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工学院主办,“黄琳院士从事控制教育60年座谈会”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会议旨在回顾黄琳院士60年科研教育历程,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精神,鼓舞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同时也对控制学科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交流和探索.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院士,亚洲控制协会主席、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郭雷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胡海岩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院士,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唐少强教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秦化淑研究员等50多位同行专家出席了座谈会,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系统与控制专业多位教师和黄琳院士部分已毕业学生也莅临会场.座谈会由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副系主任杨莹教授主持.
研讨会伊始,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代表北京大学师生向黄琳院士致敬,并在致辞中称黄老为“北京大学控制学科和一般力学博士学科点的创建者,中国控制学界的拓荒者和杰出的学术带头人,爱国主义者,大半北大校史的见证人”.他表示,黄老学术造诣深厚,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前瞻性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育人不倦、桃李天下,真正符合总书记对人民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的要求.
接着北大工学院院长段慧玲致辞,她回顾了黄琳院士的主要成就以及在北大力学发展、控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大贡献.黄琳院士在工学院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建议和大力支持,为北大力学及工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德高望重、平易近人.
全程负责黄琳院士“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的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王金枝教授在会上作了“黄琳院士从事控制教育60年历程回顾”报告.她从求学时代奠定坚实基础、工作初期的黄金岁月、陕西汉中十年、改革开放后教学和科研活动和老骥伏枥、老有所为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介绍了黄琳院士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上的贡献.黄琳院士一生热爱教育、兢兢业业,对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我国的控制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2013年,黄琳院士荣获了北京大学第三届蔡元培奖.同年因在控制科学上的贡献被选为国际自控联会士(IFAC Fellow).
随后,黄琳院士亲自作了一场题为“控制--技术科学之路”的精彩报告,主题围绕技术科学思想及其发展展开,以“从哥廷根到帕沙迪拉”为引,阐述了包括冯·卡门、钱学森在内诸多大家的技术科学思想,并论述了技术科学与基础科学之间的对比与关系:技术科学的特点在于务实思维,以“用”为目的,以实际存在的事物为对象,从实际出发、研究实际有用的问题;同时,技术科学与基础科学各自有发展空间的同时,应互相沟通促进发展.他还结合控制科学的发展谈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报告最后,黄琳院士向教育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怎样培养出研究技术科学所要求的思维与习惯?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一次富有启迪性、有指引作用的报告.
在认真听取和学习了两个报告后,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发言.郭雷、胡海岩、陈杰、管晓宏四位院士率先发言,一致肯定黄先生的科学成就和严谨治学,孜孜以求、唯真求实、矢志创新的科学精神,并从自身成长不同角度谈到黄先生对他们的影响.与黄先生相识共事已近60年的秦化淑教授,黄先生早年的学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毛剑琴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孙常胜教授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霍伟教授从朋友、同事和学生等角度亲切地回忆了与黄先生共事和学习的情景,表示黄先生是有思想,有理论,有情义,敢说话,能创新的良师益友.
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张纪峰研究员,清华大学梅生伟教授,清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周东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关新平教授,东北大学张化光教授,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谭民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邹云教授,中南大学王雅琳教授,清华大学赵千川教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胡军研究员等先后发言.各位参会者都从自己成长的经历和教学科研中,畅谈了黄先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他们纷纷表示,黄老师身上体现的唯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黄先生对中国控制事业的重要贡献始终激励他们努力前行,并向黄先生送出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
座谈会上,清华大学梅生伟教授专程带来经塔尔寺活佛点化过的哈达敬献给了黄琳先生.
会议最后,黄琳先生对大家的到来深表谢意,表示自己能做出一点成绩源于北大数力系学术包容的环境,并以王肇明老师为了支持他研究最优控制,特别托家人从苏联买来庞特里亚金的原著送给他,使他成为当时国内极少数能看到这一开山之作的几个人为例.他对当时力学界并不认可控制是力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下,北大一般力学教研室所提供的包容环境深表谢意且终生难忘.而他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只是做到信守一生“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