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裕 薄全 王丽华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200071)
耳鸣、耳聋是耳科的常见病、难治病,两者常常合并出现,《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谓:“耳鸣者,聋之渐也”。如今,两者发病年龄逐渐呈现年轻化、发病因素逐渐呈现复杂化,治疗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更加需要我们五官科医生努力探究与克服。现将我对于“耳鸣、耳聋”的一些认识及经验总结以如下内容展示出来,以愿有益于大家。
中医对耳鸣、耳聋的病因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内主要包含外感及内伤两类因素。外感因素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耳聋”,指出暑邪耗伤肺津可致耳聋。后来的《仁斋直指方》也说“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而不宣,是为风聋必有时见头痛之证。”显然,这是指外感风邪所引起的耳聋,故伴有耳胀痛、头痛等表证。因“肺经之结穴在耳中,专主乎听”,若风、寒、火、热等邪气犯肺,肺气不得宣肃或不得充沛便可导致耳病。除肺之外,《黄帝内经》中还涉及了肝胆、脾、肾、心等脏腑与耳鸣、耳聋病的关系。在肝胆之上主要强调两点:一为肝气上逆,二为肝胆火盛。如“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少阳司天,客胜则喉痹耳聋”,“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除肝脏实证之外,也有“肝病者,虚则目晃晃无所见,耳无所闻。”之肝脏虚损的说法。生理上,肝胆之气上通于耳,耳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肝胆之气及肝血的滋养。病理上,肝胆常出现气逆、湿热,病邪循经上泛耳窍,或肝体血虚阴弱,阳气上亢,以致蝉鸣。在脾则有“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的说法。后世李东垣便在此基础上发挥为“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令人头痛耳鸣,九窍不通。”脾与耳的关系在于后天之本能否输布水谷精微到达耳窍,及能否运化湿浊,避免蒙蔽耳窍。在肾则有《灵枢·决气》篇所说:“精脱者,耳聋”,《灵枢·海论》所讲:“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说法。后世又据此提出“劳聋”的说法:“劳聋者,肾气虚劳所致也。足少阴肾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肾气虚弱,宗脉耗损,则之所通安得聪彻而不聩哉。旧说谓因劳则甚,要当节嗜欲,慎起居,而无损肾脏。”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主要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人到老年,内耳毛细胞的逐渐凋亡、听力的逐渐减退,即是肾中精气自然衰少的缘故。在心则有“心脉微涩为耳鸣,癫疾。”的说法。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肾水上行以柔心火,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调和济既,则听觉聪敏。心又主管神明,赖以血液的濡养,负责情志、睡眠,而这两者又关系到耳鸣、耳聋的产生。由此,无论是心神不交还是心虚血耗都可以导致耳鸣、耳聋、眩晕等病。
在西医上,耳鸣的药物治疗目的主要包括营养神经,扩充血管,改善微循环。外治手段则主要包括助听器、声治疗、习服疗法等。随着耳鸣发病率的上升、医患双方对体质致病理解的加深,中医在改善耳鸣、耳聋以及伴随症状上,如睡眠障碍、负面情绪、肠道紊乱、眩晕等方面正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其中,中医外治法尤为突出。诸如针刺、艾灸、埋线、穴位注射、放血疗法等等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外治法治疗耳鸣、耳聋病的实用性、科学性、安全性。
从临床经验来讲,对于五官科的常见病,尤其是耳鸣、耳聋病的中医治疗上,无论是内服还是外治,都应遵循合理的治疗原则,而我们治病思路则是“以通为则”。“通”表无堵塞,通达四方之意,乃调治百病之则。所谓的通法治病不仅仅是体现在祛除病理产物,恢复腔、管、窍等通道的畅通上,如以泄热通腑治疗乳蛾,以解毒排脓治疗鼻渊。而更多的应表现在促使上下阴阳的衔接转化,表里经络气血的沟通荣养,此可体现在培土生金、调气通窍、滋阴降火等方式上,正如清代李宗源在《医纲提要》中所讲“通之义有三:一曰宣通,二曰攻通,三曰旁通。”“通之道”可脱胎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落脚于阴阳、寒热、虚实、上下进行辨证,凡是可以促进脏腑、经络、血脉通畅的方法都可理解为广义的“通法”。这样更能方便我们正确合理地辨证,灵活地治疗。现以针刺治疗为例介绍这一原则在耳鸣、耳聋病治疗上的运用。
“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在临床上,运用针刺来催调患者气血运动,改善“滞留”体质,可以起到不俗的治疗效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口问》又指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灵枢》的论述,说明了全身经脉直接或间接聚会于耳,与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有着广泛的联系。而临床中的耳鸣、耳聋病大多都涉及了全身的诱发因素,有的是受生活和工作压力、情绪的影响,多见于年轻人,有的是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如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等神经血管、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见于老年人。
取穴:上下巨虚,足三里、天枢
脾胃中州的运化失常关系到血液等营养物质对耳窍,尤其是内耳的供养,另外中焦之气升清举陷的功能对维持耳腔内的咽鼓管、鼓膜、听骨链、淋巴管的稳定同样十分重要。在气虚型的老年性耳鸣、耳聋患者中,绝大多数都存在有鼓膜内陷及钙化斑的形成,故加强与脾胃功能的联系将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体征。《内经》有云:“头痛耳鸣,肠胃所生”,“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取下合穴上、下巨虚,足三里通腑化浊,“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故取天枢穴升清降浊,配合上、下巨虚疏调肠腑、理气化滞,使补而不滞,配合足三里化气生血而得力。
取穴:耳尖、耳背静脉、支沟、曲池、鱼际、孔最、阴陵泉、中脘、丰隆
由于五官科洞小腔深、相互毗邻交通的解剖特点,导致耳腔极易卷邪留恋,日久湿、痰、瘀、热、毒胶着而生,难以去除,影响功能。以阴陵泉配中脘、丰隆去湿浊、化痰结。以支沟、曲池、耳尖或耳背(静脉挑刺放血)清热凉血、以孔最搭配鱼际清热化瘀开窍,尤其适用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耳鸣耳聋患者。
取穴:大椎、上星、百会、昆仑、气海
任督二脉虽未与耳部有明显的联系,但任督统领阴阳,对精气的升降有着重要的作用。《内经知要》有云:“人身乃一小天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以此阴阳升降。阴在下为精,精即水也,精升则化为气,云因雨出也。阳在上为气,气即云也,气降即化为精,雨由云而生也。”概括而言,阳气轻而善运,阴气者重而难舒。疏导任督二脉可以帮助在下的经气联系到头面部以至耳腔,温煦耳道,扩大了远端取穴治病的作用。另外,任督二脉的经络作用也被证明与淋巴收集从有关。治疗时,取大椎穴平衡阴阳,取上星穴可除头部阴沉之症。取百会穴(泻法)可助浊气下行、虽泻实补,配昆仑穴(补法)可补上气不足。见于《黄帝内经》:“奇邪走空窍,邪之所在,皆为不足,如上气不足,则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补足外踝下留之”。取气海穴则沟通百脉,气至则血随,血活则窍通。
取穴:风池、风府、三阴交、血海、太溪
《内经》有云“十一脏取决于胆”,意指胆气的升发对疏泄肝脏、调节气机、调和气血、通利经络的重要性。临床上,久病患者体质多呈虚实夹杂、既有气耗血伤的一面,又夹有湿热蕴结肝胆、三焦的一面,所以病人常常表现出虚性亢奋的状态。故取三阴交、太溪、血海滋阴养血、兴阳振奋,再借风池、风府定风梳机。
取穴:印堂、内关、神庭、本神、四神聪
耳鸣、耳聋病患者多伴有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多疑等,且睡眠质量也会受到波及、其中包括发病前已经存在的睡眠障碍在发病后的再度下降。由于耳鸣、耳聋和失眠症有着相似的发病机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干预睡眠来治疗耳鸣、耳聋就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老年性患者来说。故取印堂、神庭、本神、四神聪(点刺放血)以镇静醒脑,取内关穴宁心解郁。
取穴:太冲、合谷、行间、通天、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天冲
外关、翳风开启官窍犹如大禹治水,拓口疏通,给邪出路,更好地起到治疗效果。故以太冲、合谷开四关而大通,行间穴向下引郁结之气,见于《灵枢·五邪》:“邪在肝,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而温中。”通天透彻上窍,耳前三穴、翳风、天冲临近耳部,可开气郁之闭。外关穴理三焦之机,清热通络而开窍。
《临症指南医案》曰:“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这说明通窍法在五官科的重要地位。运用该法时,要把握局部与整体、上下与阴阳、气血与浊留之间的关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大深则邪气反沉。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只要经过合理的辨证、恰当的施治,耳鸣、耳聋这类疾病也会拨云见雾,枯木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