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有种观点认为,审美是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传统美育。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实质是一体两面。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遵循美育特性,弘扬文化精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文化主体和担当意识,使其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传统文化与艺术是美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传统文化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但审美教育的传统缺失却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其基础性课程过于注重美学话语的哲学、文化与艺术性,作为重要内容的教育性却一笔带过,传统文化与艺术被当作纯粹理论例证看待,更遑论传统美育知识的系统性和凝练化。公共艺术课程和专业艺术教育严重脱节,全校范围的公选课程以知识普及和理论讲授为主,而艺术院系的专业课程则以训练技能为主,没有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实践环节的阙如,学生无法参与文化艺术实践活动,难以形成陶冶、浸染与创新的校园氛围,更别说审美化的生活方式。
传统美育需要以系统化的中华文化与艺术知识来构建专门性的课程体系,开展兼具普及、提高与专业性的技能训练,实施多样广泛性和社会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形成充满生机活力、多方协作发展和有序稳步提升的高校美育新格局。
一、增强技艺训练,促进才能提升
任何文化精神都有其表现形式,要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掌握其表现形式,只有从呈现方式入手,才能深入其精神内核,而不会流于表面符号的理解,甚至产生似是而非的错误。根据文化学者的概括,传统文化精神至少有四种存在方式:其一,以语言形式而存在,即我们所说的文化典籍,就是以龟甲、竹简、帛书和纸张等为载体形式的文化作品,有哲学、美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理论等各类文本,这些著作多为个体书写,理论性和思辨性较强,形成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范畴、观念和知识体系,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品格;其二是以图像符号存在的,主要指绘画、书法等艺术类作品,它们是历代优秀艺术家审美、智慧和才能的结晶,是传统艺术迁移和创造的结果,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三即实体模样存在的文化制品,这种文化制品并非自然的,而是人工制造的,包括雕塑、像砖、瓷器、酒樽等传统器物或工艺产品,也有用于生老病死等日常关懷的生活用品,以物质载体显现文化存在;其四,具有构建社会功能的景观物体,如桥梁建筑、城市设计、水利工程等,它们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是人类所依赖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同样拥有传统文化的美学魅力。
对于广义的文化含义而言,一切非自然的人造物,包括改造自然和自身创制的产物,它们都有其自身的灵魂品格,改造方式和创制技能便是进入其内在性的必要途径,舍此则难以甚至无法真正知晓、体悟与领会其内核精神。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存在方式以技能技巧作为其划分依据,意味着必须掌握语言运用、图像描摹、物品制作和景观设计等技艺才能。高校要加强传统美育就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具备技能意识,重视技艺技巧训练。通过学习古代汉语、训诂学和词汇学等课程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在与国外语言的比较中领悟文化差异,辨析并突显传统文化艺术的特性。对于传统艺术而言,要将理论学习、技法讲解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融会贯通,不宜偏废与隔断,发挥多课联动的整体效应,多角度体悟传统美育精神。物品制作和景观设计既要讲究美学原理和精神特质,也要强调其外化形式及其所使用的思路、技巧和策略,最后让学生勤加练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辅以人工智能和新媒介技术,利用模型制作来达到训练效果。
二、构建校园活动,推动美育规划
校园生活是学生在学校的言行总和,既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缩微版的社会生活,学校通过各种因素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人才。教学活动是校园生活的主要内容,但也有课余闲暇时间,成年的高校学生更有自主性和自由化,与社会契合度更高,即将面临真正的社会生活。相较于中学整体性升学压力所带来的空间紧缩,高校更有宽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统筹规划、有效实施,探索和创造具有时代特色、校园风情、专业素养和教育意义的传统美育实践形式,实现课堂与课余、普及与专业、知识和训练、文化与美育相得益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校园生活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锻炼学生素质和涵养自身性情的重要阵地,引领高校学生具备科学的美育观念,提升审美能力,培育道德品格,激发创造想象,心胸宽广、通融识见,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国际化的开阔视野。
当前高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但存在形式主义和娱乐化的倾向,缺乏专业规划和技术指导。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目标与要求模糊不清,其动机常怀学分和评优等功利之心,而非有目的地选择和训练,增强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这些困境和问题,高校在设计校园生活及其实践形式方面要用两条腿走路,自筹自建和邀约合作,双方协调互动迈向康庄大道。高校要汇聚并培育美育名家名师,建立美育工作室,搭建院系合作平台,加强文化与艺术社团等组织建设,挖掘、选拔和培养文艺人才,利用嵌入式实践周、见习实习、寒暑假期和课余生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形式灵活自由,文化工作坊、艺术兴趣小组和表演团体相互配合,注重品牌塑造,真正“美”化校园生活。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长效机制,充分保障实践条件,创造可能性,与周边学校、其他院校、社区组织和行业机构等建立联系,发展美育联盟,利用宣传部门、文艺团体和文化机构的优势特性,形成学校、企业、地方之间的联动机制,共同探索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深入开展高雅艺术、戏曲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高校要利用多种对外交流渠道,邀请国外文化和艺术团体同台献艺,推动和深化国际性合作形式,探索文化艺术育人的新途径。
三、参与产业实践,接轨社会竞争
如果说传统美育的校园生活是请进来的话,那么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到国际化舞台上展示自我就是走出去,即传统文化艺术要走向社会和世界,主动介入时代发展和全球变化的格局。从校园到社会再到世界,在逐步扩大的复杂范围内呈现自我,进行对话与交流,促使自我的调整、发展和强化,其中的逻辑起点就在于校园生活,经过多年的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素养提升,最终在高校达到顶点。传统美育要借助于校园生活完成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的认同,内化为高校学生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自觉主动地呈现出来,在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中从容地去面对各种困难、矛盾和竞争,在充满压力的互动实践中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自我,弘扬新时代美育精神。
首先,高校学生要走向地方图书馆、艺术机构、博物馆和各种非遗组织等文化艺术部门,让丰富的考古文物、文化藏品和艺术遗产成为传统美育的资源,并与优秀文化艺术人才互动交流,共建社会实践项目,制作文化产品,开展艺术创作。积极参加相关机构所举办的现场表演、产业合作和竞赛活动,从中了解传统文艺的历史变迁,汲取内核精华,掌握技能奇巧,触摸时代脉搏,创制实验作品,将其精神价值发扬光大。
其次,高校要组织精干的文艺队伍,大力推进文艺创作活动,尤其是艺术院校更要扶持和创作文艺精品,塑造品牌、发挥效应,实施推广行动计划,深入社会生活,扎根底层民众,书写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艺画卷;新时代要求高校文艺工作者对口帮扶、定点服务,支援贫困地区,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传统美育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也要求高校开放其所属的艺术馆、博物馆和文化陈列室,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并将它们纳入社会公共文化系统。高校学生要利用时机传播民族文化精神,普及传统文艺,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高校要利用各种交流渠道,共建合作平台,主动对接国内外文化产业活动,让学生了解并参与行业竞争。每种文化产业背后都有传统因素的支撑,适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欣赏要求和文化心理。在国际性的文化产业舞台上,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文化的异质性,认同多元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展示和推广自己的文化创意,突出传统文艺的美育性,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效应。
四、结语
传统美育要在高校教育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就必须充分考虑其实践性,并对其组成要素、运行规则和结构体系进行透彻的分析,从技能训练、校园实践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把握,在实践平台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提升,充分挖掘和开发传统文化和艺术遗产,培根铸魂、丰富精神,使其符合高校美育工作和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亚斌.传统美育的国际化教学[J].大众文艺,2017(9):238.
[2]王敏.大众文化视角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现代美育发展研究[J].人文天下,2019(22):72-76.
(作者单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