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莹莹
摘 要:當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处于发展的有利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经济区的发展能否具有可持续性,产业配套和金融问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简要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制约经济区发展的障碍和问题,最后从产业配套和金融角度出发,提出突破经济区发展瓶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经济区;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突破对策;金融
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以及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1],随着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广西多区域合作的成果逐渐显示出来,但经济区承接的多是层次不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偏低的产业,多数企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大多产业链较短,企业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没有建立起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在金融方面,则面临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风险投资支持不足等问题。近年来,经济区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这些短板则是制约经济区持续有效和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理论综述
产业配套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研究产业配套对于延长产业链,提升区域内的产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和专家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探讨产业配套和金融问题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从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的视角来看,为获取投资回报和进一步降低成本,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发展其产业配套[2]。从不确定性分析入手,对产业配套进行本源性的认识,从而分析我国面临的各种产业配套问题[3]。在承接产业转移问题中,产业配套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可以有效促进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4]。依据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产业集聚,特别是产业配套能力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研究表明,产业配套能力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5]。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湖南省2005—2014年各市州及五大经济区金融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协调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重视金融量的扩张,更要重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这样才能高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6]。
本文以整个北部湾经济区为范围,从宏观角度来看待产业配套和金融问题对于整个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和金融问题的原由,对于经济区整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六市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经济增长趋势较稳,工业增速低位运行
2018年固定资产累计同比增长11.4%,增速高于全区0.6个百分点,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2019年1—10月固资累计同比增长9%。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9 860.94亿元,占全区比重48.45%,同比增长6.8%,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与全区持平。
此外,近年经济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上升,但工业增速低位运行。尤其在2018年,由于经济区中核心四市的工业有一半以上在南宁市,但南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负增长,其他地区的工业增长量无法覆盖这个缺口,因此导致了整体工业下滑和相应的经济波动,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企业数分别占全区的47.4%、46.9%和42.3%。
(二)实际利用外资额下降,产业布局规划不合理
边贸政策调整造成了江山、东兴等多地贸易口贸易量持续性萎缩,钦州和防城港外贸进出口为负增长,其增速分别为-33.2%和-6.1%。虽然经济区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外资项目数量增长,但实际利用外资额下降,2018年新增外资企业个数累计总量135个,同比增长13.45%,实际利用外资额37 281万美元,同比下降35.61%。
此外,由于受到前期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规划的影响,经济区各产业园区的企业绝大部分还是中小型企业,且各产业企业之间聚集度不高,关联度较低,尚未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经济区各市产业分工不合理,规划布局分散,园区内出现产业雷同、重叠现象。
三、经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轻工业发展不够
国内外发展的实践证明,重化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众多中小企业的配套与协作,因此轻加工业是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配套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但由于经济区轻工业增长方式粗放,产业链短,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业仍占较大比重,如粮油、糖、烟草、纸等这些主要的产品主要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也没有大型的良优企业起带动作用,因此经济区轻工业的发展较为缓慢。
(二)产业配套能力弱
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导致链上的相关企业大部分缺失。由于区内产业、工业结构层次低,规模小,农业经济特征明显,工业中食品加工、有色金属等资源型初级产品加工占据主要部分,第三产业则以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缺少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例如,北海作为广西第一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电子产业园区中已引进朗科科技和惠科电子等光电显示、存储类整机生产企业,需要大量的配套零部件产品,但大部分零部件无法在北部湾经济区以及广西获得,需要到广东、湖南、山东、浙江等进行配套,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增加了生产的不确定性。
(三)经济区城市间产业重叠
自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各市便存在着不必要的产业重叠现象,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由于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环境、经济体制相似,经济区中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沿海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定位趋于同向,像旅游业、港口物流、食品加工等都是三市争相发展的重点产业,缺乏地方自身特色,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明显,这个问题还将持续。在规划布局上,一些地方缺乏合理科学的产业集群和配套发展观念,把重心放在数量上,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
(四)金融服务有待提高
金融服务滞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现象仍较为普遍,导致经济区发展后劲不足。北部湾经济区处于相对欠发达地区,社会融资总额和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偏小,由于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企业高度依赖银行贷款,对于银行贷款有强烈的需求。小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最突出,由于难以提供银行所需抵押担保,即缺乏资产抵押物,以及财务信息不对称、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货代、船代公司等小微服务企业融资困难,而中型企业则面临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据估算,银行利率(超5.7%)、担保费2.2%、过桥费3%和各类中间环节费用等占实际融资成本的13.6%。同时,办理时间长,从企业接触银行到获得贷款一般需要3—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且容易错过商机。
四、突破经济区发展瓶颈的对策
(一)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园区
政府部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低污染、低耗能的“生态”园区,首先应完善企业进入经济区的准入机制,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以及影响产业“生态”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限制,严密把控产业项目建设节能环保准入关,减少招商引资盲目性,防止高排放、高耗能的行业增长过快,建立和完善重点产业的资源、能源、环境消耗标准,对落后的产业、技术设立淘汰机制,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引进一批成长型优质企业。
创新北部湾经济区生存机制,淘汰不能促进支柱产业发展、落后的“夕阳”企业,积极扶持和带动区域专业性强的企业发展。通过设立和完善这些机制,使经济区内的企业实现资源合理流动,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经济区“生态”产业的良性循环。
(二)引导扶持企业,构建产业集群
鼓励各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开展园区产业链合作,延长产业链,推动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关联产业,实行产业化招商,大力扶持发展那些含有互补性质的同类企业,支持带动上下游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经济区内食品加工、造纸、能源等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注重引导、启动当地民间资金,通过外“引”内“活”形成关联度高的产业群。
加快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区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培养一批产业层次高、辐射能力强以及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企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北部湾经济区2018年开始实施推进西部海陆新通道,借助其重要节点的优势,防城港市应重点推进支柱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如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粮油食品等产业可以利用防城港市南向通道的便利加快发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实现传统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三)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园区特色的产业
各级政府要深入了解经济区各市的区域特色以及发展条件,以地方的资源优势为基础,整合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强化区域功能分工,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园。关键是要对经济区的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对于重复建设的产业以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工业园区,采取撤离或者合并的方式,尤其是对于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要避免产业雷同,积极引导差异化错位发展。例如,南宁市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高新技术行业和先进制造业,钦州重点发展临海重化工和港口物流等,北海突出电子信息以及滨海旅游等行业,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发挥政府资金示范引导作用,强化金融服务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和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利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集中扶持重大项目的建设,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经济区各市、各重点产业园区的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考核,确保专项资金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多渠道投资、融资平台以及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企业与银行的对接,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方式和金融工具,同时推动民间资本对重大项目的参与和投资。同时,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产业配套发展的“助推器”功能。金融机构除了为企业提供传统的金融服务以外,应积极拓宽服务领域。现如今网上银行、电子汇兑、票据承兑、票据贴现等现代支付结算工具十分方便快捷,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支付结算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金融服务[7]。
综上所述,产业配套和金融问题是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他经济区普遍会出现的问题。研究和处理好产业配套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更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资源优势、港口优势,而解决好金融问题则更加有利于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促进北部湾经济发展保速度和保质量并举。
参考文献:
[1] 黄建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取向[J].广西社会科学,2015,(1):30-35.
[2] 郑江淮,高春亮,张宗庆,刘健.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动因、技术学习与政策导向——以江苏沿江开发区产业配套为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11):29-38+46.
[3] 郑海平.区域产业配套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0):126-128.
[4] 王兴中.产业配套能力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1):9+11.
[5] 許召元,胡翠,来有为.产业配套能力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贡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74-84.
[6] 刘芳,廖凯城,彭耿.湖南省区域金融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7,(3):30-35.
[7] 莫勇凡,何春强,李敏.金融支持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以广西贵港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5,(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