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模式与提升路径研究*

2020-01-07 07:14苏建军管文静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0年9期
关键词:西安市双向科技成果

苏建军,管文静,王 姣

(1.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山西 运城 044000)

西安是西部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拥有丰富的科技与教育资源,聚集研发机构800 多家,其中,政府所属科研机构近100 家,大学研究机构为571 家,民营研发机构100 多家,外资研发机构50 多家,覆盖遥感光学、物理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兵器核工业、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大批关键性和重大性的科研成果。此外,西安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3 个,占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比例为13.1%,涉及30 多个学科。西安还在美国、以色列和瑞典等国家设立离岸科技创新中心8 个,科技服务站4 个,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等分支机构359 个。西安人才资源优势也比较突出,2019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37.36 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 在校学生73.86 万人,还有研究生培养单位43 家,在校学生13.2 万人。西安市《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安拥有高新技术企业高达1 840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为3 673 家,全年R&D 经费投入超过400 亿元,R&D 经费投入规模持续增长,R&D 经费强度超过西部大中城市平均水平,凸显出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西安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而且产业的高端环节,如总部经济发展很快,西安逐步向“高精尖”的产业结构转型。然而,大多数科技成果“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很好的、及时的转化与落地,使得西安市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2019 年西安市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 364 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72 377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9 297 件,相比过去,规模有了巨大增长,但与西安科研院所每年所获研究经费相比还不够,产学研合作开展的还不够好。与此同时,受供需错位、融资困难、人力与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影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传统制造业与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急需大量科技成果有力支撑,尽快转化为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因此,面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西安市如何加快科技成果双向转化进程,促进科技成果快速流动与转移,增强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新动能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西安市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主要模式

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是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西安市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施,逐渐形成了自行投产、委托代理、技术转让、联合攻关及创新孵化等五种特点迥异的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模式。

1) 自主投产模式。自主投产模式是指科技成果的研发过程与转化环节都采取自主运行的形式,省略了中间交易过程,主要由高等学校和各类研发机构或需求企业在本单位内部组织力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测试及成果转化等活动。自主投产模式具有突出的自主创新性特点,对于基础性或关键性的重大(要) 科研成果能够形成规范与有序的内部自我循环体系,不足之处在于这些科技成果仅限于研究主体内部开发应用,对外交流与开放则相对欠缺,对于区域共性或产业关键性的技术攻关和转化较为不利。西北工业大学通过搭建“军工+”平台,探索并形成了著名的“西工大模式”“军民融合西工大路径”科技成果转化特色模式[1],在民用无人机、3D 打印、陶瓷复合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通用飞机、智能水下航行器等领域自主研制出一大批关键性与重大性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2) 委托研发模式。委托研发模式是指由需求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通过公开招标或协商方式,委托选中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进行所需的技术研发事项的形式。委托研发模式能为委托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等资源,还能弥补企业研发力量的不足,从供给层面极大地丰富企业获取创新技术的资源供给。但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模式缺乏中间熟化过程,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市场风险,不利于技术成果快速产业化与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2012年,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受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研制出C919 飞机的中央翼缘条,该科技成果对C919 飞机的设计验证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中国航空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突破[2]。

3) 技术转让模式。技术转让是指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规定,通过市场搜寻到合适的企业,以技术转让合同签订为依据,通过资金补偿、股权作价等有偿方式,将所属科技成果转让或许可给相关企业进行使用或推广的形式。技术转让模式具有灵活、多元化、周期短和市场针对性强等特点而受技术需求方的喜爱,因而成为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但技术转让模式客观上会造成科学技术成果完成人或团队与需求企业相分离,弱化了双方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沟通,严重情况下将会造成科学技术成果供给方与企业需求方的错位或不完全匹配现象,对于企业需求方来说,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西安近代化工研究所与科技大市场签订了技术成果转让协议,借助科技大市场平台转移、转化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科技成果138 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3]。

4) 联合开发模式。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旨在加强辖区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有效对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活动,使得联合开发模式发展势头很快,成为新兴代表性模式之一。联合开发模式是指企业与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借助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共同的科研需求项目为纽带,通过联合、共享设备、人员与技术等形式联合攻关技术难题,或新技术或开发新产品等科技创新活动,将人才和技术优势与商业化、产业化优势紧密结合,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联合开发模式具有协调快、沟通畅通、资金到位及时和力量雄厚等特点,但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单一的产学研合作从根源上难以破解研发需求旺盛与风险太大的困境,联合开发过程也难以最大化统筹各种创新资源。西安市对联合开发模式进行探索,通过结合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光机所和西北有色院等高等院校与研发机构的各自优势,形成独特的院所联合开发的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一院一所一校”模式[4],对西安重大的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及培育“硬科技”产业方面获得了突出成效。

5) 创业孵化模式。随着国家“双创”战略的升级与加速推进,各地搭建越来越多的创业孵化平台转化科技成果。创业孵化模式是指通过创业孵化平台将吸纳的大量高等院校与研发机构的优秀科技成果就地孵化并积极转化,十分有利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加速发展。创业孵化模式具有沟通便捷、要素聚集性强和转化成功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各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然而,这种模式更倾向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商业化与推广,因常常缺乏核心技术团队,使得对关键性或重大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或支持力度显得力不从心。西安早在2014 年就启动了创业孵化模式,通过设立科技创业种子基金平台,支持高等院校与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期企业的科技项目孵化,如为西安光机所量身打造的“西科天使”“西科天使一期、二期”等基金,解决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资本难题[5]。通过创业孵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及通过股权带动的企业达到125 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 西安市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困境

1)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繁杂,宣传、培训与落实效果还不够好。西安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化,解决科技成果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出台多项政策与办法推动各界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在实际中发挥了突出的积极作用。然而,过多的政策与办法也造成了诸多不便,政策红利的真正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对100 多家科技型企业调查与访谈,其中涉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熟悉程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等。调查结果发现,科技企业对多如牛毛的政策充满了各种困惑,如政策知晓度低,即使知道也缺乏有效沟通渠道,科技成果申报手续繁琐,及政策宣传效果不突出等问题。这表明,西安科技管理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实际情况认识不足,仅停留在出台文件的层面上,对企业政策培训不够,如何有效落实政策还有待改进。

2) 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行业应用与专利结构分布不平衡。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成果应用行业的广泛性和专利的多少。但从2017年西安市各县(区) 技术成果转化的应用行业结构看,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行业分布差距较大,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的“硬科技”行业,其占比高达23.39%,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部分行业涉及少,如农林牧渔业的占比为12.05%,卫生与社会保障业的占比不到15%。从受理与实施的科技专利看,主要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占比分别为31.55%和46.3%,而外观设计占比为22.14%[5],可见,西安科技成果中发明专利多、技术含量与成熟度高,科技成果结构不均衡。发明专利是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最主要的体现,也是对科技成果成功双向转化的保护,更是测度西安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西安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行业均衡化分布与技术成熟度提高等方面还需继续加强。

3) 金融市场支持企业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活跃度不够,且差别明显。西安科技企业数量多,规模增长速度快,生产的科技成果多,科技成果双向转化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十分旺盛。尤其对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而言,一定程度上是阻碍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拦路虎”。目前,西安为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化,西安市科技局联合财政局设立了众多的扶持基金,如2014 年西安设立1 亿元基金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到2018 年该基金规模已达到4 亿元。但西安设立的基金主要偏向相近行业或同一行业(企业) 不同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对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力度较小,行业(企业) 差别明显。从资本市场发展看,西安地方资本市场发展还较滞后,与科技成果双向转化需求不匹配,区域性股权市场活跃度不高,制约了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进程与范围。此外,技术成果双向转化市场与资本市场缺乏有机联系,市县(区) 尚未形成两级互动的强大合力,这已成为制约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新的“瓶颈”。

3 西安市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提升路径

1) 进一步梳理各项政策,加强政策的机制协调及落实效果。西安为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出台了众多政策,但在众多政策中,2016 年出台的《西安市加快技术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试行)》 和2018 年出台的《西安市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 条措施》影响最为广泛,极大地优化了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环境和主体活力。为此,要想充分发挥各项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政策效果,必须注重各政策间的有机协调与落实,尤其是影响力显著的政策,应举全市之力,深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包干宣传与讲解,使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自然人与法律主体都能理解政策支持的项目范围及适用环境,充分享受相关政策“大礼包”,并积极参与到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大军中去,形成全员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对各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要细化到可执行的、可操作的层面上,结合申请的科技成果双向转化项目,积极沟通相关部门,在限定的工作日内及时完成转化,促使科技成果及时进行双向转化。

2) 优化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科技成果的双向转化与应用离不开产业的载体。2020 年西安提出构建“6+5+6+1”产业体系,着力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汽车等六大支柱产业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机器人、增材制造和5G 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加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此,在上述产业中遴选一批重点项目,支持重点企业和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实施关键性、基础性和重大性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势头。对于其他产业发展,通过西安已建设成功的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平台,共享科技成果信息,及时将各项科技成果推向市场与产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需求快速匹配与有效对接,既为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开辟了新市场,也加速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3) 继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现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对照国家与陕西省关于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继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如构建“政银保担投”合作模式,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西安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一方面可以提升这些机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将极大地缓解科研院校、科研机构、众创空间、种子期企业、初创期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资金不足的困境。继续完善西安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开展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评估,规范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流程,提高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效率。大力支持科技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加大债券市场创新能力,募集科技成果转化资本,助推龙门计划。鼓励已上市的科技企业通过增发股份、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企业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的能力与实力。

猜你喜欢
西安市双向科技成果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
123的几种说法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