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剧论视角下瑜伽练习者自我呈现研究

2020-01-07 12:57王金红李江霞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式前台练习者

王金红,李江霞

瑜伽作为优雅和气质的代名词,是广大群众热衷的体育运动。瑜伽能够促进身体和心灵协调统一,有利于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在不断迭代的网络自媒体时代,瑜伽练习者呈现出何种形象?出现了哪些问题?笔者采用戈夫曼的拟剧论视角探析瑜伽练习者的自我呈现,解释瑜伽在发展过程出现的过度追求自我呈现现象,为规范和引导瑜伽的发展、健身瑜伽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瑜伽练习者自我呈现异化

自我呈现是指个体调整自己的行为,管理别人对自己的印象[1]的一种自我展示方式。瑜伽作为一种内外兼修的运动项目,对形体和心灵均有重要影响。通过文献研究、网上搜索可以得知,人们对瑜伽的关注集中于身体功效和练习的身体体验[2]。对于瑜伽的形象认知大多关于性感、温柔、优雅等特征;受公众认知的影响,减脂塑形的外在功效和纠正不良体态的实用价值成为瑜伽练习者自我呈现的主要内容。

1.1 瑜伽练习目的异化

博人眼球,滋生炫耀心理。部分练习者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了课堂上的自我表现和在个人平台上刷热点的晒图展示。很多人练习瑜伽不单纯以锻炼为目的,而是出于炫耀心理,迷恋高难度动作,朋友圈晒出“瑜伽照”渴望得到自律、优雅的称赞。然而事实上,瑜伽照的背后是在充足准备和精心编排之后进行的,掩盖了真实,与实际存在差距。为了拍出造型优美的瑜伽体式照片博取关注度,很多人不顾自身身体素质盲目练习高难度体式,有的甚至为了攀比练习成果,争强好胜,大强度练习,与瑜伽文化的本质相背离。如在健身瑜伽竞赛中的手倒立、孔雀起舞式等倒立动作吸引众多人关注,但倒立体式的练习要考虑个人身体情况,盲目练习只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减脂塑形,追求身材优美。受瑜伽角色定位的影响和社会对瑜伽形象的期待,“减轻体重”“让身材苗条”“增强性感”“对异性有吸引力”等成了大家选择瑜伽的重要目的。铺天盖地的瑜伽美照宣传,各大明星瑜伽打卡,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盲从地加入到健身行列当中。错误的练习目的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今天你瑜伽了吗?”被“为什么我练习瑜伽还没瘦”取代,足以见得公众对瑜伽的认知停留在瘦身塑形的功能上,忽视了瑜伽对心灵的陶冶和疗愈作用。

追热度,盲目跟风,自我呈现过度追求社会认同。新媒体时代到来,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自媒体方式“晒”出自己的瑜伽状态,通常以瑜伽体式照、瑜伽练习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无形中也是对瑜伽的一种宣传。但部分人以“追热度”的心理报名练习瑜伽,追求瑜伽表面效果,却不认真练习体式,并不关注瑜伽的锻炼身体且愉悦身心的真正作用。

1.2 瑜伽练习功能固化

通过瑜伽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和耐受性;瑜伽提倡与自身结合、身体与心灵结合,持久练习可以缓解压力、提升专注力和客观冷静的良好心态。通过正确练习,可作为辅助性医疗,治疗和预防一些病症。瑜伽自身拥有独特的魅力,瑜伽练习有助于身体、心灵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纵观瑜伽在全世界的传播,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竞赛等技术价值传播效果远远好于其心灵、宗教哲学的文化价值传播的实际效果[3]。对瑜伽“功能建构”作用的追求,成为现阶段我国瑜伽运动的发展特征[4]。当下瑜伽市场呈现出片面追求瑜伽表面效果,对瑜伽功能认知固化,普遍停留在身体技术方面[5],更倾向于实用和看得见的效果,甚至有人将柔韧性和身材作为瑜伽练习好坏的评判标准[6]。

瑜伽的重点放在了体式练习、减脂塑形、矫正体态等健身功能上,放弃瑜伽文化的传承,忽视了瑜伽的文化价值,如办公室瑜伽、孕产瑜伽、理疗瑜伽等针对性较强的瑜伽成为各大瑜伽馆的热门课程,体式教授过程中却鲜有对瑜伽文化的解读和传播。瑜伽的功能只是瑜伽文化的表征作用,深层次的瑜伽文化是一种身心健康的生活艺术。单一地追求瑜伽的功能,过度看重瑜伽运动的功效,短期内可能会促进瑜伽文化的传播,长此以往,会导致只知瑜伽对身体功效,造成瑜伽文化的缺失,不利于瑜伽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1.3 瑜伽认知片面化

瑜伽杂技论。瑜伽往往与身体柔软挂钩,很多人认为瑜伽只是一种“软功”。推崇高难度体式带来的后果时,瑜伽像是一种“杂技”,很多人望瑜伽而却步。瑜伽被称为“简易版体操”训练,舞王式、全鸽式、孔雀式等体式难度非一般人能及。

瑜伽万能论。众多瑜伽馆、俱乐部为了扩大宣传,出于盈利目的,大肆宣称瑜伽万能作用,可以完全治愈各类疾病,瑜伽的运动康复效果被无限扩大。瑜伽虽有辅助治疗效果,但对于先天性骨骼疾病影响甚微,对于身体的理疗和修复是在身体评估后进行。

瑜伽伤害论。搜索瑜伽伤害的文章不胜枚举。瑜伽伤害论被推上风口,同时由于速成教练对瑜伽知识掌握不全、练习者盲目练习,瑜伽代偿、体式超伸导致了一系列“瑜伽病”出现。

以上种种皆是对瑜伽的片面认识。瑜伽作为一种身体练习方式,结合呼吸与冥想,对人身体和心灵均有益处。普通人练习瑜伽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手倒立、起飞式、公鸡式等高难度体式应是练习者具有一定的习练水平后的选择性练习。瑜伽杂技论也反映出社会对瑜伽认知片面以及瑜伽机构和练习者本身推崇高难度体式的错误引导;瑜伽万能论和瑜伽伤害论体现出公众对瑜伽的认识不足,主要原因来自于公众对瑜伽的理解不深,实际上也反映出正确的瑜伽文化推广不足,社会对瑜伽的认识停留在有限的信息范围。

2 拟剧论概述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是20世纪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被称为社会学著作。戈夫曼将“前台”“剧本”“剧情”“角色”“表演”等戏剧元素引入社会学中。他认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每个人就像一名演员。在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7]。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控制自己的行为展开期望中希望呈现给观众。

“拟剧理论”认为,参与者在特定场合以任何方式影响其他参与者的互动行为都是表演。“前台”和“后台”是戈夫曼分出来的两个场域。“前台”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8]。每个人在前台进行表演时都会按照剧本设计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一系列活动,使自身角色满足社会他人期待和自我期待而为了维护自身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所采取的一系列印象管理的措施。

3 瑜伽练习者自我呈现的拟剧论分析

3.1 前台设置

在拟剧理论中,呈现在观众眼前并且被赋予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被称为“前台”。表演者在前台表演时尽量会展现出契合自己和社会对角色期待的一面。后台是幕后只给特定的人展示的一面,不会展示给前台观众。“前台表演”对于树立个人形象以及进行印象管理尤为重要。

中国现有网民总数已达为8.54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 99.1%。网络普及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传播媒介的转型。传统媒体日益式微,新媒体一路领先,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瑜伽提供了广阔的“前台”展示平台和机会。由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到现在的双向传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通过发布内容,展示出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态度。以自媒体平台为例,自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对于用户的昵称并不要求实名制,根据自己意愿设置昵称和头像,是符号化的一种自我呈现,最直观地向“观众”呈现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昵称和头像是“前台”设置的重要内容,自我期待可以由此呈现出来[9]。观众可以通过个人昵称和头像对用户进行大致判断。

基于阅读积分制的阅读推广平台就是以软件将阅读积分进行累计和永久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对读者进行奖惩,并对阅读推广的效果进行评价。社会各行各业的实践证明,积分制在激励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积极性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效用。图书馆按照读者积分多少对读者进行奖励,并给予相应级别的阅读服务和阅读管理。目前,国内有部分图书馆试行了阅读积分制。如:重庆大学图书馆“阅读达人”、“每月书生”的评比活动,肇庆市图书馆的读者积分制管理及深圳市图书馆阅读积分管理等[2]。

无论是属于大众传播的微博、短视频,还是人际传播的微信等自媒体,都为瑜伽练习者提供了自我形象展示的平台。瑜伽练习者在前台设置时,会进行个人形象展示,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内容将自己想要传递的内容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通过修饰后进行自我形象展示,塑造所期待的形象并进行维护。头像和昵称是瑜伽练习者给予陌生人的第一展示平台,表达了自己的瑜伽爱好,如热爱锻炼、身材优美、生活自律。后期交流产生后,日常瑜伽动态的发布是自我形象展示的持续性途径。实际上每一条瑜伽动态的发布均是经过用户充分考量,修饰包装后将自身最为满意的形象展示于他人。

3.2 剧本期望

剧本期望指社会规范对于各种社会角色的限定。拟剧论将社会比做舞台,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的演员,“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人们在特定场景进行“表演”时,按照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进行表演。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表演者为了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而进行的活动就是表演[10]。表演者会按照剧本期望(预想的方式)进行表演,因此在表演前已经对剧本和剧情进行了设置。每个表演者都是按照剧本进行的剧情表演者,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期待中的角色,表达某种意义。

剧本分为社会规范内容和个人角色期望两个方面[11]。在自我呈现时,个人会按照提前设置好的剧本来进行表演。尽管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表演的方式和呈现状态,但依然会遵循社会规范和个人期望。如在国际瑜伽日时,瑜伽练习者们纷纷参与这一“仪式性”活动,除线下参与活动外,还会在各大自媒体晒瑜伽照,发祝福语。在这一特定情境中,所有瑜伽人会积极参与。尽管有些具有表演性质和刷存在感的性质,但都得到了共同认可,形成了一种集体认同和默契。

受社会对瑜伽形象的影响,瑜伽练习者在进行“表演”时也会为大家留下这种印象而做出一系列活动,如瑜伽练习者的动态中多为瑜伽打卡、每日瑜伽感悟、体式功效等。在这种“特定的准则”下,每个人都会自觉遵守、维护这种合乎规范的表演,满足公众对瑜伽形象的期待。

3.3 角色诞生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理论的出发点是“角色”这一概念[12]。他认为表演者根据社会规范在表演之前会对自己的“角色”进行事先的设定。现实社会中,特定情境的“角色”之间要互相配合,从而形成互动,即互动中的社会个体都在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

瑜伽角色的诞生使得公众面对瑜伽的态度,理所当然地形成了一种“超前判断”,理所当然地认为瑜伽练习者身材性感、体态优美,无形中已经对瑜伽练习者形成了一种“偏见”。受公众对瑜伽情境定义的影响,瑜伽练习者会按照这种既定的方式表现自己。诚然,瑜伽确实有改善体态的功能,但也并非每个瑜伽练习者都拥有令人羡慕的形体。改善体态只是瑜伽的一种功能,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3.4 印象管理

我们的各种表演都是有目的的,是被设计出来、呈现给观众的一个特定的形象[13]。印象管理是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所希望形象的策略,通过一系列互动技巧,维护自己的形象。

印象管理的策略之一是理想化表演。表演者总是通过控制自我呈现的方式给观众带来理想化印象,运用恰当的符号装备,使自己的日常表演得以美化和彰显。如果个体希望自己的表演达到理想标准,就必须抛弃或隐藏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为,而努力表现出与社会定义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相一致的行动。瑜伽练习者在进行前台表演或者个人展示时,一定会遵循公众对瑜伽的情境定义,展示较好的身材以及优雅的体态,极力掩饰与此不符的行为,呈现理想型自我。

误解表演。误解表演是通过有目的的行为控制,在与他人互动中呈现自己的理想状态,表演者会传达出与社会事实不符的虚假印象。如一些瑜伽练习者故意在与人交往时透露出自己加强运动的信息,隐瞒自己为了保持身材所做的其他种种努力。

神秘化表演。神秘化是通过限制接触,与互动者保持距离,营造神秘感,从而让人产生崇拜心理。简单概括为通过隐藏后台以保持社会距离,引起和维持观众敬畏的表演。在某些特定情境中,瑜伽练习者前台表演时已经隐藏仅属于自己后台可见的行为,有选择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一种神秘化表演。

瑜伽练习者给人留下了气质佳、形象好、身材美的印象,并为之不断付出努力去维护好该角色定位,实际上也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为他人施加了影响,迫使公众以该印象来对待自己,期待获得赞美。一旦发生窘境,人们会不断地用校正措施来补偿没能成功避免的窘困局面。当“防卫措施”和“保护措施”被用来进行“补救表演”时,构成了用于维护个体在他人面前造成的印象的技巧。一旦出现长期练习瑜伽但身材依然较差的练习者时,她往往会采用“圆滑”的方式,找出理由以解决窘境。

3.5 瑜伽拟剧论分析的反思

由于表演者严格按照剧本进行个人呈现,为满足公众对瑜伽的定义和瑜伽角色形象定位,瑜伽练习者竭尽全力进行印象管理,前台展示时隐藏自身与“瑜伽形象”不符的内容,使个人呈现满足社会价值规范和公众对瑜伽的期待。瑜伽练习者要想维护好在观众心目中最完美形象,就必须将“举止”和“外表”尽可能做到一致,尤其要注意体面的“外表”展示。正如表演者可以停止表达,却没办法停止流露,这与瑜伽练习者特别在意外在形象这一现象十分一致。瑜伽练习者极力控制好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前台表演,给观众留下与瑜伽相符的印象。尽管在没有观众时,也就是在隔离观众的后台时,可能与前台形象有较大差距,因为隔离观众是前台控制的一种措施。一旦在观众面前表演时,一定是展现优雅积极的形象。

剧本期望产生了自我呈现的需要,前台表演只是选择性展示,隐藏了瑜伽练习者的真实情况,角色呈现出来的形象单一片面,所以公众接收到的信息是局限的,自然形成了对瑜伽的错误认识和判断。透过该理论对瑜伽练习者“表演”行为的剖析,能够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对于瑜伽练习者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的现象,是公众和个人的情境定义和期待的结果。这些自我形象是处于种种目的被刻意塑造的,给他人呈现的自我也存在表演成分。这就解释了瑜伽练习者为何表演以及如何表演,瑜伽练习者呈现的异化现象也正是因此而得。

4 结语

通过前台设置、剧本、角色和印象管理等方面对瑜伽自我呈现的形式进行完善,瑜伽未来市场更期待瑜伽练习者在前台表演的呈现与后台展现的真我相一致,让瑜伽展示的形象不只是在特定表演中呈现,而是真实的流露,展示出瑜伽立体多元化的形象,丰富公众对瑜伽形象的认知。这就要求练习瑜伽时不止关注瑜伽看到的“实用功能”,要提高对瑜伽的正确认知,消除对瑜伽的“刻板印象”,跳出功能固化的误区,更增强瑜伽文化对自身的影响,让瑜伽在外化于行的同时,内化于心。对于政府和社会层面,改善瑜伽呈现的弊端,需要加强瑜伽的引导和传播,消解瑜伽传播的异化现象,挖掘瑜伽的深层文化价值,促进瑜伽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让瑜伽文化走出中国化道路,在中国科学、持续地传播。

猜你喜欢
体式前台练习者
对当代诗词体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六言绝句体式概说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绝句体式多变化
律诗篇法体式
庞鲜、卢栩枫室内设计作品
庞鲜、周衍耀室内设计作品
孟晚舟:从前台打杂到华为副总裁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