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1-06 07:53强窜丽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均分经线赤道

强窜丽

摘 要:一直以来,初中地理在西安市没有得到重视,从2018年开始,地理虽然被纳入中考的科目,但又不计入中考成绩,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所以没能引起家长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但地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深入,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简单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后续的地理学习能力等,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世界地理有点难度,因为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建成,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将一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在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受益匪浅,也就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人类虽然生活在地球上,但看不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让刚上初中的学生学习地球,实在是强有所难。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更清楚地认识地球,人们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并仿照地球的形状制成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就是地球仪。地球仪可以从商场买到,拿到手就可以直接利用。不过这样做,方便了研究问题,但是,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有一种办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巩固,那就是亲自实践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

首先,学生提前准备材料:细铁丝、橡皮或橡皮泥、胶带、乒乓球、圆规、量角器和一支铅笔和一支红笔。

其次,制作步骤如下:

(一)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红笔画上一个圆圈,作为赤道;在赤道两侧各钻一个小孔(南北极点),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二)绘制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相交画出一条经线作为0°经线;然后再画出对应的半个圆作为180°经线;从0°经线开始将赤道平分成6等分(画出均分点)。

(三)从0°经线东侧开始,以此类推,画出其它经线(过均分点)。

(四)绘制緯线:将赤道到极点的经线分成三等分(画出均分点),然后将距离赤道相等的点连接起来,或以极点为圆心,南、北极点到均分点的距离为半径用圆规画出四条纬线(30°和60°);

(五)根据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在所画的线上标出具体的经度(标在赤道和经线相交的位置)和纬度(标在纬线和0°经线相交的位置);

(六)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南、北回归线(23.5°)和南、北极圈(66.5°);

(七)把乒乓球用铁丝(缠有胶带)穿起来;

(八)把铁丝插入橡皮泥或橡皮上,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垂线成23.5°角,

上课时,让学生按照老师讲的步骤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避免出现错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简易的地球仪,觉得地理不再是那么空洞和无聊,而且也找到了学习地理的乐趣。同时学生对经纬线、经纬度、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识不仅理解的深刻、透彻,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通过实践,增强了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思维培养及素养的养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理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善美的人,教育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教会学生做人的过程,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决定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建设者。地理实践活动应与学生人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深化对人格的认识,在具体化、动态化的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矫正其人格行为,从而逐步提高人格品味。同时,既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成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建设者,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豁达,积极、健康人格的熏陶。

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统一培养: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的直接体验,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消极走向积极。学生自我能动性得以发挥,学生在自我体验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发展和提高。地理实践活动为学生知识技能的统一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所以,现在的地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亲自实践的过程,以后要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去学,在学中去玩,在快乐中成长。

猜你喜欢
均分经线赤道
勇攀赤道雪峰
蝴蝶标本(外一首)
一寸缂丝一寸金
环球旅行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
谈“日期图”的判读分析技巧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
巧用规律妙解“日期变更题”
飘,雪的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