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1-07 04:47文黄
科学咨询 2020年31期
关键词:三角形思维能力意识

文黄 铮

一、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学生创新意识不强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更复杂,内容更深入,很多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都出现过力不从心的情况,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理解并消化相应的新知识内容,初中数学给学生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课堂教学中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无法积极跟随教师的引导发散思维,尝试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也没有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需要教师不停的督促和引导,因此,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普遍较低。

(二)教师忽视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位置,同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未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学生被动陷入题海战术,反复进行习题练习,学生将所学知识生搬硬套地进行练习,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虽然看似成绩有所提高,但实际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创新思维能力严重缺乏。

二、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诱导质疑,激发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借助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用带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拓展思维,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比如,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一个高为12cm的圆柱,底面圆的周长为18cm,在圆柱底面A点处有两只蚂蚁在寻找食物,圆柱的上底面与点A相对应的位置点B处有食物,蚂蚁要如何爬行才能最快速度的吃到食物?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既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启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其积极围绕问题展开知识探究。

(二)实践操作,挖掘思维潜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化静为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对知识内容展开深层次探究,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知识、获取知识、探索知识,进而既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有效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节课为例,需要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圆规、直尺、剪刀、彩纸来验证此说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制作一个已知条件的三角形,然后借助工具在彩纸上画出与第一个等条件的三角形,然后将两个三角形的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的顶点用大头针固定,旋转第二个三角形,观察两个三角形是否重合,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思维保持活跃,在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发散思维展开思考和探究,挖掘了自身的思维潜能,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操作中学生感受到创新思维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三)引导类比,培养创新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自己探究,也要给予学生科学指导,引导学生打破固化思维,通过联想、类比等方法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使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广泛思索,促进学生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先为学生示范了添加对角线辅助线的方法进行一组对角相等的证明方法,然后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索证明另一组对角相等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上述方法证明菱形、矩形是否也适用于此证明方法。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生大胆猜测、踊跃的发言,并用证明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总结归纳出其中蕴含的规律和结论,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四)一题多解,强化创新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创新思维的氛围,鼓励学生用求同存异的思维积极探索数学题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策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题目时开放思维,寻找最佳的解题思路。以这道数学题为例:两个连续的奇数乘积为323,那么这两个数是多少?通常学生会设定其中一个数为x,则另一个为x+2或x-2,然后进行计算,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此题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学会了要角度思考问题,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渗透和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使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潜移默化中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三角形思维能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三角形,不扭腰
意识不会死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