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丽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112)
心脏骤停患者可见呼吸以及心跳停止,呼吸以及心跳停止可严重危及个体生命,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为论证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后行心肺复苏患者康复的影响,比较我院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32例常规护理干预心脏骤停后行心肺复苏患者与32例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急诊护理干预心脏骤停后行心肺复苏患者康复情况。
实验组(n=32):男、女分别17例、15例,年龄/平均年龄为:23岁~65岁、(41.21±1.1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0.5h~3.4 h,(1.22±0.22)h。心脏暂停原因: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中毒、溺水等有17例、6例、4例、3例、2例。对照组(n=32):男、女分别16例、16例,年龄/平均年龄为:21岁~68岁、(41.26±1.11)岁,病程/平均病程为:0.4h~3.2 h,(1.21±0.21)h。心脏暂停原因: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中毒、溺水等有15例、8例、4例、3例、2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以及心脏暂停原因等指标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参考万学红 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患者均因心脏暂停入院且均及时开展心肺复苏。(2)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流程并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入院时发现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确诊死亡案例。(2)排除无法正常言语交流患者。(3)排除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1)对照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开展基础护理,保证病房温度在26℃左右,相对湿度在50%左右,从而使患者在最适宜环境下接受住院治疗,减少不良环境刺激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此外护理人员在医嘱指导下开展持续心电监控,每隔2h巡视一次,若发现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或传导阻滞等现象及时行有效处理。对于因脑血管疾病致心脏暂停患者应开展脑部复苏干预,指导患者家属于患者额头放置湿毛巾,必要时开展亚低温治疗以降低脑氧代谢率,防止患者脑细胞发生再灌注损伤。
(2)实验组护理人员开展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应首先判断患者有无反应,若患者有反应则参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于无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获取除颤器进行开展除颤抢救,而后判断患者有无呼吸,若患者恢复正常呼吸则参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于未恢复正常呼吸的患者行人工呼吸并判断患者肢体循环,若患者同时无脉搏则开始心肺复苏,必要时可行3次电除颤。若患者同时有脉搏应行人工呼吸、气管内插管、氧疗、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行心电监护,结合患者病史查找发病原因、对症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住院72 h后康复情况,若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指征恢复正常,且患者未出现胸部不适、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则表示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良好。若患者心肺复苏后各项生命指征不平稳,且出现不良反应则表示预后不佳,需适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进一步对症治疗。良好率=(良好例数/总受检例数)×100%。
SPSS 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以(%)表示的百分数计量数据,均应用x2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有30例患者康复良好,对照组有8例患者康复良好,实验组康复良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3.74% VS 75.00%),x2检验5.245,P值<0.05。
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较多,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认为,持续4min至6min心脏暂停即可对脑、心等机体重要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及开展心肺复苏对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2]。但是心肺复苏操作发展过程中受操作者技能、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使患者四肢以及心、肺等内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会加速患者疾病的发展,从而对患者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优化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3]。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护理人员在遵照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良好诊疗环境以及基础护理干预的同时实施系统性干预,以患者有无呼吸、有无脉搏等为依据,开展对应急诊护理,关注个体差异,从而优化心脏暂停后心肺复苏患者护理干预[3]。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康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心脏暂停后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人员开展急诊护理有利于提升诊疗干预安全性,有利于心脏暂停后心肺复苏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