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析

2020-01-07 11:12代德伟蔡云龙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代德伟,蔡云龙

(哈尔滨理工大学 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的理念以来,各高校纷纷肇始于“课程思政”建设,但多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仍停留在“三分钟热度”的口号上,并未采取实际行动,属于纸上谈兵。虽然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处于起步起点阶段,很多工作都是探索性的,未形成成熟和完善的体系,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2](P5)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必须以“思政课程”为导向,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协同育人,以避免在价值导向上出现偏颇,最终导致“知识传授”和“育人育德”的失衡。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协同育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最高境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人的发展和解放的本质要求是从社会关系,特别是从经济关系中解放人,扬弃异化,还原人的自由自主性”。[3]第二阶段,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实践的角度分析社会,以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并指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第三阶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理存在是人作为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发展与实现自己的基础,而人的生理存在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5](P169)同时,“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6]综上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意蕴是“全面满足个人需要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关系全面丰富的发展、是全面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也是全面符合人的个性的发展”。[5](P169)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第一,高校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坚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且在实际的育人环境中不断发展与创新,使理论服务于实践,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新时代下高校实施“课程思政”,要以“思政课程”为导向,发挥协同育人的合力,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两者协同育人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使其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学理支撑更坚实。

2.课程价值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推进要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时代发展的课程价值趋向,课程的建设亦是如此,因为“文化是课程的母体,离开文化的课程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7]尤其在大学课程建设中,更要体现其特定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这样才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发展。近代以来,课程价值论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与“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来展开的,前者是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提出,在他看来“科学作为学校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最大的价值”。[8]后者则是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W.Apple)提出,他从“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考虑知识的选择问题,把知识的教育价值放在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9]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转变,课程价值的重心已发生了转移,课程问题不再是知识问题,而是主体问题。概而言之,就是“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属性。前者的课程价值是把教育目的作为个人的中心,后者的课程价值则强调将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从整体与系统的角度可知,课程价值并不仅仅重视一方,而是内部多重属性或价值对应多样的需求关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也是这种关系的映射反映。一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要做到有机统一;二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现了新时代大学课程对学生价值的诉求,又表达了课程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价值的导向,同时也体现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三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不仅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而且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总而言之,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就是回答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是对中国化课程价值最深刻的诠释。

二、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问题及认识

进入新时代,各高校要立足“思政课程”主渠道,同时发挥好“课程思政”的协同,实现共同育人的合力。今后如何深化其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协同合作,这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所面临的困境,有以下三个方面。

1.协同问题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开展协同育人是合乎目的、合乎规律的,并且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规律”。[10]然而,在其育人的过程中,协同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同育人的含义尚不明晰,仅仅盲目地进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作,并未产生实际的效果。二是,从理念、目标和内容来看。在理念上,没有认识到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畴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到位,割裂了其内部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整体的协作意识;在目标上,协同育人目标不强。大多数高校重视专业培养目标的建设与强化,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目标的培养,把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这间接削弱了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内容上,各个协同育人切入点没有形成联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过程表现为单一运行的模式,从而导致协同和联动效果无法实现,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无法完成,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三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运用的背景下,新学科、新专业的兴起与发展,给“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出了新的难题。比如,各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会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依据实际情况设定新学科、新专业,以保障在新学科上占据先发优势。然而,这些新学科、新专业的兴起也给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出了新的难题,即要重新寻找协同育人的新方式和新载体,以挖掘这些新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管理问题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管理是“高校协同育人的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11]如何有效而系统地管理,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高效的管理是深化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一般而言,管理是指“社会组织中为实现目标进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12]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管理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和标准,对高校开展协同育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寻找能反映其质量的数据与资料,从而对协同育人的效果做出合乎理论与实践的理性判断。第二,从管理的功能与目标上分析。我国高校有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但是,由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导致高校职能逐渐发生偏离,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两大职能,人才培养被孤立化和边缘化,这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管理和规划造成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在管理目标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管理和规划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缺乏整体协同意识,难与高校教育管理总目标同步前行,从而导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管理目标脱节。第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管理工作,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纵向上,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横向上,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2](P15)具体言之,纵向上,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等需要形成协同合作意识;横向上,学校各个部门之下分布着子部门,它们构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管理的有效网络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这些管理体系内部必然会受到冲击抑或断裂,最终无法保证协同管理和协同育人的效果。

3.评价问题

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深刻地指出“评价过程实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13]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要理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所存在的评价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评价的重心是在教学方面。做好教学评价是检验其工作是否落实的准则,并且是课程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反馈的重要依据,以此验证在整个过程中是否符合标准。但两者协同育人的根本是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基础上,把爱国热情、社会责任、个人理想等融进教育教学中,并产生实际的效果,这是评价的难点。二是,从发展原则上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步调仍然无法有机统一,这需要抓住“牛鼻子”,解决关键问题。前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未臻完善,这就需要“思政课程”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毋庸讳言,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并不是特意取代“思政课程”,而是对“思政课程”的延展与深化。虽然在原则上二者侧重不同,但本质上同属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由于这种发展的不协调,就给“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综合评价带来了新挑战和困境。三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评价体系,是建立在旧的评价体系之上,并没有依据学校特色、学生特点更新评价体系,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比如,在多数高校,重“量”轻“质”和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依然占据主导位置。这些评价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需求。

三、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相关措施

目前针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化体系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注重成果评价,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效果。

1.强化体系建设

(1)强化体系建设中的体系是指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前者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后者则是指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涵盖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两个方面,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并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2)强化教育体系。首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体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毋容置疑,世界各国大学都是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服务并按照本国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符合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坚持我国大学的办学宗旨,突出新时代我国大学的鲜明特色。通过教育体系突出社会主义国家办学的政治方向,这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

(3)强化人才培养体系。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等,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14]“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着力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修订教学目标、改进管理体系、完善教学方法等,挖掘课程中蕴藏的隐性思政资源,以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统一。与此同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体系建设,不仅要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而且要体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体系的特色。

2.强化师德师风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教师对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同。新时代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升教师德育素养的关键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保障。学校要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服务社会作为重点内容,引导教师把教授知识和品德修养有机结合,使他们成为以德立学、以德立身和以德施教青年的护航者。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有效的制度能够保证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和制度化,同时也确保了高校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质量。习近平指出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衡量教师品质的第一标准”,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做好制度方面的建设,以确保师德师风评价的公正化和透明化。此外,高校要重点开展师德师风文化宣传周,把校风、教风、学风等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教师成为“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精良和育人水平高超的时代新人。[15]三是,强化教师培训。学校要邀请名师或专家对教师开展师德师风的专题系列讲座,把道德规范、学术素养、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作为重要内容,引导教师既要成为知识渊博的经师,又要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师。同时,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去影响学生,不仅传授知识与真理,而且更要向学生传播思想、文化以及做人的道理,这才真正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价值要求。

3.注重成果评价

评价是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整个过程的评价,能有效地反馈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并进行改进。首先,要注重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简称:OBE)。具体言之,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16]较之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输入性教学模式,OBE则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持续与改进的输出性教学模式,体现从‘教师教得如何’向‘学生学得如何’的教学范式的本质变革,通过建构性配合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成果评价,从而达成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保障”。[17]据此,OBE的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成果上,把学生学习成果作为评价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革新了传统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需求,完善和持续改进现有的评价体系。基于OBE视角下的评价,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更加能确保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18]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依据时代发展、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质量。然而,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与完善,以促使两者协同育人持久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