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油橄榄产业发展分析
——以凉山地区为例

2020-01-07 10:00赵建平王小军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油橄榄凉山州发展

赵建平,郭 刚,王小军*

(1.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四川西昌 615000;2.甘洛县林业综合开发总公司,四川甘洛 616850)

凉山州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的典型代表,同时又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既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维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又承担着加快脱贫奔康的政治责任。近年来,凉山州充分发挥林业生态优势,坚持把林业产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建基地、兴科技、抓培训、促管理等多种措施把发展油橄榄产业作为生态建设、产业扶贫、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将“产业兴旺”作为首要目标和工作重点[1]。油橄榄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为我国支持发展的十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其产业的兴旺发达攸关国家粮油战略安全。凉山州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作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之一,具有发展油橄榄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油橄榄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成为凉山农林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产业扶贫开发、自然环境优化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凉山州油橄榄产业发展现状

1.1 基地初具规模

凉山州是四川省最早引种油橄榄的地区,在该区域分布着从国内外引进的众多油橄榄优良品种,以及多个选育出的适生优良新品种。作为油橄榄一级适生区之一,目前州内已建成多家标准化基地、示范企业,培育的优质油橄榄种苗已在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市)累计推广35万亩[2]。截至2017年底,全州已建成油橄榄基地11.2万亩[3],种植区涵盖州内安宁河流域西昌、冕宁、会理等8县(市),部分基地配套建设有较完善的水利设施,灌溉技术、采收储藏技术已成熟,园区道路网络分布合理,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化。

1.2 产加销一体化趋于成熟

在大力发展栽培基地的同时,以凉山中泽、冕宁元升公司为龙头企业,配套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加工设施设备先进,采取德国先进的两段式节水环保新工艺,整个油橄榄生产加工技术国内领先。根据国内市场需要,已经研制开发出橄榄油、保健橄榄油丸、系列化妆品、橄榄蜜饯、橄榄茶等8个系列28个品种的油橄榄系列产品,多个产品在各类展会上获得多项荣誉。

1.3 服务体系趋于完善

目前,州内已建成中国首个油橄榄种质资源库和国家级油橄榄良种基地,四川省油橄榄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首个国家级油橄榄国际科技合作专家服务基地,以及多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技术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落户该州。凉山州拥有较强的油橄榄良种选育、种苗培育、栽培管理技术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有力推进了凉山及全国油橄榄产业的发展。

1.4 产业效益日益显现

随着已种植苗木进入盛果期,油橄榄鲜果的产量在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全州年产油橄榄果1 729t、榨油110.5t,年产值2 930万元,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已种植基地的挂果面积不断增加,全州油橄榄产量、产值将呈增加趋势。

2 发展优势和前景分析

2.1 发展优势

2.1.1 优越的地理区位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先进的种植、管理经验

凉山州与油橄榄原产地基本处在北半球同一纬度带,气候、土壤条件与原产地地中海区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是全国油橄榄一级适生区,在此地区的油橄榄发展区域适应性强、丰产潜力大,加之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便利的交通网络,同时群众对发展油橄榄有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凉山州成为很好的油橄榄种植地域。此外,州内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水平,能较好地带动项目的整体发展,这都为油橄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2 扎实的技术推广力量及成熟的栽培管理经验,较强的科技支撑力量与完善的培训体系

作为四川引种栽培油橄榄最早的区域,凉山州油橄榄在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田间管理、技术推广及产品加工等方面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选育出了多个适生优良的品种并且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种植技术研发体系,苗木生产初具规模、种植模式趋于成熟、产业加工链条日臻完善。与此同时,凉山州油橄榄产业发展一直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聘请资深专家,组建了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具有管理和生产技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拥有强大的高端科技支撑队伍,为油橄榄产业的高科技、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有力推进凉山油橄榄产业发展。

2.1.3 独特的市场优势与优质的产品资源及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凉山州首府西昌市是全国知名旅游城市,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中国攀西阳光度假旅游核心区,拥有全国最大城市生态保护湿地,形成了独具民风、民俗特色的风情生态旅游长廊。作为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众多,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油橄榄消费、销售市场,同时,州内龙头企业生产的橄榄油各项指标完全达到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可供游客选用。目前,根据国内市场需要,已经开发出特级初榨橄榄油等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形成了网络、直营店等多元化销售方式,再加上电商精准扶贫、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带动了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将油橄榄产品推向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

2.2 发展前景

凉山州土地资源丰富,州内安宁河谷、金沙江河谷等适宜油橄榄生长的区域广,面积大,从现实发展来看,适生区目前还有大量适宜发展油橄榄土地未被充分利用。而且油橄榄种植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在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所受影响也较小。而基地建设其主要投资在于前期,一旦挂果,可以持续保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收获期[5]。目前,凉山州油橄榄产果率、初榨油品质及经济效益在国内市场均处于领先的地位,部分单株或单位面积的高产纪录接近原产地的产量水平,随着科研力量的不断投入,油橄榄单产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充分显示了发展油橄榄的生产潜力和前景,同时加之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能加快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油橄榄作为凉山州经济、生态效益较大的特色经济林业产业,是脱贫致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按照优、劣势配置资源,发展油橄榄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凉山州油橄榄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创新体制机制,落实配套政策

落实配套政策一是落实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股份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油橄榄产业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二是落实育林资金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林业相关政策,落实育林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投入到油橄榄产业。三是落实油橄榄产业政策性森林保险扶持政策,增强广大参与油橄榄产业发展企业、个人的信心。

3.2 加强合作交流,拓展市场空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积极引进高科技成果、先进技术,做到引资与引智同步;逐步建立油橄榄生产标准化体系;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融入国际市场。借鉴油橄榄发展强国的科学种植和加工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提升产业的研发能力和加工层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3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三产融合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也是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的有效途径[6]。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和作价出资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模式,使土地集中连片,实现油橄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这不仅可以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而且农民通过土地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选择,在分享林业全产业链利润的同时拓展财产性收入来源。目前,凉山州油橄榄产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科技+农户(贫困户)+基地”“公司+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农户种植、企业指导,片区统一管理”等模式。

因此,以现有的成熟经营模式为主导,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科技推动、市场经营、突出效益”的原则,以精准脱贫为目的,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农民增收为目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拓展其他适合本地发展的经营模式。同时,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充分挖掘油橄榄文化价值,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油橄榄文化和民族风情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与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在安宁河流域形成以“油橄榄基地建设+精深加工+观光旅游+贸易流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区,通过田园环境与自身产业有机结合的形式,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变资源优势为富民的产业优势。

4 结语

凉山州油橄榄适生区范围广,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发展油橄榄产业能够把适生区丰富的资源条件利用起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抓住契机,加大发展油橄榄产业力度,尽快让油橄榄产业成为助推全州脱贫攻坚和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发展新路。这不仅是对凉山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新格局的有效举措,而且为进一步助推大规模绿化凉山行动,为构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油橄榄凉山州发展
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油橄榄果实成熟度检测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种植技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凉山州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技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论传统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以凉山州为例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油橄榄的速生早实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