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引领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精髓,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020-01-06 07:53莫木兰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性格特点鬼子手法

莫木兰

【案例】

本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鬼子的凶残狡猾,雨来的坚强勇敢”。但学生限于思维能力和认知所限,对描写手法的运用体会不深,对每种描写手法在表达中心思想方面的作用了解不够,通过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特点,通过分析和琢磨,从更高意义上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课文所表达的丰富思想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突破。

师:《小英雄雨来》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课文正是通过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多样化的描写手法的运用,来展现敌人的狡猾凶恶和雨来的聪明机智、宁死不屈,我们已经欣赏了《小英雄雨来》的前三部分,了解了雨来读书和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奔跑的场景。下面请大家运用上节课的读文段、划语句、说感受、感情读的学习方法,默读课文第四部分《与敌斗争》,尝试分好自然段,并用“ ”划出敌人的相关内容,用“~~”划出雨来的相关内容,分别写体会。

教师课件给出第四部分的课文内容,学生通过自学之后,上屏幕中标划自己的学习所得,并分享自己的体会。讲明是运用了哪一种人物的描写方法?(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突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敌人部分:

预设:生1: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屋子里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

生1:从“翻”、“挑”这些动作中,我体会到鬼子很凶恶。

生2: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

生2:这句关于鬼子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十分“接地气”,我体会到鬼子希望通过欺骗的手段取得雨来的信任。

生3.: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得说出来,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

生3:这是关于鬼子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我体会到鬼子很狡猾,很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

生4: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痛。

生4:这里是关于雨来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虽然没有直接写鬼子,但我能从雨来“胳膊发麻发痛”这句体会到鬼子的凶残。

……

师:大家的表达非常得到。面对鬼子的苦苦相逼,雨来又是怎么做的,哪位同学先来?

雨来部分:

生1: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生1:这是关于雨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我体会到他在保护革命战士李大叔时的随机应变和机智勇敢。

生2:“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

生2:这句描写雨来的心理活动的语句,反映出雨来对鬼子恶行的恐惧。

生3:雨来疼得直咧嘴。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生3:我从雨来的神态描写上,体会到他受了鬼子的折磨,但他并不屈服。

生4: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生4:我从雨来的动作描写上,体会到鬼子对雨来的不配合恼羞成怒,疯狂殴打雨来……

师:大家的分析很精辟很独到,将描写手法在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表达得很到。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斗争,雨来作为一个儿童也积极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保护了李大叔,在他身上体现出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的精神,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多样化的描写手法来实现的。像我们这节课作者对敌人和雨来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都能达到“以外显内”的效果,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况、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等。我们通过分析和学习本文中的描写手法的运用,深深地体会到小英雄雨来的不为利诱,坚强不屈,热爱祖国,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情怀,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

师:大家应该都看过一部反映儿童参加抗日战争的电视剧《小兵张嘎》,刚才我们学习掌握了《小英雄雨来》第四部分的描写手法,下面,我们一起阅读《小兵张嘎》的选段,再次体会描写手法的运用技巧。

(教師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交流,取长补短,提升学习效率。)

(学生精读)

师:阅读《小兵张嘎》选段,大家发现了文中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通过描写手法展现了嘎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生1:嘎子一惊,失声叫道“哎呀,两个鬼……”“子”字还没出口,他急忙改口高叫道:“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啦!快准备饭啊!”

这是关于嘎子的语言描写,从嘎子将“两个鬼子”改为“两个太君”看出嘎子很机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生2: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 这也是关于嘎子的语言描写,他学日本人说话,是为了和敌人套近乎,麻痹敌人,看出嘎子的富于心计和聪明。

生3: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嘎子用门紧夹住了他的后腿,鬼子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这是嘎子的动作描写,从这里我看出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总结:通过学习《小英雄雨来》和《小兵张嘎》的选段,让我们明白了“人物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同时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中心。希望大家在今后对人物的描写习作中,多多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让你的习作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分析与反思】

本文的难点在于学生不熟悉描写手法在展现课文主题方面的作用,对于不同描写手法的特点理解不深。贯穿全文的是多样化的精彩的描写语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出描写手法的精妙之处,我采取了“精读引领,突出描写”的教学理念,运用递进式教学法,以鬼子和雨来的性格为主线,通过指导学生运用读文段、划语句、说感受、感情读的4个学习方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手段,加强交流探讨,让学生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体会文中传神生动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让学生想,让学生谈,让学生真正放下心理包袱,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体会,真正把握雨来的“小英雄”形象,注重个人能力的生成,真正从更高意义上理解了鬼子的凶残狡猾和雨来的机智勇敢的性格,实现了教学目标。

通过本文的教学,深刻地感受到科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作为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准,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课文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引入差异化的指导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紧紧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主题思想,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个人自学、直观呈现、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更高意义上感知到课文的艺术手法的精髓,真正让学生“乐学”、“愿学”、“会学”,极大地提升了语文学习效率,最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性格特点鬼子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鬼子们的敬礼
亡羊补牢
你想认识我吗?
合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