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生产、取暖、医疗等能源供应,同时及时解决供暖方面问题,确保了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国煤电油气供应总体充足。全国大部分煤炭、炼油企业已基本复工复产,电力、油气开采企业保持连续生产作业,铁路运输企业优先运输煤炭等重点物资,煤电油气供应总体充足。
发布会透露,截至2月20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可用27d,秦皇岛港存煤535 万t,都处于较高水平。2 月上中旬,全国日均发用电量143 亿kWh,最大负荷约6.9 亿kW,发电装机充足,电煤供应稳定,完全能够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要。
据介绍,国家能源局成立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全国能源保供期间的协调和调度,同时建立了能源保障、能源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问题协调3个工作机制,通过这3 个机制及时分析研判煤电油气等各个领域的供应能力、需求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此外,还通过分领域细化保供、压实保供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等措施全力做好能源稳定供应。
另外,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天然气、电力、煤炭等各类能源的联保联供,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供电、供气、供热企业不能因为居民暂时欠缴电费、气费、取暖费而发生断供情况,影响居民生活。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常又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以下简称“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开放式基金。
ETF 属于开放式基金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结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投资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同时又可以像封闭式基金一样在二级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ETF 份额,不过申购赎回必须以一篮子股票换取基金份额或者以基金份额换回一篮子股票。
3 月2 日,国内首只钢铁ETF 和煤炭ETF 正式上市,此次上市的钢铁ETF 和煤炭ETF 均由国泰基金管理,追踪的指数分别是中证钢铁和中证煤炭,2月24 日基金份额总额分别为4.35 亿份和3.93 亿份,基金份额净值分别为1.0039 元和1.0044元。
从市场来看,目前钢企普遍达产率不足,大多维持在70%~80%的水平,2月中旬,重点统计企业钢材库存量为2134.15万t,比上一旬增加282.68万t,增幅为15.27%,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达1.19亿t,处于同期较高水平。
国信证券指出,当前钢铁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在疫情扰动短期需求节奏,稳增长政策的加码有望带动中长期钢材消费的背景下,板块估值修复可期。龙头企业存在错杀反弹机会,同时,待疫情影响弱化后,需求有望迎来上行期,需求启动后的资产价格修复将带来板块投资机会。
在煤炭方面,招商证券分析指出,从本次疫情来看,对煤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量而非价格,且上市煤企多为国企,保供任务下生产经营安排的调整相对较小,综合来看,基本面的影响较弱。此外,目前该行业整体未回到疫情冲击前的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滞涨。
有公募基金人士指出,目前ETF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公司正在积极布局行业、策略等细分领域ETF,如白酒ETF、商品期货ETF、钢铁ETF 和煤炭ETF 等。然而,细分指数受众面较窄,影响力较弱,且ETF 运营成本较高,一般产品规模在10 亿元以上才能基本对冲掉成本。对中小型公司具有一定压力,大公司在资源禀赋、经验上更丰富,也有机会做得更好。
日前,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发布《关于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劳动密集型行业领域的协会商会,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就业情况和用工困难,协调落实救助和纾困政策,缓解因疫情影响导致的用工紧张和就业困难。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和基础原材料等行业领域的协会商会要倡导会员企业稳定供应和价格,防止集中复工复产带来的区域性、时段性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
《通知》提出,精准施策全力救助受困企业。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机制,及时梳理形成行业内受疫情影响严重、濒临破产倒闭的民营中小企业名单,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根据不同受损程度,协助政府开展精准扶持,特别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专项帮扶。协调国有物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对较困难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实行房租减免。商业地产、物业服务等领域行业协会商会要倡导会员企业减免经营困难的中小商户租金。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营中小企业和武汉等地区企业会员,减半或免收2020年度会费。
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发布2023 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在2023年列入测算的33个省(市、区)中,山西、甘肃、宁夏3省(区)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为红灯。
《通知》指出,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分为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资源约束指标、煤电建设经济性预警指标。
其中,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是约束性指标,体现了当地煤电装机、电力供应的冗余情况;资源约束指标是约束性指标,反映了在当地规划建设煤电项目的可行性;煤电建设经济性预警指标是建议性指标,体现了建设省内自用煤电项目的经济性,为规划建设煤电项目提供决策参考。
《通知》明确,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基于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系统备用率,分为红色、橙色、绿色3 个等级。煤电装机明显冗余、系统备用率过高的为红色预警;煤电装机较为充裕、系统备用率偏高的为橙色预警;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或有缺口的、系统备用率适当或者偏低的为绿色。
资源约束指标基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资源、煤炭消费总量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约束情况,分为红色、绿色2个等级。对于《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确定的重点区域,资源约束指标为红色预警;其余为绿色。
煤电建设经济性预警指标基于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投运省内自用煤电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报率,分为红色、橙色、绿色3 个等级。投资回报率低于当期中长期国债利率的为红色预警;投资回报率在当期中长期国债利率至一般项目收益率(电力项目通常为8%)之间的为橙色预警;投资回报率高于一般项目收益率的为绿色。
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有利条件。
陕北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包括换流站和输电线路两部分,新建陕北和武汉两座换流站,新增变电容量1600 万kVA,线路全长1128.90km,途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4 省,全线采用单回路双极架设。工程总投资185 亿元,输电线路在陕西省境内
日前,陕北至湖北±800kV高压直流工程开工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普宇工业园陕北换流站现场举行,该工程的开工标志着将打通“北电南送”的“高速路”。该工程建成后将满足湖北电网负荷增长需求,实现陕北煤电基地和风电、光伏电能直供中部地区负荷中心,为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能源资224.12km,山西省境内184.76km,河南省境内578.32km,湖北省境内141.70km。线路在陕西段途经府谷县、神木市、佳县、米脂县、绥德县、清涧县等6个县市。该工程于2019年1月份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2021年建成投运。
据了解,该工程是支持陕北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陕北地区煤炭及风电、光伏资源利用,挖掘世界七大煤田之首的神府东胜煤田——神府大型煤电基地资源转换大规模输出外送能源的能力,满足湖北电网近远期负荷增长需求,拉动内需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布局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北至湖北±800kV 高压直流工程设计输送电量为400亿kWh/a,相当于替代受端原煤1800万t,减排烟尘1.42万t、二氧化硫9万t、氮氧化物9.4万t、二氧化碳2960 万t,对有效促进大气环境改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陕西省发改委发布的《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显示,该工程配套电源装机容量超过1400万kW,其中,火电电源800 万kW,新能源电源600 万kW。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陕西省GDP 约150 亿元,直接拉动电源相关投资超过700 亿元,可拉动陕西省GDP 增长0.5个百分点,助推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升级。
该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湖北省一次能源相对匮乏,“十四五”期间最大电力缺额预计将超过1500万kW,能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湖北省以武汉为中心区域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远期逐步增大的电力缺口只能依靠接受省外电力予以解决,该工程的建成既弥补了能源资源不足的问题,又缓解华中地区人口稠密带来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还直接间接增加产业投资、拉动内需和人员就业岗位。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煤电油气重点供应,保障居民用能需求工作情况。会上,国家发改委运行局二级巡视员唐社民介绍,国家发改委迅速组织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电力保障机制,明确了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用户欠费不停电,加强24小时的供电服务运营管理,提高需求响应的速度和质量,有力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可靠。他介绍,现在湖北的存煤一共493万t,统调电厂平均可使用的存煤天数是54d,是近年来的高位;成品油库存是51.3万t,其中武汉市成品油库存10.5万t。另外武汉周边储罐的储气是充足的,武汉市和整个湖北省用煤需求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作为能源供应保障的重中之重,指导有关企业加强资源落实和运行调度,确保武汉及湖北有序稳定供应。
会上,唐社民还介绍了东北能源保障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前做工作,安排东北三省做好冬煤夏储工作,组织主要的供电厂跟煤矿签订了有量也有价的中长期供应合同,在这个供暖季来临之前,各个电厂和储煤基地基本都存满了煤炭;进入供暖期之后,主要是加强了相关地区煤矿的生产组织,保证了对东北的稳定供应,每天调度各个供暖电厂的供煤耗煤存煤,各大煤矿的产量、销量一旦出现问题,就马上协调解决。同时,为了保证东北地区的供暖需要,春节期间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主力大矿基本都没有放假,煤矿工人克服严寒天气,保持了煤炭生产供应的持续和稳定。2 月22 号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统调电厂煤炭库存1051万t,可用15d,也可以有效保障发电及供暖用煤需要。
调度信息显示,山西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复工复产的产能规模已达全省煤矿的70%以上。2 月22日,山西煤监局召开紧急视频会议,要求全体监察员立即行动起来,打一场煤矿安全生产的保卫战和持久战,在疫情胶着对垒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迅速组织有针对性的现场监察,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惩处,防范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向应急管理部、国家煤矿安监局、山西省委省政府和全省煤矿职工交出合格的答卷。
会议传达了国家煤矿安监局主要领导批示精神,通报了近期省外两起事故情况,全面分析了疫情期间以及疫情后期的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会议认为,当前山西煤矿复工复产率已经很高,在疫情的影响下,人员不到位、精力不到位,既要防疫情、又要抓生产、又要防事故,容易顾此失彼发生事故;根据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疫情后期和疫情解除后,煤矿生产安全将进入一个事故易发期、高发期,全省安全生产形势将更加严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三大”攻坚战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
会议指出,煤监机构在关键时期决不能掉链子,抓好煤矿安全生产、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是检验每个监察员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严峻考验面前,不能等待、不靠运气,必须从思想上、认识上有充分的准备,必须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必须以超常规的状态、超常规的作风、超常规的举措,强力抓好煤矿安全国家监察。要履职尽责、严格执法,从制定计划、检查方案、监察组织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管用、有效,查一个煤矿就解决一个煤矿的问题,罚一次就罚他个痛彻心扉,杀一个就要杀一儆百。
会议要求,从即日起,省局专业处室和各监察分局(站)除继续开展远程监察外,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迅速组织有针对性的现场监察。为了促进责任落实,提高工作效能,省局将大力推行监察员监察执法量化考核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文书预审和法制审核、监察执法力量的优化配置等制度;加大对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重大行政处罚公开裁定制度的检查考核力度。
日前,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分类处置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严格执行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3 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即到2021 年底,全省煤矿数量严格控制在200个以内,单个煤炭企业所有煤矿的总产能不低于300万t/a,全省煤炭企业户数控制在20~30 户之间,单井规模不得低于30万t/a。
根据《通知》,到2021 年,云南省煤矿产能控制在1.15 亿t 以内,其中:曲靖煤矿产能控制在5000万t以内,昭通煤矿产能控制在2500万t以内,红河煤矿产能控制在2500 万t 以内,昆明煤矿产能控制在300万t以内,楚雄煤矿产能控制在270万t以内,普洱煤矿产能控制在120 万t 以内,文山煤矿产能控制在150 万t 以内,大理煤矿产能控制在240 万t以内,丽江煤矿产能控制在400万t以内。
云南省第1 批拟保留煤矿合计118 处,涉及产能6700 万t/a,其中:生产煤矿有49 处,涉及产能2655 万t/a;要建设煤矿69 处,涉及建设产能4045 万t/a。另外,长期停产停建的“僵尸企业”2020 年12 月底前关闭退出;所有30 万t/a 以下煤矿在2021 年9 月底前关闭退出;30 万t/a 以下升级改造至30 万t/a 以上煤矿,在2020 年12 月底前,未办理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审批、安全设计审批、环评等手续的,在2021 年6 月底前关闭退出;玉溪、保山、临沧所有煤矿在2021 年9 月底前完成整体关闭退出。各地上报的第1 批关闭退出煤矿共计52 处。
《通知》强调,鼓励实施产能置换,鼓励各地以州市或县区为单位组织企业集中交易退出产能指标,退出产能指标折算比例可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提高20%。加强财政资金支持,2020 年前关闭退出的30 万t/a 以下煤矿,符合条件的,使用专项奖补奖金,2020 年以后关闭退出的煤矿,将不再享受中央及省级财政奖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