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6岁儿童手作调查研究

2020-01-06 07:53罗珍珍李娜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手作电子设备手工

罗珍珍 李娜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手工被机械化取代,然而伴随孩子的都是电子产品、兴趣班、玩具等。所以本次论文主要以讨论的是三到六岁的儿童手作调查,其中主要从儿童本身的年龄、性别、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平时与家长进行互动的频次,还有平时孩子所玩玩具的种类、玩具的材料、是否做过手工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3-6岁儿童;自然教育;玩具;手工

一、3-6岁儿童现状

人是天生喜爱自然的。脑科学家说,人在感受美好的时候,大脑某个区域会特别活跃,当大脑这个部位的活动频率降低的话,就容易引发抑郁症。也因为人感受自然的时候大脑活跃,所以此时我们的创造能力会大为提高。关于儿童与自然的疏离,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渐渐远离了山川、森林、溪流和原野,成为了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动物,所以当代居住在城市中的儿童跟随父母生活环境的不同,长期生存在这种条件下,患有自然缺失症便是一种必然。为了救治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林间最后的小孩》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主张。拉近生活与自然的距离,重新建立孩子们与自然地联结,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包括种植和园艺之类让孩子亲近自然的的传统方式,以及更多的带着孩子走向自然,户外活动,露营、野外垂钓和野外动物观赏、自然手作等,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当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得到的发展才更加的多样化,并且不会像有组织的体育运动那样受到时间、规则的限制,阻碍孩子们的思考力与想象力,使孩子们丢失自己的天性。

使孩子们在绿地上玩耍时能够发明更多有创造力的游戏。一个有天然化的场所可以孕育出更多的幻想,尤其是那些有想象力的游戏,使孩子们可以更平等的一起玩耍,从而可以使该阶段的儿童可以更全面的发展身体、心理、智力。

二、儿童亲近自然频次

经调查显示,当代3-6岁儿童在选择亲近自然的频次是非常低的,数据显示,在一周中,家长与孩子一起亲近自然的频次有37.93%是一周一次,27.59%是一周两次,10.34%为一周三次,24.14%是一周四次以上的情况,在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而且大都是小区与公园等人造自然空间。

关于当代儿童亲近自然的频次所显示,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儿童亲近自然的方式最多的是公园,从而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当下的社会情况,在人们有精力,有时间的情况下,大多的父母亲还是很乐意让孩子亲近自然的。

在自然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对孩子产生影响,让孩子在自然自己找伙伴、空间、创意、材料、玩具等,让孩子的天性在自然中发展。

三、儿童玩具分析

(一)儿童玩具花销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儿童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本次调查显示,3-6岁的儿童在玩具的年度花销中,500元以下的大概有48.28%,500-1000元的有24.14%,1000-1500元的有20.69%,其中儿童玩具的花销达到1500元以上的有6.9%的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一个孩子的月的稳定支出大约在1000月左右,其中玩具大多数家庭占其中十分之一。

(二)儿童玩具种类

一般孩子在玩具的选择中,调查显示,在3-6岁儿童最喜欢额的玩具代表主要有有积木类玩具,塑料类玩具、毛绒类玩具、电子类玩具。其中该阶段的孩子,在关于喜爱积木类玩具的百分比达到了68.97%的情况,是在其最受孩子喜欢的四类玩具中,占比最高的存在。毛绒类的玩具是在其四种占比中最少的存在,仅有其中的31.03%。在调查中,我们最关注的是该阶段的孩子喜爱电子设备的比例,令人意外的是,喜爱电子类玩具的孩子只占了其中的48.28%,比孩子喜爱塑料类玩具少了将近十个百分点。

在孩子每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使用的时间还是属于正常的,该阶段的还在并没有沉迷于电子设备的情况,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5%的3-6岁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是5-6小时,其中7小时以上使用电子设备的孩子为0%。

当今时代,电子设备也成为了当代儿童的玩具。但是电子设备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其中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眼部周围组织与睫状肌的发育,其中因为该阶段的孩子眼部周围组织与睫状肌的发育尚未成熟,因为电子产品的暴露过度,造成视疲劳,极易导致近视。关于电子产品的影响,其中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视力,更重要的是,其还影响着儿童的多动症。西雅图儿童医院和地区医疗中心认为,学龄前儿童每天看一个小时的电视会使七岁前的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和其他注意力缺失症状的概率增加10%。

合理的使用电子设备对孩子来说也是有益的,科技的迅速发展,时代的快速进步,合理的使用电子设备可以更全的了解这个世界,如电子故事书可以有语音阅读模式,孩子可以自己聆听,在侧面不仅给家长减轻了一定负担,还丰富孩子的阅历,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们了解新事物,增强创造力。

(三)各类学前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性,孩子的学前教育与兴趣培养也成为了父母关注的重点。根据调查显示,根据孩子的学前兴趣班类型主要是学科启蒙类(数学、语言等)、锻炼身体类(足球、轮滑等)、艺术滋养类(手工、舞蹈等)、乐器坚持类(钢琴、小提琴等)。其中有占58.63%的家长是选择学科启蒙类的兴趣班,艺术滋养类的占44.83%,锻炼身体类的占比34.48%,其中乐器坚持类仅占有6.9%的。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身体的锻炼被排在了文化兴趣班之后,从而可以发现在健康与文化面前,当代儿童的健康教育也应被家长所重视。

为了更好的了解3-6岁儿童情況,本次调查结合手工玩具与亲子时间也做了相应的分析。

四、自然手作的探索

人们常说,大自然无处不在,就连你家房前屋后的花园和空地里,也有许多秘密等待着孩子去发掘。孩子们可以不带任何学术目的,只是纯粹地去享受一番:看一看云卷云舒,感受一下清风徐徐,随意爬棵树,画儿笔花花草...她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这样做。

因为大自然的丰富性可以带来多种感知体验,然而植物的视觉感知也与色彩有着莫大的关系,丰富的植物色彩景观还能刺激人体神经中枢,有利于人体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通过自然手作,我们能更好的感知植物的纹理、质地等,体验大自然的美妙,由于工业化发展,手作已经渐渐被自动化取代,然而手作,是以手这一身体器官,对大脑思维与情感的生产性表达,其过程与结果充满了广义的艺术性与物性。

手工对儿童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孩子们的生活大多数都被兴趣班和电子设备占据,由于长时间的被安排,他们很难自己去独立思考、成长。然而手工制作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不仅再是兴趣班和电子设备。

我们常说的“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手是身体的大脑”。手工制作是对孩子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独立完成一个手工制品,对于孩子来说是件不易的事情,因为它培养了孩子各项能力的协调性以及综合能力。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又起到了真正的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锻炼、培养良好的能力。

五、总结

关于从本次调查显示在相同年龄阶段,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的教育与知识差距较大。农村儿童更有机会参加户外活动,以及户外的活动更为丰富。由于生活条件差异,农村儿童的动手操作性也更强,与家长共同参与手工艺品与手工玩具的机会更多。城市儿童主要在于知识丰富性,城市家长更注重于儿童的智力开发,所以在学科类兴趣班的影响下,城市儿童懂得的知识是更丰富的,但是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上略少,大部分的接触机会都是在公园。关于手工的制作方面,家长与儿童的互动也是没有农村孩子丰富的。健康的户外生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在3-6岁儿童的健康成长上,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户外生活与和儿童共同制作方面。

作者简介:

罗珍珍(1998-)女,民族:汉族,籍贯:皖,学历:本科(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园林.

李娜(2000-)女,籍贯:皖宿州,民族:汉,学历:本科(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园林.

通訊作者:任丽颖

猜你喜欢
手作电子设备手工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
3D电子设备支架
手作上集 当代感物
手工剪纸
另类进化史
手工DIY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一物一念 手作舒本
《亲切的手作美食》
珍贵的手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