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良,徐东升,李 浩
(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
我国传统高校教育的价值目标,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不足。这一问题在地方本科高校教育与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也成为制约地方本科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着力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业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和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近些年来,地方本科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日趋重视,并取得了积极的教育成果,但仍旧面临理念认识不到位、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不健全、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诸多问题。
“理念是内核,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1]。”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受传统“国家教育”“公办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铁饭碗”意识根深蒂固,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缺乏危机意识,缺少改革动力。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招生引进,重视安全管理,但对于学科教学和学生素质教育问题认识不足,改革动力不足,改革措施实施不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趋势。落后的教育理念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难以被教育者认识到,从而难以识别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对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路径模糊不清,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或者还不够科学合理。因此,改革旧理念,形成新思维,培养创新方法,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工作。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重点一定在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1]。”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更应当从高校的职责出发,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属性。从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看,传统的课程,包括思政课程以及各个专业课程,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内容无论是在教学用时方面,还是在学分考评占比方面,都微不足道。而且,在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占了很大比重,学科专业前沿问题很少涉及,专创融合课程少之又少,同时也存在着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经历的教师不足、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过程形式化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处理好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构成的科学性,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都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理应重视的问题。
“创新源于实践,贯彻于实践,而终于实践[2]”。可见实践对于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恰好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从笔者所了解到的各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流于形式化,重视编数据、造表格,轻视一线实践,弱化社会实践工作,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工作方式单一,教育内容狭隘,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单纯地看作参加各种类似竞赛的活动,不能切切实实地带领学生深入企业部门,深入社会基层,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未能形成问题导向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机制;三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不够,很多学生不重视类似的课程学习,导致创新创业意识匮乏,行为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效果较差,对学生和对社会的影响力薄弱。
所谓教育性原则,就是坚守高校教书育人职责,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属性,重视理念熏陶、意识培养、行为引导的原则。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需求,调整学习理念,构建更加科学的学习体系,形成专业学科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相互作用的素质理念。换句话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有朝一日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发芽开花结果[1]。”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需要从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切入,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紧迫感,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递进性原则,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引导性、过渡性教育原则的运用,与教育性原则相比,递进性原则是教育性原则的深化。递进性原则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目标的递进性原则,即创新创业教育在总体目标下设立各个不同位阶的分目标,各个分目标之间,在难度系数方面层层递进,这样能够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创业要求,形成由理论到实践的创新能力;二是实施措施的递进性原则,根据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规律,创新思维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两个层面的内容。要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技能能力的发展线索,逐步培养学生由理论学习者到实践创新者的转换。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仅靠学校是无法实现的[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涉及大学生、高校管理与高校教育部门、政府和企业在内的多方面主体因素,是需要多层面多维度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多方面主体因素统筹规划、多维度力量共同参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进这一系统的良序运行。要实现协同就需要有效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以深度合作推进融通发展,才能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4]。
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看,各因素之间融合度不够,彼此之间缺乏核心价值的凝聚和引导,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今后如何加强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融合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以‘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并区别于传统的教育体系。其教育体系不仅涉及课程体系与发展学科,而且扩展到培养学生社会化意识行为与综合素质能力[5]。”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呈现模式应该是一个健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其需要整合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周期客观规律,同时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也就是“经济链决定产业链,产业链驱动创新链,创新链促进人才链,人才链推动专业链”,最终体现的是一种外部环境与学校整体发展共生演化的业态,即由创新思维培养,到创意实践训练,最终形成创业意识的“三递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企业、学校、政府之间协同创新、协同办学、协同育人的“三协同”。
“三递进”是指由创新思维培养到创意实践训练,最终形成创业意识,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成长。具体表现形式为:课堂、实验室、创客空间的“三递进”,即大一年级通识教育+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创新创业训练+大四年级创新创业行为的“三递进”。实质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递进:知识结构上的三次递进和职业能力上的三次递进。
知识结构上的第一次递进称为体验性递进,这一递进工作的开展,学校主要集中于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以《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等通识课程为渠道,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第二次递进称为基本能力养成性递进,在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即按照“实践知识—弥补不足—深化知识”的路径,实现从职业体验到形成基本职业技能的递进,学校主要通过开放实验室、支持学生学科竞赛、持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强化实践教学等渠道进行创新创业技能养成培养;第三次递进称为兴趣性递进,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技能实践,使他们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先行者,学校建立创客空间孵化平台,以“项目遴选—创业训练营—入驻空间孵化—成立公司—对接投融资机构—专业孵化器”的模式运行,提供基础服务、辅导服务、投融资服务、咨询服务、其他孵化服务等5 大类24 项服务,同时创客空间在校内开辟相关岗位,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岗位,开展创业实践训练,助推创业项目实体落地。通过三次递进性的知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他们将来的创新创业实践和人生旅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兴趣基础。知识结构上的三次递进服从和服务于职业能力上的三次递进,职业能力上的三次递进是知识结构上的三次递进的实践落脚点。职业能力上的第一次递进:明晰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对创新创业有初步的认识;第二次递进:从创新创业理论认识到创新创业实践的初步逐渐转变;第三次递进:创新创业注册公司的真正社会实施。
在“三递进”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无到有,从一般的实践能力到专业的实践能力,从一般的劳动实践到兴趣支配下的劳动实践,学生思维层层递进,实践能力层层提高,社会视域层层拓展,人生境界层层提升,教育之路越走越开阔,办学前景越来越明朗。
“三融合”是指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和产创融合,具体表现形式为:课程、竞赛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融合+基于产业发展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融合。
3.2.1 专创融合
专创融合是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本质上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中。“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也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6]”。西安文理学院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可以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实践课程中选择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或教师科研密切相关的课程进行试点,将创新创业理念、内涵融入专业教育。目前已开设《电子信息技术专创融合教学》 《电子商务与创新创业案例教学》 《智能制造专创融合教学》等课程。2017 年以来,西安文理学院修订《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试行)》 《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打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的界限,同时,紧密围绕专业核心技能,要求每个专业至少要建设参加一个省级以上的重点赛事,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训。持续推进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学科专业竞赛。
3.2.2 科创融合
科创融合是指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西安文理学院出台《关于提升教师能力的实施方案》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制度,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科研人员进行分类评价,全面推进科研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政策落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转移。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对创新创业的推动作用。学校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建学科竞赛团队、设置学生科研实践岗位等举措,让本科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训练,同时为学生开设《专利申报与知识产权》课程等。
3.2.3 产创融合
产创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它要求企业主动地参与进来,由学校单方面主动变为校企双方共同主动,寻求深度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创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化。与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同,产创融合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式的融合。学校建有产教融合示范中心,运行逻辑为: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命题,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在企业和学校老师指导下完成命题解答,企业购买解决方案。
“三协同”是指行业企业、学校、政府之间协同创新、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具体形式为:政策指导、培养方案、实践体系的“三协同”,实现形式为:企业专家全程介入与指导创新创业团队创建+创新创业项目校内培育+政府设立的企业性质的众创空间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通过产教融合,升级协同创新。“一方面,企业根据技术革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技术革新的发展诉求;另一方面,高校根据企业的创新要求,调整办学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面向企业需求,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这样企业和高校协同发力,各取所长,形成了一种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了一种浑然相间、优势互补的共生共赢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7]。”
硅巷(Silicon Alley) 诞生发展于纽约曼哈顿,科创产业在中心城区培育发展,成为无边界的科技产业聚集区。硅巷模式是在一般的众创空间的基础上,添加居住与休闲的功能,实现商、住、办结合。2020 年7 月30 日,西安文理学院与倍格生态科技(西安) 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西安文理学院校园硅巷,双方共建西安市青年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共建创新技术研发平台、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建专创融合实验基地、共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共建校企资源库。
1) 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西安文理学院关于修订2018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指出,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加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学校总体安排学生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计划总学分不少于8 学分,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中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 课程2 学分,公共选修课中的创新与创业类课程2 学分,专业创新创业试点课程不少于4 学分。
2) 实施校园硅巷项目。西安文理学院与倍格生态科技(西安) 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西安文理学院校园硅巷。项目实施产生了三大示范效应:一是创新创业从产业园区向大学校区的转变。创新创造不止在产业园区,更可以在大学校区,整合利用校园存量建筑、闲置载体,开展产业化的创新创业活动,提高空间产能价值。二是创新创业从学校主导向多元共生的转变。校园硅巷链接学生、学校、企业的多个主体,共同完成在校园公共配套使用、开发、运作以及校园文化价值内容的建设。三是创新创业从理论学习向创新实践的转变。市场企业、政府组织、高校院所三方共建,提供创业孵化支持、就业渠道资源导入、职业发展培训指导,搭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体系,从而全面推动学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搭建,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系统。
3) 重视学科竞赛。西安文理学院2015—2019年学科竞赛综合排名为第541 位,比2014—2018年的综合排名第653 位提高了112 位,2019 年全年学科竞赛贡献度比2018 年提高了113.6%[8]。
4) 推进产业孵化并培养人才。近3 年西安文理学院孵化成立15 个公司,同时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了经验。
西安文理学院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精心调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规划,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西安这片高校林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