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博
(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 甘肃·庆阳 744500)
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概念,它还是智力发展的基本要素。思维能力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抽象逻辑思维。它并非是单方面的,而是涵盖归纳概括、逻辑推理、辩证理念、思维方式等多项内容在内。具体来说,抽象思维能力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之下,遵循特定规律,对材料、现象等展开分析总结,之后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而高中阶段又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一门突出抽象思维的课程,高中物理课程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实验田。
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首先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智力水平。智力是一个人所表现出的认知特征,智力水平可以通过适当的开发而得到提高。所有人的智力都有很大的潜能,最重要的是这些潜能能否得到充分开发,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就是一个有效方式,抽象思维能力除了是智力的一部分之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最终促进其智力水平的提高。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今后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愈发激烈,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亟待提高,而其中抽象思维能力就是重要的一项。[1]抽象思维能力可以让我们在行政、决策、管理等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可以说,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都会被降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从学生今后发展的角度看,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水平不仅能够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可以使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更为顺利。从就业方面说,理科的数理化都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文科也需要有一定的思维概括能力,这些能力都将成为学生个人工作能力中的重要优势,从而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展现出足够的发展优势。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应着重考虑到思维活动的“量变”与“质变”这两个层面。我们可由教学方法、教材、教学效果与教学评价等几个层面来具体归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首先是教材方面:教材是学习的依据,由此,教材的选择、编辑方面需要尽量偏向思维训练型,保证学生参考教材之后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持续促进其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次是课程安排强调整体性和逻辑性:逻辑思维以结构为重,在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应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使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以从宏观层面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高中物理涉及光学、力学、热学、分子物理、电磁学等多项子内容,内容编排需要保证相互之间能够形成很好的连接。另外一点是合理配置例题与习题:教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这可以通过讲解内容、展开实验等过程完成,不过习题、例题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将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及时应用,保证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最后是引入学科的历史教育:物理学也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了解物理发展史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这一学科有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理解思维的变化情况,从多个角度对理论成果、现实发展进行分析,除了能够丰富知识库之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分析和概括能力是理解问题的前提条件。抽象指的是将事物的本质、非本质特征、属性等进行区分,从而留下本质特征和属性。概括思想就是对事物的共同特征和一般属性进行充分结合后再展开分析,从而归纳事物共同之处。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方面,其最典型特征就是促进抽象和概括的协调统一,并基于思维逻辑进行发散,从而形成特定的理论内容和概念。抽象和分析概括的重要性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若某一理论知识没有充分的抽象要素做支撑,则该事物将难以形成概念,从而也无法促进物理学科知识的丰富与提高;另外一点是,分析概括可以将人思维的广度、深刻度及思维效率充分地展现出来,提高了人的智力、创造力发展水平。[2]也是基于这种分析概括处理,逻辑推理才能够成立,人的思维才能够更加敏捷;还有一点是,学科的知识推理都是以抽象思维分析概括为前提的,高中物理学也不例外,这样才能够基于规律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圆弧时,教师可以单摆模型为基础来对问题展开分析,此即为以单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
高中物理方面的学习涉及理论知识、教学关系、实际应用、物理规律、实验基础等多个方面。掌握以上多个方面之后,学生才可以建立起逻辑思维框架,从而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建立框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把握:首先是在学习知识时,应对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和理解,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系统流程来进行引导教学,从而进行逻辑推理。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思考方向,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和分析,在此期间,教师应进行及时观察和指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提示和帮助,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学习探究的乐趣。比如在进行机械守恒定律试验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基于刻度尺、自由落体等方式来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另外就是应系统地创建知识框架。[3]由知识空间逻辑关系可知,形成可靠的知识网络框架需要以特定的学术规律为前提,并在探寻的过程中使其逐渐产生变化,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学会培养抽象思维是解决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的核心。在物理教学中,抽象思维的培养有理论归纳、科学推理、知识探究等多种实践方式,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把握,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确物理变化、物理现象的本质,之后再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式来明确各要素间的区别和联系,抽象思维有比较、知识演绎、推理与模块建设等几项。举例讲,在向学生介绍电阻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提出“电阻表示对道题电流阻碍的程度”这一知识点,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探究,以单一变量物理原则为前提,进行综合、抽象、概括等多种形式的探究,基于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找到关键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解决。
在教学工作中,因果关系属于一种基本关系,它同样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所需要用到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因果关系很好地考虑到了物理知识的特殊性,凸显其学科性特征,从而可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充分结合。因果关系能够很好地促进试验与理论知识的发展,持续提高学生分析物理知识因果关系的能力,能够使其对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由此锻炼其抽象思维能力。第一点,应明确物理问题的因果关系。[4]针对“磁生电电生磁”的情况,应让学生清楚这是磁场中的通量发生变化之后,回路产生的电流磁场,由此可以意识到这里的因即为通量,而果就是感应电流。另外一点是因果对应,比如对于打桩教学,教师需要强调动量的变化情况;最后是促成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对相互间的因果关系予以分析,通过加深事物和关系量之间的联系、创建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总的来说,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应充分重视到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现阶段的教学环境中,仅强调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合理的,想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开展多元化教学。在高中阶段,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应关注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问题,注重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考虑如何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使其能够有更高的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