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编辑与发行特点研究

2020-01-07 07:32段颖惠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统区报童新华日报

段颖惠

(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其最初创刊于汉口,时为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1938 年10 月武汉失守后,报社迁至重庆继续出版,隶属于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兼任董事长,1947 年2 月被勒令停刊。在其存在的9 年多时间里,一直秉持“编得好,印得清,出得早,销得多”的指导方针,在报刊业务的各个方面,如版面编排、栏目设置、语言风格、销售发行上充分体现出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国统区竖起了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赢得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界研究《新华日报》的成果比较丰硕,但对该报编辑方针和发行策略上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群众路线等,处处为读者考虑的特点研究相对缺乏,因而,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新华日报》以读者为中心的编辑方针

1.编排和栏目设置以读者需要为宗旨

《新华日报》创刊初期采用综合编辑,半年之后应读者要求,改为分类编辑,以节约读者看报时间。在版面设计上,《新华日报》创刊初期的版面安排大致是:社论、广告占据第一版;国内新闻和国际要闻分别占据第二版和第三版;副刊占据第四版。《新华日报》还采纳群众建议,用不同的版面来应付国民党的检查,以消除群众阅报被特务发现的顾虑。为了便于读者大胆阅报,从1941年开始《新华日报》将最显眼的第一版全部刊登广告,背面第二版和第三版刊登要闻、地方新闻,第四版仍然是副刊。

《新华日报》栏目设有专论、国际述评、经济述评、时事问答、编余杂谈等,还有“社会服务” “团结” “友声”等专栏,通过这些方式与读者取得密切联系。例如《新华日报》所设立的“社会服务”栏目,就是专门为读者服务的,它经常帮助读者提供一些学习、旅行、游乐方面的指导,同时还在法律、医药常识以及家庭生活常识方面充当热心顾问。

为了适应国统区读者所处的阅报环境,《新华日报》进行了多次改版。1941 年《新华日报》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的要求下,开辟了一些栏目,如“国统区失业工人” “工人生活” “生活的一角”以及“国统区职工运动”等专栏,对工人在政治上无民主和经济上受剥削的状况进行报道。1942 年1 月又进行了改版,在保留了原来的《妇女之路》 《青年生活》 《工人生活》三个专刊之外,增设了《团结》专刊,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园地。副刊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对第二版的“友声”专栏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并在第三版新增了“读者园地”这一专栏。改版后的《新华日报》栏目形式丰富多样,增进了同读者的联系,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1942 年9月18 日,《新华日报》在广大读者的建议之下再次改版,并发表社论《为本报革新敬告读者》,其中指出本报的群众性较薄弱,与当前的现实缺乏有机联系。针对这一缺点,该文指出今后努力的目标:“要使报纸从各方面贯彻党的政策,从各方面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使《新华日报》真正做到不仅是中共的机关报,同时,要成为人民自己的报纸。”[1]

2.加强与读者联系,改进报纸编辑工作

《新华日报》经常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加强同读者多方面的联系。报社内部特设“社会服务处”专门帮读者代办一些事情。报社还时常号召广大工农读者给编辑部写信和投稿,许多工人、学生、教师、机关职员等给报馆寄信,叙述个人见闻,抒发感想,或提出问题请求解答,这种做法,在国统区报纸中非常少见。《新华日报》一经创刊就设“读者信箱”专栏,时常选择一些有宣传意义的问题公开解答,属于社会生活见闻的来信则改成短文在《团结》上发表。这些来信和短文对抗日战争初期人民群众的情绪和一些重要的社会情况作了广泛描述。[2](P13)很多读者希望《新华日报》多办些副刊,指导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抗战期间,东南沿海以及沿江的许多工厂陆续内迁到大后方,迁往重庆的工厂也不断增多,“最多的时候近一千七百家,工人十万零六千多人”[3],可是重庆的大多数报纸很少提到他们,只有《新华日报》经常报道工人的劳动、生活及其社会活动。因此,时常有许多工人给《新华日报》写信,诉说他们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请编辑部给予解答。

《新华日报》经常公开征求读者意见,请大家提出改进报社各项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您觉得我们的一般编辑方针有什么缺点?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为群众服务,为读者服务?……”类似的启事在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创刊二周年前一个月,先后登出《本报征求读者意见和批评的号召》和《本报创刊二周年征求各界意见启事》。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收到300 多封热心读者的来信,他们向报馆提出改进报纸编辑的意见和建议。1942 年5 月23 日,《新华日报》刊登社论《敬告本报读者——请予本报以全面的批评》,又在广告栏连续11 天刊登《本报特别启事》以引起读者注意,曾有大量信件寄到报馆,成为报社改进编辑工作的重要参考。

《新华日报》所刊文章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读者来信所反映的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延安整风运动后,《新华日报》按照党中央精神,进一步加强落实关心群众生活和了解群众疾苦的办报方针。

3.语言文字通俗化,力求适于群众阅读

当时国统区的报纸习惯用一种半文半白的“新闻体”,不适合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阅读。《新华日报》在编辑工作中,废除了当时流行的“新闻体”,将文言文或半文半白的新闻,一律改成白话文,大大改进了文风,建立了以读者为导向的群众话语体系。《新华日报》常根据读者反馈,改进报纸编辑工作,在语言上力求浅显易懂,便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阅读。1942 年,《新华日报》对读者进行的调查表明:“在重庆地区的读者群众中,工人占第一位,学生占第二位,国民党机关公务员占第三位。”[4](P119)根据读者的情况,《新华日报》进一步贯彻大众化、通俗化的编辑方针,除国民党“中央社”发表的战报外,所有国内、国际新闻全部改写成比较通俗的语言。

二、《新华日报》以读者为中心的发行策略

1.组织发行队伍,拓展订报范围

《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在“皖南事变”前与一般报纸类似,外埠通过邮局寄发,本埠主要通过报贩发售,不同之处在于《新华日报》有各地的地下党支部帮助推销和发行。“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想尽各种办法以阻止《新华日报》在重庆的发售。为突破反动派的封锁,报馆除了分派馆里的工作人员上街发行外,决定组织发行队伍,招收报童、报丁售卖、运送和发展订户。在四五年内就发展了一百多人,1944 年报丁报童队伍发展到近150人,其中报丁近100 人。报馆比较注重对报丁、报童进行政治教育,使其了解《新华日报》的性质以及它遭受阻扰的原因和应付之策。送报工作之外,报丁、报童要经常进行思想理论和时事政治的学习,内容包括劳动人民为什么贫困,为什么受欺侮,国民党反动派为什么阻止我们发行,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取得的英勇战绩等。[5](P82)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以切身感受增强政治觉悟、坚定工作信心,做好应对报纸发行中所遇困难的思想准备。

由于报童运送,《新华日报》扩大销量的事实,在国民党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向秘书处的汇报中屡被提及。1944 年12 月22 日报告称:“盘溪中央工业试验所机器制造厂全体工人约二百人,每月订阅《新华日报》达八十余份,且均系报童送至工人宿舍。”[6](P584)1945 年10 月26 日汇报:“《新华日报》社为推广该报,使其通销外地,每日迅速到达起见,最近曾训练精干之报童二十余人,在本市各轮渡各车站免费送予来往行人阅读,并长期赠送成都、巴县各汽车站员工,以便该报及各报童无票乘车,迅速传送当日报纸至本市各市郊。各车站员工经常为该报传递报纸至歌乐山、小龙坎、磁器口等处,转为送发。”[6](P608)

依靠报童、报丁,《新华日报》除在重庆近郊大量发行外,还向较远的农村发行。在1943 年底和1944 年秋,报馆相继建立了北碚发行站和歌乐山发行站,重庆市周围一二百里范围内的乡村和市镇,都可阅览当日的《新华日报》。1944 年11 月29日,国民党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称:“《新华日报》最近大量向农村发行,除较远之地区如北碚缙云山、江北静观场等用邮寄方法外,其他近郊各处,均由报童直接送达,并沿途叫卖张贴,其影响颇巨。如江北附近兴隆乡一带,日销五百份以上。”[6](P579)

2.注重争取时效,赢得更多读者

《新华日报》在发行中十分注重争取时间,以尽早出版和运送来赢得更多读者。由于出报早,许多地方当天就能阅报的缘故,该报在国统区的报界中很受欢迎。《新华日报》在重庆渝北区洛碛镇就有很多订阅者,1944 年11 月份订阅数量分别为:国立女子师范学院8 份,通惠中学7 份,益商职校4 份,洛碛书报社2 份,乐社评剧组1 份,商业界48份、军委会军法执行总监部及执法大队6 份,共计76 份。原因主要在于:“该报出版较早,该地当天能阅之故。”[6](P578)1945 年1 月15 日,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向秘书处报称:“《新华日报》因报价低廉,出版时间较早,且运报均派专人负责,故其他报纸尚未全部印竣,而该报已送达订户及沿街叫卖。”[6](P588)

1945 年4 月3 日,红岩嘴复旦中学订阅《新华日报》的已有百余人,原因在于:“《新华日报》报差于每日晨七时前,即携一批《新华日报》到复旦中学食堂附近送给各学生。”[6](P592)为了能够争取更多读者,有时《新华日报》送报时间还要提早,“沙磁区平日在上午六时后始可见报,近数日来在五时半以前即可送到”。[6](P590)

国民党重庆市执委会曾声称:“《新华日报》发行时间特早,每日上午北碚居民即可阅及当日该报。而本党《中央日报》每日报纸须当日下午方能到达,且报费每份二元,较《新华日报》价昂一倍,因之《新华日报》在(北)碚销行较广,其对一般人民思想影响甚巨。”[6](P613)所以建议国民党《中央日报》社提早出版、降低报费,从而对抗《新华日报》。

3.创新发行方式,扩大报纸销量

《新华日报》把阅报者的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从事行业等纳入考虑范围,采取多种方式发行,扩大了报纸销量。《新华日报》在发行中比较注重优待工人及学生读者,对他们订报的收费减少,还经常对学生、工人及机关团体免费送阅。在发展订户时,首先巩固老订户,对常买报的读者更优惠,工人对折、学生三折、公教人员七折,而且天天送到不缺漏,争取他们订阅。[5](P84)有时通过报差送给读者优待券(持券可打折),《新华日报》通过现有订户介绍新订户,凡介绍在十人以上者,本人可享受免费报一份外,并附送《群众》周刊一本。

读者常因阅读《新华日报》遭受国民党的打击,尤其以学生和公教人员居多,这严重影响报纸的发行和宣传。在此情况下,报馆不惜经济条件困难,尽量减少邮寄,通过专人派送的方式发行。对于交通极为不便,位置比较偏僻的学校及工厂,也派专差送报,报费并不加价,取费与重庆市区相同。《新华日报》在读者接收报纸有危险时,就想办法改变送报方式及送报地点。有时把报放到墙缝、树洞,由读者在没人的时候再去取出。[7]

《新华日报》还通过改装报纸的方式,使其安全送达读者手中。报社人员经常收购其他报刊,如《中央日报》 《大公报》 《益世报》 《国民公报》等,利用这些报纸的报头把《新华日报》套在里面,从而降低了被查禁的风险。[5](P87)

《新华日报》注重依靠推销的方式扩大发行。1945 年1 月《新华日报》在歌乐山保育路分设发行站,派报童数名在附近推销,发行站内工作人员也参与运送推销。以此方式《新华日报》在歌乐山的发行猛增,1 月和7 月的发行就有巨大变化,据载:“《新华日报》歌乐山发行站自本月(1 月)初开始发行以来,销路甚广,订户日益增加。现已由十余户增至一百五十余户。”而7 月则是:“《新华日报》最近在歌乐山推销日增,每日竟达五千份之多。”[6](P589)

除此之外,《新华日报》还通过其他多种途径发售。诸如,临近学生放假时,记录学生假期通讯处,通过邮寄方式发行。此外,《新华日报》还通过在大学张贴的方式,扩大发行。为此,国民党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称:“《新华日报》近来用红墨水圈点该报所载各标题,每日晨早携往沙坪坝中大、重大(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宿舍及饭厅附近墙壁粘贴,并用石子将该报压陈于各道路要点及各校宿舍门首,投送不取分文。”这种方式扩大了报纸销量,对此报差胡绍清说:“从前小龙坎除送各订户外,每日百份尚不能发完,从本月一日起,在横街每日发给报童零售六百份尚且不敷。”[6](P609)

三、《新华日报》的销量及其影响

《新华日报》以“印得好、出得早、送得按时、报价低廉”等优势,取得了国统区其他报纸达不到的销量。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有较大的发行量“从开始的一万多份增加到后来的五万多份,发挥了党报应有的作用。”[4](P10)路透社报道说,《新华日报》的读者是远在五万人以上的。[2](P9)1945年,《新华日报》的销量不断增加,每日有数字可考的,已达二万二千份,最高时达五万份。[8]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凭借以读者为中心的编辑策略和发行方式,在国统区群众中大量销行,扩大了该报的影响力,极大地动员和引导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该报出版较早,销路亦广,当地一部分人民对该报已逐渐表示同情”[6](P582),“现该校(力行中学)高中部学生共300 余人,计已订阅《新华日报》者竟在200 人以上,以是该校学生久受《新华日报》之宣传,现对该报所登文字已感特殊兴趣”。[6](P577)此外,诸如“该(中央大学)印度研究生近受《新华日报》之渲染极深,思想以完全倾予共产党”[6](P678),“《新华日报》销行较广,其对一般人民思想影响甚巨”[6](P613),此类言论在国民党“渝特档”中多见记载。

《新华日报》对读者的影响,可以从广大民主人士和一般阅报者的感受中得到印证。1945 年1月11 日,在《新华日报》七周年纪念日上,民主人士马寅初说道:“《新华》真是民主正论报。本人看《新华》如同吃早点,每天必须要吃……《新华日报》真是为大众服务。”柳亚子说:“《新华日报》很好,真像一个灯塔笼照着整个世界,为工人的福星,群众的武器,反法西斯主义的爆炸弹,未来的世界光明在莫斯科,而中国的光明在延安。”沈钧儒提到,《新蜀报》编辑向他咨询如何改善办报方法以免垮台,他即回答:“该效法《新华日报》作风,多宣扬事实,讨论民主自由之合理论文,像《新华》报那样广布发行。”[6](P587)许多热心读者给报馆寄信说,每天阅读《新华日报》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习惯。有一位读者写道:“饭可以少吃一顿,《新华日报》可不能少看一次。”[2](P158)

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和读者需要相统一,坚持走群众办报的路线,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以读者为中心编辑和发行,《新华日报》成为抗战期间在重庆发行量巨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并且成为党在国统区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和党沟通国统区人民的重要桥梁。因此,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我们有八路军、新四军,《新华日报》也是一个方面军,叫‘新华军’,报丁报童就是它的尖兵部队。”[5](P85)

猜你喜欢
国统区报童新华日报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为一道公式奔走60公里
抗战文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中共在国统区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及研究展望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抗战后国统区地方新闻团体的运作及困境
第八十三
油伞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