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烨 张 芸
(无锡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处,江苏 无锡 214031)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江苏作为传统的鱼米之乡,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江苏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460m3,低于全国水平的1/4。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人们无限增长的水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江阴市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创建省市级节水型企业(单位)、灌区、社区、学校以及节水减排项目、八大行业行动等节水型载体为抓手,积极探索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长效机制。同时,通过科学节水、非常规水利用满足经济社会用水增长,形成比较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节水机制。在江阴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10多年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从2014年开始,无锡市政府对各市、区政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考核,江阴市每年均完成无锡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并多次获得良好。
2017年5月,水利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2017年7月,江苏省水利厅印发了《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的通知》,并部署江苏省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江阴市成立了自评估工作组,按照水利部和江苏省相关文件精神,收集整理了大量基础资料,采用实地调研和数学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近3~5年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做法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对照《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试行)》,总结了各项评价内容完成情况;在总结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2018年12月,江阴市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的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
2.1.1 完善节水制度规划体系
江阴市为完善节水制度规划体系,编制了一系列相关规划和方案,包括《江阴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江阴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江阴市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江阴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1—2030)》《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江阴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江阴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规划》《江阴市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江阴市省级水功能区达标整治方案》《江阴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应急备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江阴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江阴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灌溉方案》《江阴市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等,为江阴市水资源和节水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
2.1.2 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a.严格取排水许可管理。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规范取水许可台账档案管理,严格实施取水许可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严格排水许可管理。
b.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对超计划的自备水源取用水户实行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对超计划的自来水用水户累进加价征收水价。加强计划用水户监管,截至2017年,应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城镇非居民用水单位为692家,已纳入计划管理692家,全市计划用水管理比例为100%。
c.强化水资源论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论证各项取水、供用水项目取水规模,将节约用水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论证,科学核定建设项目取用水量。
d.完善水价调节机制。建立分类定价、差别水价、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阶梯式水价、农业水价等水价机制,激励全社会节约用水。
e.提升水资源计量监控能力。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明确分级分类管理目标和要求,健全计量监控设施,2017年实现对全市用水总量的95%以上进行监控。
2.1.3 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a.加强节水“三同时”管理。实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审查、验收制度,验收合格的出具建设项目节水设施验收表,进一步完善节水制度建设。
b.推行用水审计制度。贯彻执行《无锡市工业企业用水审计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用水审计过程严格按照《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SL/Z 549—2012)实施。
c.强化水平衡测试。建立定期水平衡测试制度,测试过程严格按照《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 12452—2008)实施,测试结果依据《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定量考核标准》进行评价验收。截至2017年,江阴市共完成39家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
2.1.4 规范水功能区管理制度
a.完成水功能区确界立牌工作。对批准的水功能区,进行确界立碑工作,统一设计、制作、重新安装已经破损的水功能区标牌。
b.加强水质水量监测。建设为江阴市用水总量控制服务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监测站网、江阴市行政区界断面水量监测站网、地下水超采区和江阴市地下水监督考核监测站网。
c.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将国家、省、市、镇多套信息系统进行资源集中整合,形成了集电子地图、一户一档、取水量实时采集、水位查询、排污口管理、水源地保护、数据统计、报表生成等全方位管理需求于一体的高效水资源管理决策新系统,实现了水位、水量在线监控。
2.2.1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a.加快调整工业结构。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以产业节能环保为发展要求进一步促进节水减排。
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工业园区节水减排,基本实现产业园区废污水零排放。
2.2.2 完善农业生产方式
a.调整优化种植养殖业结构。按照高产、优质、节水、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b.统筹规划现代化农业布局。构建以江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徐霞客)为核心的“一核三块三带十园”网格状布局。
c.推进循环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建设江阴市生态循环农业智能管理平台,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能运行管理平台。
2.3.1 着力强化工业节水
a.加强节水技术改造。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用水工艺,重点改进火力发电、石化、造纸、冶金、纺织等涉水重点工业节水工艺和技术。
b.开展重点用水行业专项整治。以取水量大和水污染严重的行业为重点,大力开展企业节水减排,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截污纳管等工作。
c.大力推进工业废水再生回用工程。全面开展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设施排查工作,全面推行工业集聚区企业废水、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控制度。
2.3.2 大力实施农业节水
a.强化农业节水灌溉。完善农业灌排工程和管理体系,大力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模式。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完善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推广蔬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c.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推进计量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农业用水计量系统接入计量在线监控信息系统网络。
d.实施物联网农业示范节水工程。建立农业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培育控制。
2.3.3 全面推进城镇节水
a.降低输配水损失。2019年江阴市共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新建、改造192.3km,采用区域泄漏普查系统技术和智能定点检漏技术,确定了管网漏损率为8.02%。
b.普及和改进节水器具。江阴市目前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2.3.4 积极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
截至2019年,已创建节水型企业110家(省级60家),节水示范项目41家(省级21家),八大行业节水行动项目8家,省级节水型社区12个,省级节水型小区29个,节水型单位23家,节水型学校28家(省级10家、市级18家),省级节水型灌区7个,节水教育基地4个(省级2个、市级2个)。
2.4.1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a.积极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监控到位、信息共享、应急保障”的标准,全面实施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
b.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已建成占地30亩,日供水量为12万m3的利港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可满足澄西地区12万m3/d的7日应急供水需求。2019年建成绮山湖应急备用水源地工程,可满足向肖山水厂应急供水40万m3/d的7日应急供水需求。
c.实施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综合整治。严格执行小湾、肖山、窑港、西石桥水源地各级保护区规定,实施取水口一级保护区封闭管理。
2.4.2 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
a.深化河长制改革。全力推进河道治理,全面构建河长制工作体系,全面开展“一河一策”河湖治理,全面排查,逐个解决河道存在问题。
b.加快河道环境整治。实施《江阴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建立月度调度制度,重点对全市15条河道(河段)实施整治。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对骨干河道开展了河湖健康状况评估工作,以应对不断提高的生态用水量,确定河道生态用水保证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拟定了《江阴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2019年5月正式印发,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在新建居住区和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2.4.3 强化非常规水源利用
大力推进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对于城乡绿化、环境卫生、观赏性景观、生态湿地等环境用水,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应当使用再生水。拓宽再生水利用渠道,逐步降低过度开发河流和地区的开发利用强度。
a.建设节水教育基地。已创建江阴市芙蓉湖水利风景区节水科普馆、第三实验小学2个省级节水教育基地,及应天河风光带、江南水务基地2个市级节水教育基地。
b.培育节约用水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电子屏、展板等,多渠道、多层次向全社会倡导节约用水的文明生活方式,增强市民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在全市多所学校中广泛开展以“节水全民行动,共建生态家园”等为主题的节水宣传周活动、“节水、惜水、爱水——从我做起”宣誓签名活动、“节水科普讲座进校园”节水教育活动等,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a.创建工业节水示范重点工程。截至2019年,江阴市累计创建110个节水型企业。
b.创建农业节水示范重点工程。已创建了“鹏程农业”“华西九村高效灌溉智能化工程”等节水典型,并全面完成全市36.97万亩耕地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c.创建城镇节水示范重点工程。江阴市创建了“第三实验小学”省级节水型学校和“江阴市行政事业中心”“省级节水型单位”。截至2019年,共创建省、市级节水型学校34个,省级节水型单位26个。
d.创建非常规水源利用重点示范工程。开展了新桥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利用工程、秦望山雨水收集利用项目、滨江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回用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节水效果突出。
e.创建节水教育基地示范项目。建设了以第三实验小学、月城芙蓉湖、应天河、江南水务为载体的4个节水教育基地。
f.创建水资源信息化工程。建成了集防汛防旱决策、水利工程运行、河长制协同办公、农村水利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及政务OA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江阴智慧水利系统,项目成果被列为全国首家“智慧水利信息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于2013年8月正式上线应用,现已成为水利系统各部门现代高效办公的技术支撑。
自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江阴市主动适应国内宏观调控新形势,创新节水理念,丰富载体创建类型,转变节水方式,有效提高了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先后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和“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称号,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4.1.1 实现总量强度双控的水资源管理目标
2013—2017年,江阴市均严格完成了无锡市下达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在全市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微增长,用水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4.1.2 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统筹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各个领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着力构建增长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凸现、绿色发展特征明显、功能区域更加分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转型升级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4.1.3 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节水技术
农业节水方面,积极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特别是低压管灌溉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益;工业节水方面,普遍发展新型工业园区,推广循环用水和串联用水系统,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废污水零排放;城镇节水方面,推进以区域供水、管网改造、节水型器具推广等为重点的城镇节水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4.1.4 全面提升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水平
水资源保护体系基本建成,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尾水再生利用得到有效推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证。
4.1.5 推动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风尚
通过系统开展宣传教育,江阴市宣传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爱水节水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全社会节约保护水资源意识明显增强,“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舆论氛围逐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建设,江阴市节水工作在顶层设计、各行业节水、非常规水源利用、全民参与节水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4.2.1 注重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先行,抓好跟进落实
江阴市各级政府深刻认识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专门编制了相应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形成了完善的规划体系。同时,十分重视规划的推进实施,始终将规划落到实处,并进行了细化。
4.2.2 强化科技支撑,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各行业各领域节水
坚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用水工艺,依托互联网+农业,推广农业地下管道灌溉和智能化灌溉,形成了精准节水和智能节水的特色示范。现有的4个节水教育基地,在地理空间上注重均衡分布,工业节水载体的建设在每个行业均树立了相应的典型,推动了各行业各领域节水。
4.2.3 构建循环用水格局,制定雨水利用规定,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计划
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发展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产业链,建设节水产业园示范区,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工程以及尾水生态处理工程,实现产业园区废污水零排放。同时,大力推进雨水收集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4.2.4 多渠道、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倡导全民参与节水
江阴市多渠道、多层面向全社会倡导节约用水的文明生活方式,增强市民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融合,充分体现了对公众参与节水的重视,形成了在政府引导下相关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公众积极关心节水的良好氛围。
5.1.1 节水型载体覆盖率有待提高
截至2019年,江阴市共创建节水载体238家,其中创建规模以上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及节水示范项目共32家。以用水量计,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到96.0%;以数量计,节水型企业建成率为8.9%,与国家要求的节水型企业建成率应大于等于40%仍有很大差距,节水型企业创建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是提高规模以上节水型企业创建数量。
5.1.2 再生水利用有待强化
目前,江阴市的再生水利用率为12%,离国家要求的15%的指标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努力充分发挥再生水对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1.3 水效领跑者行动有待落实
江阴市还没有企业、公共机构、产品、灌区被评为国家级或省级水效领跑者或节水标杆单位(企业),目前有企业正在申报。用水产品、企业和灌区水效领跑者实施细则有待制定,水效领跑者产品的技术研发、宣传和推广仍需加强,用水产品、高耗水行业、农田灌溉等领域节水技术需不断改进。
5.2.1 继续大力推进计划用水管理
今后应继续加大计划用水执行力度,完善相应下达程序,严格按取水总量进行实时用水监管和考核,按照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并向各镇、街道及时下达任务,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
5.2.2 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和节水标杆企业
要继续深入推进企业节水减排和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重点开展规模以上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创建。通过加强部门联动,鼓励并引导省级节水型企业的建设,把“节水型企业”的建设作为节水型工业建设的排头兵,以点带面的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创建工作。部署并开展节水标杆企业建设工作,发布节水标杆企业和标杆指标,示范、引导其他企业向标杆企业对标达标。
5.2.3 继续推进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
进一步推进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强推进污水处理厂配套再生水利用系统,同时也要注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大力发挥非常规水源对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城乡绿化、环境卫生、观赏性景观、生态湿地等环境用水,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应当使用再生水。拓宽再生水利用渠道,逐步降低过度开发河流和地区的开发利用强度,退减被挤占的生态用水,优化区域环境,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5.2.4 贯彻实施水效领跑者行动及合同节水管理
在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领域需全面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制定水效领跑者指标,定期发布水效“领跑者”目录,发挥示范效应。鼓励水效领跑者产品的技术研发、宣传和推广,给予水效领跑者名誉奖励和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技术与机制创新,推动开展合同节水示范应用,鼓励和培育第三方节水市场,使社会资本参与到新时期的节水控污工作中。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效行为,今后应加大资金投入和补偿力度,完善制度建设和实施节水科技不断创新。
根据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结果,2015年江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水平评价和用水效率均处于良好阶段,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随着近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通过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投入力度和完善节水激励机制等措施,预计2020年目标规划年江阴市用水效率、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将达到规划目标。
江阴市形成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协调发展的模式,有效促进了江阴市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有力推进了江阴市水利现代化进程。不仅可为水资源量相对丰沛的南方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借鉴,也能为全国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