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念这一概念来源于佛教,在临床和行为研究当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由于作为正念的潜在结果,自我同情与亲社会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学者们开始探究正念对可持续消费的促进作用,将正念这一概念运用到了可持续消费当中。本文通过对正念的内涵以及正念在可持续消费当中的研究进行概述,为之后学者进一步实证研究正念与可持续消费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正念;可持续消费;亲社会行为
一、引言
正念,源于佛教,指的是有意识的、无偏见的、心胸开阔的感觉,是一种对当下感知经验的觉知。正念这一概念重视培养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善意和清醒的价值观和行动,以及它在培养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方面的可能价值,由于以上特点,吸引了学者研究其与可持续消费之间的关系。关于正念和可持续消费之间联系的研究分散在不同的学科。
正念近年来已成为跨学科研究的课题。接下来,本文概述了这个概念的内涵,突出了关键特征,并基于激发了不同研究团体对正念的兴趣的实证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正念对可持续消费研究的潜力。
二、正念: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一)正念的内涵
正念这个词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同定义,其中一个定义主要源自认知心理取向(Langer和Moldoveanu, 2000),另个定义改编自佛教心理概念(Chiesa, 2013)。目前在科学和临床文献中,对正念进行定义的困难部分在于正念起源的多样性,以及正念的高度多样化的适应性特点,特别是在临床和行为研究(Grossman, 2010)。
正念,作为对可持续消费研究的一个理解,与传统的佛教定义的概念是一致的。它的特点是有意识地关注当下,包括对可感知的精神状态和过程的冷静但开放的意识(Grossman, 2010)。这种特殊的注意力指的是培养对每时每刻可感知经验的无偏见意识的行为,无论是感觉的、情感的、与思想有关的还是想象的,保持与自己的直接经验的接触,让它在没有厌恶或欲望的情绪反应的情况下通过。正念的概念在其传统的佛教观念植根于不同的佛教心理学 (Hyland, 2011),提出培养正念的本质上是与特定意图的出现和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比如善良、同情、慷慨和平静(Grossman,2013)。人们相信正念可以通过系统地训练意识和情绪和非情绪反应的各种练习来增强。这些实践被认为是培育了伦理
价值观的发展,旨在对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世界进行仁慈(Grossman, 2015)。与习惯性的自动反应相比,它们还可以促进对思想、情感和对刺激的反应的更大的意识(Chambers等, 2009)。
(二)正念和可持续消费的研究进展
从SCOPUS數据库中获得的“正念”和“可持续消费”这两个关键术语的文献计量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里,对正念的研究出现了异常增长。在数据库分析所涵盖的时间段内,关于可持续消费的出版物数量增长了5倍,而关于正念的类似出版物从2004年的80篇左右增长到2015年的1450多篇。
随着该领域的发展,研究背景也开始发生变化,使正念研究超越了临床背景,进入了其他的研究领域,比如保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这些研究发现,正念带来的显著好处包括通过正念练习降低压力水平,以及改善个人福祉和其他与健康相关的状况,如减缓焦虑、提升对生活的满意度,甚至可能是生理过程,如免疫功能得到提升(Chambers等,2009)。对自尊、自我接纳以及自我同情心和同理心的积极影响也有的影响 (Birnie等,2010)。
在社会心理背景,一个实证研究表明, 该研究从参与者意图从事健康相关行为与他们的实际行为角度进行研究,注意力可能与缩小消费者行为领域中的 “态度行为之间的差距”有关。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为正念的潜在结果,自我同情与亲社会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Bolz和Singer, 2013)。
上述介绍了正念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一些领域中的研究,但是和可持续消费之间的关系没有太密切。接下去部分阐述正念与可持续消费之间联系的现有著作和正念研究中直接与可持续消费相关的一些发现。
三、正念在可持续消费研究中的应用
很早时候,关于正念是如何可以促进可持续消费的,罗森博格提出了一个具有双重贡献的概念性假设:正念通过提高意识的“潜在的可接近的认知-已成为相对自动化的消费”,念力将允许出现更多的深思熟虑的选择(Rosenberg, 2005)。此外,正念可能会重新灌输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联的感觉,作为一种真实的或协同的非消费主义满足满足满足的需求。试点研究表明对特定的营销和说服技巧来说,个体的正念越强,这些特定的营销和说服技巧会有所减弱Pollock et al. (1998) ,而且专注力的培养很可能在实现个人更大的个人肤质和其他生态可持续生活方式的重要支持因素(Rosenberg, 2005)。Ericson等人(2014)就正念如何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提出了详细的论证。正念可以积极地影响消费者对个人消费习惯的意识,并加强生活中的非物质价值,导致降低消费愿望。
在总结关于正念如何促进消费行为改变的现有概念性讨论时,发现关于正念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的潜力的四个主要方面。
(一)打破常规
人们普遍认为正念练习可以增强意识,使个人观察和改变之前无意识的习惯,或者有时被称为关闭自动驾驶模式。对于可持续消费而言,这有可能减少无意识的、不可持续的消费选择。
(二)一致性
对日常经验自我感知的不注意被发现与态度-行为差距的扩大有关。正念暗示了漫不经心的反面,即对即时日常经验的增强意识,正念可能与态度-行为差距的缩小有关,这有利于更可持续的消费模式(Ericson等,2014)。
(三)非物质价值与幸福感
正念练习可能有助于澄清价值观,增强非物质价值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Ericson等, 2014)。如上所述,现代西方对正念的理解源于佛教心理学,佛教心理学认为人类态度和行为中普遍存在三种不健康的品质:贪婪、妄想和厌恶(Grossman, 2015)。练习正念被认为是一种通过培养开放、慷慨、善良和头脑清醒来抵制这些不健康倾向的方法。另一方面,后一种精神品质被视为现象学上对自我和他人的调查过程所必需的,而这一过程定义了正念(为了能够在面对人类经验的无常时保持一种开放、无条件的姿态)。作为培养慈悲态度的结果,正念可能在实施过程中真正培养出一种幸福感的体现。因此,正念可能不仅提高个人幸福,而且有助于引导内在和社会导向的价值和行为,而不是物质的,享乐的价值。
(四)亲社会行为
最近的证据表明,亲社会行为是冥想练习的结果之一,与上述正念的基本伦理功能一致。尤其是其他导向的冥想技巧(比如仁慈或慈悲冥想)证明可以提升个人同情心和个体亲社会行为。同情心作为亲社会行为的情感来源,反过来又被证明与亲环境意图呈正相关。与此相一致的是,亲社会或利他主义价值观对不同的环境信念和行为有着微弱但持续的积极影响。以及亲社会或利他主义价值观被认是人们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动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正念与仁慈行为的价值观相一致的特点可能从自我和他人推广到我们居住的更大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世界(Grossman, 2015)。
尽管最近出现了将正念与消费主义联系起来的不同理论建议,以及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调查的努力,但正念与可持续消费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未被研究的领域。很多研究中也从上述几种潜在的机制进行出发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探究正念对人们消费模式的影响。
四、结论
总的来说,正念可以作为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个人与正念相关的特征与个人可持续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横断面研究获得的大部分结果显示,在一系列不同的可持续行为中,正念对可持续行为有微弱但是稳定的影响。关于正念最全面的一种潜在作用是它降低物质主义和促进幸福感提升的能力。其他关于正念的影响在于其可能有助于促进亲环境行为和降低态度行为间差距。因此,研究可持续消费的学者可以进一步将正念作为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潜在促进因素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Bolz, M., Singer, T. Compassion: Bridging practice in Science[M]. Max Planck Society, Munich,2013.
[2] Birnie K , Speca M , Carlson L E . Exploring self‐compassion and empathy in the context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J]. Stress & Health, 2010(5).
[3] A R C , A E G , C N B A B . Mindful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9(06).
[4] Chiesa, Alberto. The Difficulty of Defining Mindfulness: Current Thought and Critical Issues[J]. Mindfulness, 2013(3).
[5] Ericson T , Kjonstad B G , Barstad A . Mindfulness and sustainability[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4.
[6] Grossman P . Mindfulness for Psychologists: Paying Kind Attention to the Perceptible[J]. Mindfulness, 2010(02).
[7] Grossman P . Mindfulness: Awareness Informed by an Embodied Ethic[J]. Mindfulness, 2015.
[8] Langer E J , Moldoveanu M . The Construct of Mindfulness[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10(1).
[9] Rosenberg, E.L.,2005. Mindfulness and consumerism, in: Kasser, T., Kanner, A.D. (Eds.), Psychology and consumer culture. The struggle for a good life in a materialistic world.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 Washington, DC,2005.
作者簡介:汪逸惟(1995—),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钱晶(1998—),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