按病种由相应科室的医生负责诊治收治在日间病房的患者,同时日间病房配备1名全科医师,主要执行专科医师制定的诊疗方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应急情况。我院日间病房为独立建制的临床科室,医院成立肿瘤日间治疗管理委员会及肿瘤日间治疗工作小组,采用二级管理模式,医院层面由院领导及各行政职能部门对肿瘤日间治疗工作进行督导,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骨干组成肿瘤日间治疗工作小组,负责日间病房具体工作。
日间病房开展诊疗过程中确保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制定肿瘤患者收治范围及标准,建立日间病房就诊流程、出院随诊流程,制作相应的诊疗表单。住院病历实行规范化的住院病历管理机制。医院在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三个方面对日间病房医疗质量进行层层把关。基础质控针对组织架构、技术、规章制度、科室硬件设备以及应急响应等五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肿瘤日间治疗组织架构完整,具备相应的诊疗技术及硬件设备以及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具有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环节质控主要针对患者的评估环节、诊断环节、治疗环节及病历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终末质控针对科室运行的成本效率、诊疗的结局指标、病历指标、随访指标等进行质量控制。
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日间病房共收治住院患者2 434例,每月收治人数逐步提升,收治患者从初期以输液港维护、营养支持治疗为主逐渐转向以化疗、靶向治疗为主,日均收治患者数达22例。期间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日间病房医疗费用已纳入当地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待遇。
对日间病房收治的常见癌种(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常见癌种患者在日间病房住院化疗均实现24 h内出院,低于同期普通病房住院化疗的平均住院日5.7 d;平均住院费用为6 338元,也较同期普通病房住院化疗的平均住院费用12 449元显著降低。
日间诊疗工作的开展使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进一步充分利用,有效提升了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及医疗服务效率。根据统计,实施日间病房模式以来医院收治患者数、手术量、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日等关键指标与上一年同期对比均得到明显的提升。
我国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试行开展日间病房,进入21世纪后,多家医院陆续开设了日间病房[6-8]。近年来,肿瘤日间病房诊疗项目进一步得以扩大,将除化疗外的其他短期肿瘤诊疗项目也纳入了诊疗范围,如生物治疗、免疫治疗、肿瘤组织活检、静脉置管维护、输液港植入以及其他肿瘤姑息性治疗,为需要短期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便利,缓解了入院难的问题。此外,肿瘤日间病房模式住院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患者当天前往医院进行治疗,结束后即可回家休养,既减少了次均住院费,也有助于患者更好休息,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但是鉴于恶性肿瘤治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肿瘤日间病房模式仍需建立完善的随访机制及紧急救护机制,提供连续的治疗护理并全程观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病情复杂、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肿瘤患者并不适宜在日间病房治疗,肿瘤日间病房必须对收治对象有严格的评估标准,通常包括一般状况良好、各脏器功能无严重损害、治疗方案明确、无严重并发症等。
肿瘤疾病的治疗具有周期长、住院频率高等特点,因此日间病房模式的应用多见于肿瘤科[9]。国家和各地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部门已经意识到开展肿瘤日间病房模式对方便患者就医、减轻患者负担和节约医保资金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已将45种肿瘤日间治疗病种及其治疗方案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部分有条件实施日间治疗的肿瘤疾病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且日间病房患者住院期间大型检查(如CT、MRI等)也未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肿瘤患者的临床救治和医院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同时也制约了肿瘤日间病房模式的推广。因此建议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部门逐步扩大日间病房收治病种和大型检查报销范围,进一步方便群众,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肿瘤日间病房模式的推广时间并不长,很多患者对日间病房的运行及医保报销情况尚缺乏了解,导致相当部分患者在肿瘤延续治疗中仍然首选原住院科室,而原住院科室可能因为医院绩效政策等原因,对转送患者至日间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首诊科室对日间病房的认识,如可通过调整业务工作量核算、平均住院日考核、负责人年度考核等措施,或者探索将日间病房开设在各病区的模式,多措并举,以推动日间病房的发展。此外,日间病房的发展,管理是关键,因此应进一步规范日间病房流程、加强质量控制,使患者接受到与首诊科室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应加强宣传,使更多患者了解日间病房,愿意在日间病房接受后续治疗。
综上,肿瘤患者日间病房诊疗模式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医院资源配置合理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及运行效率,同时节约患者的医疗成本,是传统门急诊、住院模式的完善补充。但是日间病房的建设仍需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造福更多患者,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