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2013 年11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州时指出,要把“下一代接受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三件事之一做实。让贫困地区特别是偏远乡村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推动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必须抓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让每一个贫困的孩子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泸溪县通过多年不懈探索,在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上取得了明显成绩,值得深入研究。
泸溪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山区县,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20 年初脱贫摘帽),全县31.7 万人,147 个村。截至2019 年底,全县有小学166 所,其中乡村小规模学校138 所,5 人以下有85 所,6-10人有23 所,11-20 人有10 所,21-30 人5 所,31-40人4 所,41-50 人3 所,51-60 人4 人,61-70 人2人,81-90 人2 所;在职教师208 人,占全县小学教师总数的7.6%,师生比为1:6.7。通过调查发现,多年来,泸溪县把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作为教育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出台《村小(教学点)建设与管理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聚焦目标抓优生培养,抓整体质量提升,抓质量效益评价,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力助推了教育扶贫工作。
把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提升到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和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高度,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全县21766名小学生中,乡村小规模学校有学生1393人,约占6%,很多位置非常偏远。保障这些孩子的就学权益成本很高,泸溪不但算经济帐,更算社会效益帐,认为这既是履行教育部门的公共职责,也是依法行政的体现,更是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用100%的努力,为6%的教学点学生提供就学机会,多年来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从有利学生入学,有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要求出发,按照“就近入学、顺其自然、适当集中、先建后并”的工作思路,不断调整完善方案,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出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7-2020年)》,依托“一条环线、两个片区”,优化布局、科学调整,坚决杜绝“一刀切”,杜绝“短视”行为,造成城市挤农村空的现象。除因生源问题自然消失13 所学校外,一直保留必要的教学点。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倾斜力度,做到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资金优先保障,实现三个“全覆盖”:学校建设全覆盖,全面实施片村小合格校建设,所有教学点全覆盖,从2012年至2018年六年时间里,片村小投入建设资金2276.09 万元,涉及片村小及教学点133 所;办公经费落实全覆盖,落实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学生公用经费,学生规模不足100 人按100人核定保障,保证其正常运转;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覆盖,片完小建有班班通,村小联网通网。
统一办学条件:所有村小必须具备一块校牌、一间办公室、一人一套办公桌椅、一块制度牌、一个资料柜、一套教学教具、一座挂钟、一本挂历、一套洗手用品、一台饮水机、一根旗杆、一张课程表、一张作息时间表、一套标示牌。统一管理制度:升降国旗制度、作息制度、教学常规(开课、计划总结、备课、上课、作业、教研、辅导等)、卫生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务管理制度等。统一质量考:依据测试年级总均分全县排序,片村小取前五名,分别进行奖励;按学科班平排序,1-2 年级后25 名、3-6 年级后15名,且班平不及格、校平低于县平者,扣发其教师年度岗位津贴。
一是提高待遇,稳定队伍。从2009 年开始,实施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村片小教师每人每月1400 元;新建教师公转房、廉租房2200 多套,农村教师一人一套住房;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向农村教师倾斜,每年教师节受表彰的教师中,农村教师比例达80%。二是创新方式,补充教师。通过分配、调入、轮岗、走教、送教、支教、返聘等方式配齐配足教学点教师,确保课程计划落实;对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科目的骨干青年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制度,开展走教活动。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管理和指导作用,组织优秀教师巡回教学,开展连片教研,提高乡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强化措施,提升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在培养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时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分配比例,强化骨干教师梯队。
泸溪县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深入研读现有政策,放眼整个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瓶颈制约,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是教育公共经费分配不合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公用经费为100 人以下均为6 万元,1 人校也是6 万,99 人校也是6 万元,统一由中心校管理,造成教育经费分配不公。二是教育编制不合理。2014 年由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指出:“乡镇和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比标准提高至城市标准1:19、1:13.5、1:12.5。”但小规模学校有其特殊性,有不少学生数不满19 人,但也只能配备一个老师,显然难堪重负。
一是教学条件跟不上。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取得了进展,但与教育工作需要和孩子成长需要相比,硬件条件还跟不上。表现在:学校功能教室缺乏,运动场地条件不达标;教学设施设备状况不佳,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和教学仪器严重不足;图书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阅读需求;网络和数字教育资源配备率、使用率较低。二是教学保障跟不上。生活设施配备不足,学生生存环境较差,比如午餐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特别是校车问题严峻,往返中心校的人多,有的地方校车早上要跑四趟,最早的早上5 点钟就要吃完早餐赶到校车的集合点,给学生、家长造成巨大的困扰。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困扰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瓶颈。一是教师工作负荷过大。乡村小规模学校一般没有负责行政的人员,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承担学校的安全、卫生、后勤等工作任务,有的还需要负责学生午餐。这种“包校”的工作方式使教师每天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进而造成教师思想负担。一人校的教师甚至一边打吊针一边上课,生病都不能停课。不少年轻教师表示只要5 年服务期满不再坚持下来。二是教师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师范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欠缺,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艺体课一般不开,就算开也是放手机音乐和看视频。三是年轻教师待遇偏低、专业发展受限。乡村小规模学校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在教师培训上,外出培训名额较少且以中心学校教师为主,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很难得到外出培训的机会,只能参加中心校组织的集体教研活动。有的老师从来没有参加过中心校组织的集体教研活动。
乡村小规模学校生源比较复杂,特殊群体学生比例较高。特殊群体学生包括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残障儿童、离异或单亲家庭儿童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大多是低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缺乏、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日常生活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爱心,也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纵观泸溪县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经验探索,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核算一个学校的公用经费,不能单维地基于学生数量,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需要及办学条件的现状,合理核算和规划专项经费投入。在政策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从学校、班级、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公用经费核定;实行“基数+补助”的公用经费拨款方式,学校无论大小均有一个拨款基数,然后再以生均标准乘以学生数的方式确定经费额度。
结合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文件,细化《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政策执行,增强操作性。比如,可以在基本编制的计算上,城市和县城学校仍按生师比配编,乡镇学校根据实际规模分别依据生师比或班师比配编,乡镇以下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则依据班师比配编;完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设置一定比例的机动编制,为条件特别艰苦、教学质量更加落后的偏远学校增加编制。
地方要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精准扶贫,学校自身要摆脱“等、靠、要”的被动发展模式,充分发掘各种教育资源,走自主发展之路。从政府层面来说,要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制订符合乡村小规模学校实际的办学条件投入模式,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保障基本的办学条件。从乡村小规模学校自身来说,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可以采取构建学校与农村社区互惠双赢的共生模式,使原先纯粹的地缘关系变为互利合作的伙伴关系,促进乡村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掘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乡土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是关键。一是拓展教师补充渠道,满足对教师质量的需求。通过实施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重点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公费定向培养、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村优秀高中生报考师范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二是改革分科培养教师模式,实施“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多学科教学的胜任力;通过实施“本土化”教师培养模式,确保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稳定。三是提高教师的收人水平和福利待遇。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工资收入、生活补助、培训进修、职称评聘、评优提职等方面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给予倾斜,真正做到“待遇留人”。四是增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引导他们实现一种内在转变,走专业自主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