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娅娜
(阿克苏市高级中学 新疆阿克苏 843000)
和前几年相比,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明显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在全球科技大爆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高中数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事业进步的要求。信息化教学对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很多在传统教育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图形,在信息化数学课堂都可以轻松得到解决,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信息化教学,是核心素养环境下,对教育领域进行的全新尝试。信息化数学课堂的构建,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信息化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融合程度不高的现象[2]。具体原因在于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束缚,导致教师无法在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设施。而且,这种现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十分普遍。
数学课程的学习,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为了追赶学校制定的教学进度,都会优先选择将数学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且,在教授数学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占据课堂一多半的时间,导致留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充盈。此外,过于重视理论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学生自身的感悟和理解,从而降低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在构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时候,一定要以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的根本和目标,以此为出发点,采用信息化设备设施展开教学。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对高中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在它的要求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能力。而在教学中,教师思想陈旧,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信息化设备的应用缺乏主动探索性,所以,构建高中数学信息化高效课堂的前提就是,改变数学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3]。其次,要增强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信息化设备,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掘和培养,合理控制好理论知识、实践内容及使用信息化设备的课堂比例。
例如,教授“集合和函数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将集合和函数的关系、定义、概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在课上播放,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关系等,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只需要占据课堂时间的1/5即可;在学生对内容有了清楚的理解后,下面就可以教授数学理论内容了,理论知识同样占到课堂时间的1/5即可,教师主要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相对非课程核心内容的知识,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即可;这样,课堂时间还剩3/5,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通过练习习题、讨论案例等,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同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为构建高中数学高效核心素养课堂奠定基础。
信息化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教学资源丰富。和传统数学教学相比,在信息化数学课堂中,教师能使用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不再局限于课本或教师现有的知识储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见识到多种案例和习题,通过对这些课外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某一知识重点,教师可以从网络中下载大量的同类型、同知识点的习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些全新的习题进行讨论解决。对于有问题的小组,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由点到面、层层推进,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同时,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巩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从而突破学习中的难点,提高学生对数学内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紧跟教学事业的进程,及时纠正和提升自身的思维认识,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使用新颖的教学设备,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