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制度不断与高新技术结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助力,“互联网+”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高中音乐教学与“互联网+”的结合是促进高中音乐教学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指出了“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思路,提出了“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为高中音乐教学中“互联网+”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为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助力。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167-03
【本文著录格式】孙境阳.“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J].北方音乐,2020,11(21):167-169.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中音乐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明显加强,成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成分,“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可以为高中音乐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为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推动力。目前高中音乐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对专业的音乐知识不感兴趣,收获的音乐技能也明显不足,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课堂利用率是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中音乐的教学现状
(一)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低
应试教育目前仍旧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教育模式,由于高中学校教师与领导人员缺少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了解与重视,思想观念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只注重学生高考科目的学习与成绩,教务部门也不愿意投入精力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安排,在很多高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形同虚设,音乐课上经常让学生自主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直接占用音乐课堂讲课。这种现象使得高中音乐教学的所有创新与教学研究都失去现实意义,导致音乐教师也不再重视音乐教学的创新与改善,音乐教学逐渐陷入教学困境,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学习严重受限。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与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学校必须重视高中音乐教育。
(二)理论教学过于单调
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理论教学过于单调是影响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国教育事业不断传承,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保留优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去除糟粕,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方法得到实践与应用,例如翻转课堂、视听教学、互动教学等,但是仍有许多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保留着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大多数教学方式。首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课堂教学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的参与度明显不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音乐教学变成了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缺少实践与练习,不仅不能让学生学习切实的音乐技巧,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最后,音乐教学不能因材施教,实际上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具有较大的差距,但是高中音乐教学往往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教学,使得音乐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跟上音乐教学,音乐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能得到充分发掘,造成高中音乐教学水平显著降低的现象[1]。
(三)课程开设有待完善
高中音乐教学实际上应该包括唱歌、欣赏、器乐与识谱四个方面的基础内容,但是很少有高中开设全部四个部分的课程,受到课程时长、音乐教师能力、音乐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高中音乐课程往往只有唱歌与欣赏两部分的内容,甚至有高中实际上音乐课程全部被文化课程替代。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等更深层次的音乐教学内容,基本没有高中进行课程设置,学生在音乐相关的各方面能力都不能得到开发。
二、“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降低音乐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学生进行音乐学习过程中往往对唱歌与音乐鉴赏有更大的兴趣,但是又不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价,只是因为对娱乐的兴趣使得唱歌与音乐鉴赏(或者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听歌)对学生有更多的吸引力,而涉及到音乐专业知识时,例如乐符、乐谱等的学习,学生就会因为其抽象性表现出较大的排斥性,难以真正理解与消化音乐知识,导致音乐课堂上学生收获的音乐知识甚少。但是“互联网+”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音乐的理解难度,因为“互联网+”具有更多的音乐教学素材,不局限于音乐课本上抽象的音符,构建更加丰富的课堂环境,从多方面对音乐知识进行解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二)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往往只能凭借教师进行音乐知识分析、音乐演唱与单一音乐器材辅助教学,不能将多种多样的音乐完美的展现出来,导致高中音乐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高中音乐课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模式,为高中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视觉与听觉感受,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单向接受音乐知识的情况,还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音乐享受,为有效缓解高中紧张的生活于学习压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放松,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主性,改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是一门艺术,完整的音樂作品可以通过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故事,展现音乐情绪来让听众获得完整的音乐感知与音乐体验。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只有教师的讲解,凭借一名教师并不能表现出音乐之美,学生也不能在音乐课堂上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互联网+”为音乐课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网络上充分的音乐资源,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享受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为课堂创造更加丰富的音乐层次,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验音乐的力量,通过聆听音乐与之后音乐知识的学习,学会利用音乐进行自我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间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三、“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一)充分利用网络音乐资源
在“互联网+”应用之前,受到课堂资源的限制,学生只能使用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的音乐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由教师依据课堂需要进行准备,很多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喜好与需求,资源类型也受到限制,一般局限于音频与课本,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素材,容易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互联网+”的应用为音乐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首先音乐教学资源更加广泛,不仅有音频资源还有视频资源,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与听觉双重体验;其次,资源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补充,除了教师课前准备的资源之外,教师可以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使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与欣赏,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音乐交流,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对手机的利用度
“互联网+”不仅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手机提供更加强大的功能,其中有诸多对音乐教学有利的方面,值得学生加以利用。首先,手机应用为学生学习音乐、练习音乐提供了方便,例如“视唱练耳”“音乐家”等应用,为具有详细的音乐能力训练教程与安排,辅助学生进行音乐能力的训练,不仅有乐理内容,还有视唱和练耳等内容,还会进行打分与评价,帮助学生寻找不足;其次,学生还可以利用手机拍摄自己的练习视频或者生成作品,在微信、微博等软件与大家分享,加强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音乐交流,更好地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进行调整;最后,还有音乐手机游戏等,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还可以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零碎时间的利用,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音乐学习
音乐素养是一个长期培训的过程,不仅要学生在高中音乐课堂上认真学习,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互联网+”为学生日常积累音乐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与书本学习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唯二途径。但是“互联网+”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平台,不仅资源丰富、资源获取的手段与互相交流的方式也極为方便,学生可以在空闲时间或者兴致高昂的时间自主进行音乐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自主进行音乐学习,需要音乐教师的引导,由于互联网资源广泛,学生自主学习往往不能快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材料,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进行音乐学习资源的筛选,然后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四)采用多样化应用模式
“互联网+”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像传统教学模式一样成熟,还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探索。但是“互联网+”具有丰富的资源,涉及到的方面也十分的广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不断的开拓互联网的多样化应用模式,例如,“互联网+”可以利用网络上诸多的名家作品进行学生的练耳训练,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也可以利用音乐创编加工技术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形成学生自己的创编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摸索与前进,还可以利用社交平台等,与音乐专家连线,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在音乐专家的指导下更加精进。充分利用“互联网+”,不断拓宽应用模式,为高中音乐教学带来更多的方便。
四、“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一)加强“互联网+”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互联网+”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是支撑“互联网+”在音乐课堂上正常使用的基础,为了保证“互联网+”在音乐课堂上的充分利用,加强“互联网+”软硬件设施建设必不可少。一方面,就硬件设施来说,学校应该尽可能给每一间教室配备多媒体,并且安排单独的多媒体音乐教室,多媒体音乐教室中应该具有音乐器材以及多媒体教学环境,保证在音乐教室中可以达到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切实地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另一方面,就软件设施而言,首先高中的音乐教材中必须有与互联网数字化音乐相呼应的内容,因此,在教室的多媒体上必须配有相关音乐软件的安装,不能让教师在每次音乐课前进行自主安装,如果不能及时安装完成,会影响正常的上课时间与上课安排;其次教师必须具有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技能,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满足互联网教学的需要。
(二)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师生交流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局限于课堂,并且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很少,教师一般保证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就是良好的完成了音乐教学工作。“互联网+”技术为教师拓宽了教学平台,使教师在课下时间也可以进行线上教学,由于音乐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练习,但是如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固有印象,学生发现问题之后也难以改正。“互联网+”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练习视频进行录制,然后利用“班级群”或者与老师私信联系,让老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批评指正;在没有作品练习时,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日常的音乐交流,教师可以给学生实时分享优秀的作品,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及时的交流音乐感悟,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安排,使音乐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要[4]。
(三)做好音乐教学微课的开发工作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许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效率高、质量好、针对性强、时间短等诸多优势,在高中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互联网+”的实践应用包括微课的教学,微课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自己录制的微课,另一种是网上可以找到的优秀的微课,不论是哪种类型都需要与现阶段的音乐教学相契合,保证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学习到有用的音乐知识。对微课的一般的利用方法是,教师在本节课前或者上节课后在学生与老师统一交流的平台,例如微信群等,发布微课,内容与本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相关,可以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梗概,也可以是与课程相关的优秀作品的欣赏,还可以是课堂上会出现的音乐知识,总之,利用微课让同学们在课前对本节课的教学有大致的了解,方便了课堂教学的开展。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用“互联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与教学准备时,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前提是基础,还要保证教师能够做好学生学习的引领工作,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完成音乐知识的学习,保证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所有的工作要求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难以从方方面面完成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第一要保证丰富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方式,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在进行课程准备时可以更加契合学生的需要;第二教师在课前发布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找到自己的学习弱点与学习重点,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浪费,方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的听讲;第三,课堂上教师应该听取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时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相关内容的搜索,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与参与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充分认识到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要充分重视高中音乐教学。利用“互联网+”开展音乐课堂的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高中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弊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效提升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互联网+”与高中音乐教学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为高中音乐教学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隆庆.论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创新发展[J].黄河之声,2019(23):98-99.
[2]王璇.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自主性学习[J].黄河之声,2019(17):95.
[3]刘婵.“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8):232.
[4]顾晓玲.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构建高中音乐教学新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8):56-57.
作者简介:孙境阳(1984—),女,汉族,辽宁丹东,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