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玉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超声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冠心病属于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并发症的一种,其具有高致残率、死亡率等,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尽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控制[1]。一般使用超声诊断,其具有直观、操作简单的优点。可清晰观察到病变位置,明确病情发展情况,可提高生存质量,有效的预防其他疾病发生。
纳入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纳入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男性有25例,女性有15例,年龄选自61岁至7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7.31±2.14)岁;患病区间为2年至7年,病程均值为(4.31±2.12)年;在同时期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员40例作为参照组,男性有22例,女性有18例,年龄选自61岁至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28±3.12)岁;患病区间为1年至7年,病程均值为(4.57±2.23)年。检验以上数据,经对比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
对所有人员均行超声诊断,使用全数字化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其型号为ALOKAa7,将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5~8MHz。使用标准Judkins法对其进行多体位造影,主要对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外动脉内进行扫描将患者的颈主动脉主干在显示屏上展示,进而对颈动脉斑块的实际位置、数量等进行确定,经超声诊断,只要有一支冠脉分支的狭窄程度在50%之上,均可诊断为冠状动脉病变。如造影结果证实患者主冠脉狭窄程度在50%之上,均可诊断为单支病变,如造影结果证实患者有2支及以上冠脉狭窄,将其诊断为多支病变。
分析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
分析以上本组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检验,根据t检验方法对以上以“±s”形式表示的计量资料进行检验,根据卡方检验方法对以上以(%)率形式表示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性,证实统计学有意义(P<0.05)。
实验组颈总AIMT值为(1.14±0.12)mm、颈内AIMT值为(0.85±0.05)mm、斑块指数为(1.73±0.73);参照组颈总AIMT值为(0.62±0.05)mm、颈内AIMT值为(0.61±0.03)mm、斑块指数为(0.31±0.66);经对比,t值=25.2982、26.0316、9.1257,P<0.05。
实验组40例患者中,单支患者有14例,多支患者有26例。单支颈总AIMT值为(0.83±0.12)mm、颈内AIMT值为(0.72±0.03)mm、斑块指数为(1.15±0.62);多支颈总AIMT值为(1.17±0.15)mm、颈内AIMT值为(0.94±0.05)mm、斑块指数为(2.14±0.81);经对比,t值=7.3020、15.0187、3.9796,p值<0.0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要利用高频探头对患者的动脉管壁情况进行清楚探查,并将不同回声的斑块进行区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斑块的缺损、充盈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粥样硬化的状况和斑块形成情况进行充分观察。根据以上数据得出,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其颈动脉硬化斑块均为硬斑,少数为软斑。在治疗中,需做好硬斑、软斑形成的预防准备工作,使患者积极、主动的进行治疗,使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此次研究数据证实,颈动脉硬化的斑块主要处于颈动脉分叉部位,少数在颈内动脉起始处、双侧颈总动脉处、颈外动脉处等。颈部动脉主要由椎动脉、颈外、颈内、颈总动脉组成,其主要颈动脉分叉部位发生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在同一部位血管内壁增厚属于动脉硬化早期症状。证实患者颈动脉分叉部位血流情况、血管解剖情况等与斑块形成存在密切关系。
对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患者采取超声诊断,其诊断率较高,漏诊和误诊情况较低。冠心病与动脉异常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动脉内膜变化不能直接构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其主要因管腔狭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采取超声诊断,其危害性较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