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视角下中英环境新闻报道对比研究

2020-01-06 07:55汤珂
银幕内外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中国英国

摘要:它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运用Stibbe的生态语言学理论,从抹除角度入手,对中英两国主流媒体《新华网》官方英文网站和《泰晤士报》中环境新闻报道进行研究,尝试对比两国分析角度的异同。研究发现,因两国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其报道的角度及背后的生态观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环境新闻报道;抹除;生态哲学观;中国;英国

生态危机、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背景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环境问题也具有本土化的特点。中英两国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国都在各自媒体上发表环境新闻报道。但是他们如何报告环境问题?他们在新闻报道中呈现了什么样的生态视角?这些问题值得讨论。

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都从生态学视角研究问题,但是目前从事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人还不是太多。郑通涛和李国政讨论了语言生态学。21世纪初,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者如范俊军开始对西方生态语言学理论进行介绍和研究。孔江平介绍了最新应用语言生态学研究的发展。黄国文对近年来西方生态语言学的最新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述。如黄国文、陈旸系统回顾了Fill关于语言多样性和语言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黄国文,赵蕊华介绍了生态话语分析的缘起、目标、原则与方法,并提出和谐话语分析的生态观。何伟,魏榕提出“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解释国际生态话语的内涵及研究路向,为研究国际生态话语提供方向。

Arran Stibble在他的“生态语言学、语言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中提到了环境文本的研究方法,如框架、隐喻、评价和评价模式、抹除和突显等。本文将运用抹除的研究方法,比较《新华社》和《泰晤士报》的报道特点,分析报道差异,探索各自生态故事讲述的方式。

作者从《新华网》官方英文网站和《泰晤士报》上分别选取15篇环境新闻报道。“空气污染”、“雾霾”、“水污染”、“气候变化”等关键词在两国官方网站下搜索。在网站下设置了从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月1日的报道日期,作者从中随机分别选择了15条新闻报道。笔者首先仔细阅读三十篇新闻报道,了解每篇报道的内容和大意。然后用标记法对这30份报告中的每一种语言现象进行标记。人工标注计算后,记录每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频率。数字和出现频率将被绘制成表格和图表。作者再对这些表格或图表进行定性分析,并对相关例子进行说明,找出两国之间的异同。

一、从抹除角度对比研究中英环境新闻报道

名物化是将从句的任何成分转换成具有名词或名词短语语言单位的过程。 名物化在新闻报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事件的过程变成名词形式,而不提及时态和情态,甚至不指出事件的参与者。因此名物化可以通过简化原始内容来模糊原有模式,从而重建读者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理解。作者将名物化分为三种类型:参与者抹除;时态抹除;情态抹除。

通过对这三十篇报道的阅读和分析,笔者发现《新华网》和《泰晤士报》统计出的名词化句数分别为61和42。因为篇幅有限,本论文只展示前两类。下表显示三种类型的名词化句子。

(一)参与者抹除

参与者主要可分为六种类型:1)当地政府当局或环境机构;2)受影响的公民或动物;3)环境问题的原因;4)工业企业或其领导者;5)全球人口或他们自己国家或城市的人;6)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名物化的六种参与者抹除

(1)当地政府当局或环境机构

例1 Add to that the continuing efforts by businesses signed up to our voluntary agreement,the Courtauld Commitment,and we are reducing waste across the food chain. Britain is now on track to meet its commitment to hit the UN target to halve food waste by 2030. (The Times 13)

例1中“食物浪费”的参与者是英国民众,记者在整句话中未提及英国民众。相反,记者用被动语态赞扬企业,并强调英国民众所做的努力。记者试图掩盖英国民众浪费食物的真相,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所做的努力上。

例2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hear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Xinhua 2)

例2来自新华社,“曝光”的参与者是中国民众。这项研究表明,中国民众接触细颗粒物PM2.5,心臟发病率和发病率增加最终死亡。在这份报告中,记者隐藏了实际参与者,因为记者担心民众会对细颗粒物PM2.5对他们身体的影响感到恐慌。

(2)受影响的公民或动物

例3 The recommendation comes in a report that calls for a fifth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be taken out of production to help the country to reach its legally binding target of being carbon neutral by 2050. (The Times 15)

“推荐”的参与者是政府气候顾问。原句为政府气候顾问建议一项提案,即航空公司乘客应该缴纳一笔税,以资助英国每年种植1亿棵树,这将有助于实现其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法律约束性目标。记者删除了政府气候顾问,只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

例4 The report outlined three priorities,including promoting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key areas,proactively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conduc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xtensively. (Xinhua 14)

在例4“发展”和“合作”的主题是政府,为了适应气候变化,他们在重点领域发展低碳模式并与其他国家广泛合作。记者在整句话中删除政府组织,只提到“the report”,使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政府作的报道和政府为保护环境所实施的措施上。

(二)时态抹除

本文出现了六种时态的抹除。如图所示:

图2 六种时态的抹除

(1)一般过去式的抹除

例12 Despite a rise in serious incidents last year,an investigation shows a sharp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prosecutions taken by the Environment Agency for river pollution. (The Times 7)

在例12中,從“last year”可以看出,此句为一般过去时,但名词形式的“rise”的使用模糊了时态。因为记者不希望读者注意到去年频频发生的严重事件和水公司造成的河流污染。

例13 The law,which was revised in June 2017,stipulated a “river chief” system at the provincial,city,county and village levels in the country,with leading officials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for addressing water pollution,including resource protection,waterline management,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Xinhua 3)

记者用名词形式“responsibility”模糊此句的一般过去时。记者不希望读者知道真相,试图模糊之前领导干部对于此事的失职。

(2)一般现在式的抹除

例14 Council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bold in their efforts to cut air pollution,which is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early deaths every year. (The Times 1)

被抹除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记者直接强调市政局为减少空气污染所做的努力,却忽视了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后果——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早逝,以保护市政局的声誉和形象。

例15 In Jinzhong,large-scale use of low-quality coal lead to rising density of sulfur dioxide. (Xinhua 1)

在此例中,省略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记者删略工业企业以前使用劣质煤的事实,尽管他们清楚劣质煤的危害,但现在仍然在使用,而且没有停止使用。

(三)情态抹除

情态动词在动作动词之前使用,表示说话人对动作或状态的感知或主观假设。它们的数量不多,但有广泛的用途,主要包括:can (could),may (might),will (would),must,need等。在笔者选取的30份报告中,经过阅读和分析,只有少数情态动词被转化为名词。如下表所示:

(1)“Must”抹除

例24 Some of the organizations that United Utilities features as partners on it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ages have also received money as part of enforcement undertakings with the agency. (The Times 10)

例24出现在一份报告中,该报告支持水公司对污染中国河流的行为提出惩罚,但他们将罚款视为成本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严重的威慑。记者用此来呼吁他们必须为社会做贡献保护环境,而不是捐钱给组织或慈善机构,以换取免诉。

例25 The law,which was revised in June 2017,stipulated a “river chief” system at the provincial,city,county and village levels in the country,with leading officials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for addressing water pollution,including resource protection,waterline management,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Xinhua 7)

例25表示中国现在有超过120万的“河长”,也就是每条水道指定来处理水污染的管理员。法律规定领导干部必须解决水污染,包括资源保护、水线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记者含蓄地表达解决水污染问题的义务,意在保护国家领导干部。

(2)“Should”抹除

例26 Dr Doug Parr,the chief scientist at Greenpeace,claimed that years of drastic cuts to the agencys staff and budget had left the watchdog struggling to carry out its job and that ministers should “re-invigorate”the agency. (The Times 10)

在例26,“监督”指的是那些造成环境破坏的水务公司,并在协商后试图增加自己的出资以避免被起诉。他们破坏环境,污染河流,并不以为耻。记者含蓄地批評相关机构管理不善,玩忽职守。

例27 Wang said the inspection of the enforcement of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law was a major task of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in supervision for this year and vital to win the pollution battle. (Xinhua 7)

在例27中,“任务”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它应该认真检查水污染治理法的执行情况,打赢污染之战。记者之所以把“应该”隐藏起来,是因为“应该”这个词的意思是预期的、要求的,比“任务”的意思更直接。新华社的记者在保护委员会,不想让读者批评委员的失职。

二、结语

中英两国都关注本国环境问题,并提出各项措施改善环境,但由于两国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其报道的角度及背后的生态观也大不相同。英国作为工业革命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化高度发展及发达国家的现状决定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泰晤士报》关心民众的身心状况,也报道不同职业民众的现状,比如学生、护士等。此外,《泰晤士报》敢于揭露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告知读者事件的负责方。因此在本研究中,英国工业、农民、土地管理者和水务公司都受到了指责。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要任务是经济发展,加之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对待环境问题也有本国特色。《新华社》倾向于报道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环境新闻,区域间具有竞争意识。同时也关注法律的强制作用,但是夸大了立法者角色,希望他们能通过立法解决污染问题。此外,《新华社》不敢揭露政府的失职,也符合中国尊重科学和权威的形象。中英两国应坚持“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色发展,引领两国开展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局面,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蕊华,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和谐话语分析——黄国文教授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2017(05).

[2] 郑通涛.语言的相关性原则—《语言生态学初探》之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4).

[3] 李国正.生态汉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4] 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2).

[5] 孔江平,王茂林,等.语言生态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方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6] 黄国文,陈旸.菲尔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 J].鄱阳湖学刊,2016(04).

[7] 黄国文,赵蕊华.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和谐话语分析——黄国文教授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2017(05).

[8] 何伟,魏榕.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生态哲学观建构[J].外语学刊,2018(06).

[9] Stibbe,A.Ecolinguistics:Discourse·Ecology and the Stories We Live By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5.

作者简介:汤珂(1995—),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方向:生态语言学。

猜你喜欢
生态语言学中国英国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污染分析及治理举措
关于生态语言学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开展思考
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习语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官场话语生态的形成过程考察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