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述强
两千多年来,这是无数场雨中的一场。一场极为普通的雨。普通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一个寻访者来说,有雨,总比没有雨,让人记忆深刻。在乌雷的大海边,在伏波庙前,我被雨水打湿了,对于这场雨,我并没有躲躲藏藏,而是有意让它淋一下。想起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黄庭坚去看浯溪大唐中兴碑的情景。“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那天的浯溪下了一场大雨,看模样,他们也没有躲藏,而是默默地伫立在雨中,“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我那天来看乌雷伏波庙,也有钦州文士三人同行。
在走进伏波庙之前,我先到海边走一走,看看雾雨中的红树林和大海,有渔人戴着雨笠从海中向岸上走来。然后我从稍远处回观伏波庙,从侧面看,从正面看,感受它的磅礴与雄浑。
到钦州看伏波庙,可以说之前我没有做过什么功课,因为自认为对马援将军、对伏波庙已有一定的认识。也曾拜谒过一些伏波祠庙。知道整个珠江流域大大小小的伏波庙恐怕有数百个。但是到了海边的这座很特别的伏波庙,我的内心仍然为之一震。首先让我震动的是这座庙宇居然跟大海离得那么近,从庙门到海堤居然就是二十五米,如此近切!近得可以随时向大海面授机宜,随时沟通信息,息息相依。可以与大海同喝几盅。笑谈沧浪云烟,在海水的摇撼声中微微沉醉。这庙,在千百年与大海风浪的交流中,仿佛成了大海在岸上的代言人,传递着大海的神秘、豐富、浩瀚与壮丽。伏波这个词,可能有更深的含义,比如,万里之波涛皆可伏之。从字面上看,亦可理解为伏在波涛之上,这座庙离大海如此近切,并且的确是伏在苍茫浩瀚的大海之波上。伏波庙为什么都在江河湖海之滨,我有点弄明白了。这是人为,还是天意?这大庙距海如此之近,并且不是在海岛上,在世界上恐怕也是非常罕见的。让我更为震动的是,这个庙的名字叫乌雷伏波庙。是乌雷这个词语给我的震动。这样的词语是有力量的。尽管我并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来历。我感到这个词语本身,它的内部,蕴含着电光火石、涛声雷鸣,蕴含着一场旷古的雨,潜伏着一股神秘隐忍的气息。一个词语有可能蕴藏着一个博大的世界,里面的风景山重水复,尤其是像乌雷这样的词语,我不敢对它掉以轻心。刚刚到乌雷时下着小雨,正当我准备走进伏波庙的时候。雨越下越大。于是,在乌雷伏波庙我经历了一场大雨。没有雷声。并不是所有的雨都需要有雷声。同样道理,并不是所有的雷都需要伴着雨滴。况且,有些雷声是听不到的,有些雨,是无形的。没有声音的雷有时候更加震动心灵。海雨天风,与我一起拜谒了将军。情动于中,当下吟成一首:“天风海雨拜将军,千载乌雷有余情。庙祀英雄国魂在,轻敲神鼓振我心。”
当年马援一路南下,除了平叛,还做了大量好事,“以利其民”。比如,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治理郡县、修缮城郭、申明旧制、完善律法等。亲民近民安民是他一向的禀性。他眉目如画,相好光明。喜欢讲故事,公卿布衣老幼皆乐与之交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历代到伏波庙礼拜的,什么人都有。可以被视为是这种亲和力的延续。士农工商、军人、政治家、渔人、高僧,大家都可以走入伏波庙,缅怀将军的勋绩。什么人都可以接近伏波将军。什么人都可以得到他的恩泽和护佑。西汉之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钦州乌雷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和始发港。中原的瓷器、丝绸,“黄金杂缯”,通过这里去交趾,下南洋,出西洋。印度、阿拉伯以及东南亚诸国的使节、商人,也是通过这里进入中国的合浦郡,再到中原。航运技术未发达时,船只只能缘海而行。乌雷洲之所以有伏波庙,就是因为马援征讨交趾时曾在此驻军休整两个月。他从合浦出海西行,缘海刊道千余里。乌雷处于中间位置,素有华夷天险之称。马援在此修战船、练兵,从这里出发前往交趾,一举剿灭征侧征贰及其余党。他在大汉边界立起铜柱,上书:“铜柱折,交趾灭”,这是极具震慑力量的语言。从此,峤南岭表获得数百年安宁。“自此后骆越传马将军故事。”这就是《后汉书·马援列传》说的“南靖骆越”。
英雄人物多有悲剧色彩,马援也不例外。古人说的豪杰多“数奇”。就拿马援来说吧,他人生际遇奇,语奇,功勋奇,命运奇。单说语奇,他的一些话,“穷且益坚,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常恐不得死国事”,早已遍布寰中,成为许多有志者的座右铭和精神动力。就连他所说的“画虎不成反类狗”也精妙无比。奇语妙论,彰显他的大智慧。另外,他知人、识人,对形势的判断有相当准确的预见性。但是他似乎预见不了自己的命运。南靖骆越之后,他被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建武二十五年(49年),病逝在壶头讨贼军中,旋即被诬,追收新息侯印绶,不得归葬旧茔。妻子草索相连到朝廷请罪鸣冤。旷世英雄,身后受辱如此。令人叹惋!只能说明,他在前线精忠报国,后方皇帝身边的宵小,沆瀣一气,已经用谗言为他准备了天罗地网,谅他插翅也难飞。天地间是否有一条“悲剧英雄律”?将悲剧与英雄形影相随。然后悲剧的力量为这个历史人物增添了更加神奇的光辉。古人所谓的靳于前而丰于后,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想到这里,一直以来,为他鸣不平的心理,居然获得一点点慰藉。马援去世三十年之后,也即是他蒙冤受屈三十年之后,获得平反昭雪。汉章帝下诏封其为忠成侯。所在皆立祠庙。乌雷作为马援足迹所至的地方,南征途中重要的驻军基地,自然也被列为建伏波庙的首选之地。所以,乌雷伏波庙应该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伏波庙的建立,对乌雷这个交通枢纽、华夷天险,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以至于后来这里建县建州,我想,乌雷伏波庙都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砝码。乌雷作为州郡有一百年之久,在唐代达到一个繁盛的顶峰。后来因为航海技术的发达,人们可以直接往深海航行,这里作为中转站的作用被弱化。另一方面也因为唐代爆发安史之乱,中原板荡,人民流离,中央政权削弱,边疆军阀割据争雄,途经乌雷的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一度萧索。乌雷也就日渐衰落。但是这座伏波庙却是根深蒂固地保留在这片土地上,伫立在惊涛骇浪的乌雷大海之滨。尽管庙址迁徙了数次。先是在乌雷岭上,后来一场飓风改变了这一状况。庙被风雨摧垮了,乌雷庙的香炉被刮得腾空而起,也不知飘向何方何处。等到雨停了,风止了,人们发现香炉完整无缺地落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于是当地人顺应天意就在现在这个位置建庙。明清时代的伏波庙经历了无数次的翻修、修葺。边境多事之秋,伏波庙对凝聚力量、唤起同仇敌忾、促进边疆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地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当初香炉飞到此处,商议建庙之时,人们正为不知到何处寻找优质木料雕塑神像而发愁,浩荡苍茫的大海之上,突然漂来了一根巨大的樟木。惊喜万分的人们马上打捞起来,晒干之后,恰好足够雕塑了四十四尊神像。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传说也映现了人们的某种心理。1959年,伏波庙又被夷为平地。听说当年庙里的四十四尊神像都被扔进大海,神像漂浮在这一带的海面上,浮浮沉沉,久久不愿离去。人的行为,有时候比起一场狂风暴雨,有过之而无不及。到了1983年,人们又在那片空地上,建起了一个不足两米高、不到两平方米的小庙,依然祭祀伏波将军。尽管很简陋,上雨旁风,但是人们对伏波将军的信仰始终没有泯灭。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又开始重修和扩建伏波庙。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规模。有了三进五间的格局。建筑面积近六百平方米,占地面积一千六百二十五平方米。几十尊新塑的神像栩栩如生。铜钟和乌雷神鼓,都不缺乏。就连古老的掷杯珓起卦测命运这样的活动也恢复了。
同行的朋友在掷杯珓,而我在沉思。
因为是下雨天,庙里光线不是太好。幽暗的光中,若隐若现的神像的面孔,似乎在提醒着我,历史并没有真的过去。一回眸,两千多年前的那些真实的人,仿佛就在眼前。只不过他们戴上了神的面具。那些属于人类的善和恶,美与丑,猜测与信任,阴暗与光明……都没有走远。俄顷风雨至,骇浪滔天,都一如往昔。
我在乌雷伏波庙廊柱下徘徊,体会到一种特别的宁静。听檐雨滴答,细思了自己与伏波庙的因缘。
很多年之前,在环江朋友的引领下,我们一行数人登上了东兴镇中洲河畔的一座高高的岭,目的就是为了去看一块远近闻名的马援碑。上岭的路早已荆棘丛生。当地一个农民兄弟拿着一把柴刀,为我们开出了一条上岭的路。登岭到一半的时候,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色的云,仿佛一条腾空的龙。我们都感到很惊讶。这个记忆非常深刻。后来我们到了岭顶,找到几块大石头,其中一块最高的石头上面刻有几个阳刻大字“汉马伏波寓此”,没有落款,也不知是何代何人所书。旷野之中,看到古人留下的摩崖石刻,我们又激动又振奋,纷纷站在马援碑前留影。那时我就知道,马援南征的线路中,并没有经过河池环江,但是为什么遥远的环江、中洲河畔、东兴岭上会有一块马援碑?这说明马援的影响力已经遍布了南方的山山岭岭。马援是在征“五溪蛮”时去世的,实现了他“死于国事”的夙愿。桂西北环江旧时亦为令统治阶级头痛的“蛮地”,“诸蛮作乱”之事时有发生。历史上的区希范反宋起义就是爆发于此。统治阶级极有可能是想借助马援的名号来震慑这一带山川,汉马伏波寓此,列位休要乱动!让正气驰声。久而久之,马援的精神已经融入山川,成为山川之正气、林壑之清音。环江不仅有伏波碑,还有诸葛堡这样的地名,也是借用诸葛亮的威名,来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伏波庙再次触动我是跟明代王阳明有关。王阳明当年做两广总督的时候,舟次郁江乌蛮滩,是一个夜晚,他那时已病体缠绵。当他听说滩上有马伏波将军的祠庙,他旋即弃舟登岸,拜谒伏波庙。很奇妙的是,他发现庙里面的景象,很像他四十年前的一个梦。那一年,他十五岁,游历居庸三关,考察山川大势,夜里梦见自己去拜谒伏波庙,并在梦中得诗一首:“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他这次在横县伏波庙的亲身经历,加深了他对人生宿命的理解。他动情地写下了《谒伏波庙二首》:“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须同时雨师。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救疮痍。从来胜算归廊庙,耻说兵戈定四夷。”“楼船金鼓宿乌蛮,鱼丽群舟夜上滩。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他到广西来,是为了处理广西棘手的问题。时主明英宗只能倚重于他。他用奇策安定局面,粤西顿时平静。然后,他开创书院,讲授心学,教化一方,弦歌不辍。跟马援相似,他也建立了奇勋,不世之功,不但没有得到封赏,还遭遇不明之谤数十年。之前平定宁王之功,获封新建伯,卒后,被桂萼参上一本,新建伯被革。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难怪拜谒伏波庙的王阳明心有戚戚焉。
他们在边疆汗马建功,而小人在皇帝的身边,谗言不断。幸好他们内心都有光明,不畏壬人。“此心光明,亦复何求?”而且他们两个都是在旷野中去世的,都不是在自己的家里,妻子儿女围成一圈。王阳明在青龙浦,而马援在壶头。王阳明与马伏波的因缘对我有很深的吸引力。几年前,我终于带着我的儿子到横县乌蛮滩拜谒伏波庙,那是一座古老的祠庙。建筑很有气势,远看尤其震撼,号称是珠江流域建庙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一座伏波廟。也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大殿上的瓦片上没有落过一片树叶,尽管庙周围古树参天。那天在伏波庙里卖香纸的一个中年女子告诉我一件事,她说有一年,一个什么节,很多蜜蜂,密密麻麻地飞到大殿前的天井,把整个天空都挡住了,天突然黑了下来。蜜蜂盘旋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散去。它们好像也来朝拜伏波将军。我还看到一些碑记,都是有些年代的。庙宇庄严,古色古香。墙壁上还有一些壁画、诗句。有一幅壁画画着一个老渔翁,旁边题写一句诗:“江湖满地一渔翁。”我知道这是杜甫的诗句。在伏波庙发现杜甫的诗句,我是有点惊讶的。这似乎寓示着他们之间可能也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作为内心正大光明的中国文化“托命”之人,杜甫不可能不关注像马援这样的前代英雄。后来我果然在杜甫的诗歌中发现不少跟马援有关的信息,这就说明马援在杜甫的心目中是有重要地位的。比如他给朋友寄赠的诗中有云:“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他在为李白鸣不平的诗中说:“稻粮求未足,薏苡谤何频!”“薏苡”用的马援的典故,南方薏苡实大,在炎蒸之地,服之可以轻身少欲、减少疾病。马援从交趾归来,运了一车薏苡作为种子,但朝堂那些诬客们都说他运回一车明珠翠羽。李白当时受到冤屈没有人为他伸张正义,没有敢于直言的人,没有人讲一句良心话、公道话!这跟当年马援所面临的处境是一样的。还有“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南海铜柱,用的也是马援的典故。杜甫的诗中,“铜柱”共出现了六次,可见,这是他放不下的事物。因为它涉及国家的安全。“东走穷归鹤,南飞尽跕鸢”出自杜甫生平最长的一首两百行长诗《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马援说过:“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熏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跕鸢,言瘴气之盛,虽鸢鸟亦难以飞越而堕落。后引以为典,多喻指艰难与险阻。可见马援的南方故事早就深入杜甫的骨髓之中,浸润了他的灵魂,随时都可能用诗句呈现出来。马援在边疆建功立业,维护边境安宁、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得到大诗人的高度认可。我到过湖北襄阳的古隆中,石牌坊上面的对联,大多是杜甫对诸葛亮评价的诗句。一个大诗人的境界必然是很高的,他对重要历史人物(也包括和他同时代的人物)的评价无疑是站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高度。尤其是对民族的一些灵魂人物的评价,一般人可以回避,但大诗人无法回避。他的笔端必须触摸这些伟大的灵魂,给予一个准确的评述。而后人也是因为他们的评述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理解。所以杜甫的笔下,有马援,有诸葛孔明,有严武,有李白,有元结,有张九龄,当然也有其他的许多历史人物。这些人物也一直在他的精神谱系里成为标识或者坐标,帮助他构建思想的大厦。他的文学殿堂的大厦是需要有一些柱子的,需要有一些石础。石础上需要刻一些莲花。后来在我的经历中又接触了几个跟马援有关的祠庙,比如桂林灵渠边上的四贤祠,邕宁蒲庙的五圣宫,都祀奉有马援的神像,只不过没有单列。
在南方,伏波庙的修建、重建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有关。他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在思想和情感上高度认同伏波将军的献身精神。他们认为打了胜仗,成就一番伟业,是与冥冥之中获得伏波将军英灵之助有关。我知道的有抗法英雄冯子材,镇南关大捷之后,他出资在钦州横山扩建伏波庙。苏元春,把伏波庙从越南境内的六林村迁回到东兴罗浮垌。
也许我们可以读懂历史,读懂人心,但我们仍然读不懂那场雨,那许许多多突然来临、又突然走失的雨,那潜藏在乌雷这个词语深处的两千年的雨。我们敬畏历史,更应该敬畏天地和大自然。
慢慢地,在乌雷的那一场雨中,我看到了马援的两种形象。
一是作为真实的人的形象。《古文观止》中的《诫兄子书》,曾经出现在民国时的小学课本中。《后汉书》中的《马援列传》。杜甫诗中的形象和线索。刘禹锡、王由礼、唐愈贤、金虞、黄道周、曹雪芹等都写有赞叹马援的诗篇。在这些诗文中,我读出了作为人和圣贤的马援形象:亲和而智慧。二是作为神的形象。在遍布江河湖海的祠庙之中,他沉默、宁静、深邃、神秘、不可知。这些祠庙或簇新或斑驳,都香烟袅袅,牵系风雷雾雨。
当然,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他从历史走到大地,又从大地走到天空,走到许多历史人物的梦境,也走到普通百姓的愿望里。他进入雷电虹霓之中,站在云端海浪之上,佑护一方平安吉祥。与天地同在,共三光而永光。可见,一种高贵的精神,永远照耀着人类精神的领空。
一个真实的生命,他的形象牵系着如此众多的大地上的事物,并且让这些事物如此庄严并具有神性。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奇迹!
青龙偃月刀守护的阅读
世界读书日的第二天,我来到鹿寨县中渡古镇,参加了一场在武圣宫举行的阅读会。这是一场公开而又隐秘的阅读会。说公开是许多人都看到了那样的画面,说隐秘是它或许只发生在少数人的心灵深处。关圣帝始终如一地向我推荐他祖辈父辈秉持的皇皇经典:《春秋》。
有关资料记载,关羽的祖父关审、父亲关毅,都已经把《春秋》作为必读的经典,春秋大义早就浸润在这个家族的血脉之中。一种高贵的精神气质的确是靠几代人涵养起来的。手上没有一本日月经天的大书,肯定无法理解世间“忠义”为何物。关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但他的声名却在他去世之后逐步盖过许多胜利的英雄,最后如日中天,甚至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经久不衰。
书页翻动的声音像午后老树上掉下的枯叶一样,几乎没有人听得见。也没有人注意到。在神州大地上,这本书在关公手上已经翻阅了一千八百多年,还不算他生前翻阅的时间。
一个临清流、倚武庙的南方古镇自有它骄傲的资本。这里出现多少独行君子先天民,诞生多少雄奇曼妙的诗章都不奇怪。更何况,洛江古渡口古木参天、台阶莹洁、河水清澈。差不多十年前,我第一次进入中渡古镇,只能算是一次简单的经过。但已经不可能忘记两件事物。一是保存完好的关帝庙,二是洛江清流涌动的古渡口。穿越老街时我还拍摄了一只线条精致生动的石狮子,一看就知道是有年头的古物。现在的工艺已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两件事物以及那只随时可以在古镇窜来窜去的石狮子,一经入眼走心,就在我记忆中植了根,并且很容易生根发芽。我不用刻意去念想,河水自会在意识深处碧波涌动、汩汩長流。在意识堂宇里,关帝庙流光溢彩、庄严肃穆、风清气正。这之后,我在别处见到关帝庙,有时仅仅是图片资料,我都立马想起中渡古镇的武圣宫,它几乎成为一个完美的参照物,又仿佛是一方夜空的重要星宿。整座建筑十分典丽,屋顶上葫芦两边的两只飞鹿(或曰其一为麒麟)增加了吉祥灵动感。屋宇下承载柱子的石础古色古香,柱子上悬挂着浩气干云的联句。庙堂之中,关公是坐像,他一手轻轻放在左边的膝盖上,一手拿着《春秋》,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只看书、不看人的关圣帝。这个情景竟然深深地吸引了我,同时吸引我的还有旁边拿着青龙偃月刀侍立的周仓,另一旁是手捧汉寿亭侯印鉴的关平。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并不算高,因为它上面还有王等更高的级别。关圣帝之所以十分器重,我认为是这个“汉”字对他至关重要,这个封号是他赤胆忠心报效汉廷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他最引以为豪的。我感觉到作为神像的关老爷跟许多神灵不同,在所有的庙堂中,他似乎都不与朝拜者交流,而是独个儿自顾自地埋首读书。他之所以不与外界各种目光对接,不用去理会世间的种种言语,对那些形形色色的诉求,对他前方摇曳的烛火、升腾的青烟看起来熟视无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想,是因为周仓用大刀在守护着他的阅读。这是一场阅读的盛宴,它需要用大刀来守护,用一生的荣誉来守护。他或许早就预料到,后世人类的阅读将会越来越艰难,各种诱惑、各种侵蚀、各种干扰和破坏纷至沓来,各种声音都在说服你放弃。若是没有大刀的守护,没有荣誉和尊严的加持,恐怕真的无法坚持。他现示的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形象,而是一个静穆虔敬的阅读者。烛光把他的脸庞映得很红很红。他无须与人较劲、对峙,他的忠义本身就昭示了一种力量。他的目光无须投向朝圣者,向他们传递任何信息。他只专注于他的书本、他的世界,专注于他的《春秋》,或许他要告诉世人、提醒世人的,是他手上的这本书,是这本《春秋》的思想和价值。提醒人们礼拜神灵的同时,必须了解神灵关注什么东西,神灵的目光朝向哪里,神灵所崇尚的精神是什么。他以自己为例,他崇尚的是《春秋》,孔子编著的《春秋》。一本鲁国的编年史,实际载录的内容却涵盖天下发生的大事。时间跨度两百四十二年。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书中皆有臧否。明是非,补弊起废,一本强调保持“本己”的书。我理解为现在说的初心。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一文中称《春秋》为“天下仪表”“礼义之大宗”,他说:“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又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太史公引用《易经》的说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旦心灵失去了准针,有一点点偏离,那么就会酿成大错。
关圣帝阅读《春秋》的形象早就遍布华夏大地山川。这真是一场旷世的阅读!在我看来,他不仅是一个武圣,也是一个读圣。一个坚定的阅读者,中国心目中最成功的阅读形象。在他的引领下,秉烛夜读成了许多士人的日常功课,秉烛夜谈成了读书人切磋学问、同气相求的最高境界。在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的第二天,我来到中渡古镇,拜谒武圣庙,得以再一次近距离感受这场旷世的阅读。觉得冥冥中自有一种安排和启示。面对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许多人都在忙着推荐阅读各种书籍。那么,我们怎样来思考我们的阅读呢?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是不是也已经变得十分的艰难了?因为太多的人推荐阅读、倡导阅读,很可能就意味着阅读已经产生了危机。我们有没有守护这场阅读的那把青龙偃月刀呢?那一道穿越时空的凛冽的寒光,的确可以让阅读成为真正的可能。有没有为这场阅读进行认定的震动山河的一方印鉴?有没有建立起一座供自己心灵遨游的精神殿宇?这个世界,恐惧、焦虑与灾难从未真正消除,大地的欢欣与忧愁百感交集,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胸中没有涌出超越功利的一脉脉清流,阅读一定会变得很艰难,至少不那么纯粹。手上的经典会慢慢模糊了面容,直至被风吹散,被雨打湿,化为尘土。
这让我们深深地思索。而关帝庙的阅读,给我们很深的启示。武圣推荐的是《春秋》,聚焦的是王道、人事、人伦、国家兴衰成败、万物荣枯聚散。孔子把他的思想,隐藏在他惜墨如金的句子后面,深藏在一个字一个词之中,有限的文字指向无限的可能。这就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简单的文字,若要永久,必须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丰富的情感。一切泛滥的表达,像洪水一樣,很快就会消退,只留下黄泥水荡过的痕迹。
中渡武庙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武庙前面有戏台,人间多少忠义邪恶、爱恨情仇在这里上演。武庙得到完整保留,经受战争及各种颠簸,的确是一个非凡的传奇。古戏的不断上演,让人们加深对人间良善与忠义的认识,进而更好地维护武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从当地人的叙述中得知,有一个小男孩,因买不起戏票,他在清场之前就躲在关公神像背后,等人多了才蹑手蹑脚走下神坛,混进人群,以是因缘,他得以观看许多刀枪剑戟的戏剧故事,《三气周瑜》《杨五郎出家》《梁红玉》《空城计》《定军山》等,也目睹了情感悱恻的《西厢记》《白蛇传》《秦香莲》,从戏台上认识了才子佳人、英雄奸佞,初步品味了人生的疑惧惊悔,戏台向他展现了世间百态、缤纷传奇,打开了一扇通向历史、现实和人性的大门。而获得这一切,都是拜关公神像所赐。戏班子负责清场的人员出于对关公的敬畏,不会走到神像背后查看。后来这个小男孩长大后从军,经历了真正的刀枪剑戟,晚年游历东北时,听到熟悉的桂剧的唱腔,马上寻声而去,认识了两个在东北生活的桂林人。这两个桂林人,常常靠唱桂剧缓解乡愁的苦痛。中渡古镇的桂剧岁月,唤起这个老男孩无边的武圣宫回忆……
一本书成就了两个圣人。一个是文圣人孔子,他著《春秋》,一个是武圣人关羽,他读《春秋》。近两千年来,关羽在圣殿上秉烛夜读,向一代代的世人推荐这本书。他一视同仁,无论你是官僚商贾、平民百姓,无论你是风云战将,还是潦倒文人,他都告诉你,深夜可以有一盏灯,有一束烛火,有一点点光,就可以照亮一部名叫《春秋》的经典,继而让心地变得亮亮堂堂。
这场像烟花一般声势浩大的世界读书日,有人推荐这本书了吗?关圣的读书推荐会没有一句话,更没有主持人,他总是旁若无人地埋首苦读,才不管你们在跪拜烧香、祷告冥想……他不说话,他只是默默地行动。沉默的阅读,或许比一切话语的推介,更能捍卫读书的尊严,也更能给心灵以启发、给社会以沉静。喧嚣会制造更多的喧嚣,沉静的阅读,透出思想的静穆、人格的力量。
武圣推荐的不是武功秘籍,却是文圣的著作。文武之道从来就不是背道而驰。我稍作统计,不一定准确,近代从中渡古镇走出的获得少将以上军衔的有七人,多数能文能武。其中的梁寿笙、梁国基,诗才卓尔不群,都有诗歌传世。这不能不说是他们获得了洛江清流的灵气,绵延了英山之雄浑挺拔,此外,更多的是,受到武圣宫文化的潜移默化。
责任编辑 韦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