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独奏曲《山水云天》演奏解析

2020-01-04 07:06马慧
北方音乐 2020年21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

【摘要】本文通过乐曲背景及内容介绍,首先讲述乐曲内涵及整体音乐内容表达;进行乐曲本体分析及分段详解此曲演奏技法,从中配合谱例作详细演奏方法介绍;最后,总结扬琴作品创作对未来扬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山水云天;演奏技法;乐曲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088-03

【本文著录格式】马慧.扬琴独奏曲《山水云天》演奏解析[J].北方音乐,2020,11(21):88-90.

引言

扬琴自明朝发展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音乐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一代代扬琴前辈的努力下,扬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推进,打开了扬琴艺术发展的新天地。坚持创作理念及艺术风格的多元化,使创作技法标新立异,音乐风格变化多端。力求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及演奏形式上相得益彰。“立足传统、开拓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未来扬琴的作品将会创作出更加独特且具有民族特征的多元作品。

近年来,伴随着曲目的逐渐丰富,扬琴的演奏形式也逐渐从早期的单一化演奏迅速衍变为既能独奏、协奏、重奏,又可用于器乐伴奏、合奏,无论是与西洋管弦乐团还是民族交响乐团均能和谐共演。演奏形式的解放反过来又促进了扬琴创作的发展。“人琴曲意统一,和谐贯通唯美”,创作与演奏相辅相成、共同前进,成为了新时代扬琴发展的新特色。

《山水云天》正是在此背景下,由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黄河教授与学生马慧共同创作的一首扬琴独奏曲。创作上作者力图将音乐与文化交融,意境独特,清新脱俗,如诗似画。带领观众寄情于一幅“众山鸟高飞,绿荫在水边。举目望苍穹,孤云独去闲。不知是何缘,流连不问返。寓情于沧海,寄乐我心间。”的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山水画卷之中。在《山水云天》的优美旋律之中,蕴含了多变节奏和丰富的一系列创新性演奏技法,结合多变旋律和声色彩,强调了音乐对比幅度的变化;配合快板节奏的多变性,此起彼伏的动感韵律,把音乐推向高潮,同时增强了音乐的内在张力。

本文从创作及演奏者的双重角度,依序剖析解构乐曲技法,阐释演奏重难点。将其背后的创作情感充分表达,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曲的音乐内涵。

一、乐曲本体分析(段落演奏技法解析)

近些年来,扬琴作品层出不穷,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专业演奏家与作曲家先后创作出具有新型音乐思维与作曲技法的扬琴作品。从创作题材、表演形式、技巧风格特点出发,向广阔多元化及个性化方向转变。其中,演奏家创作作品包括《海峡音诗》(项祖华、茅匡平曲)、《林冲夜奔》《竹林涌翠》(项祖华曲)、《凤凰于飞》《月夜清水江》(桂习礼编曲/曲)、《离骚》《天山诗画》《黄土情》《古道行》《巫峡船歌》《黄梅随想》(黄河曲)、《龙船》《打起锣鼓庆丰收》(田克俭编曲/曲)、《青年叙事曲》《瑶山夜话》(许学东曲)、《春、夏、秋、冬》(黄河、王瑟曲)等。作曲家创作的《狂想曲》(王丹红曲)、《凤点头》(徐昌俊曲)、《第一扬琴协奏曲》(张朝曲)、《圈》(冯季勇曲)、《觅》(杨青曲)、《遗风天籁》(房晓敏曲)、《楼兰女》(钟耀光曲)、《三峡画页》(李复斌曲)等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相继问世,《山水云天》则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首现代扬琴作品,吸取了传统乐曲的精髓,保持了原有的曲式段落结构及部分传统的演奏技法。传统定数连弹的演奏技巧在黄河教授创作的《黄梅随想》《黄土情》、以及作曲家徐昌俊创作的《凤点头》中被大量运用在主题音乐旋律的段落中,并以此技巧展现旋律性较强的音乐。在此基础上,作者适当对连弹技法进行了改良,通过不定数连弹的演奏,使《山水云天》在开始段落彰显出更富柔美线条感的音乐旋律。此曲另一突出技法,即双声部快速轮音演奏技巧的运用,在黄河教授的《天山诗画》《古道行》以及许学东教授的《瑶山夜话》快板段落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曲共分为五大段,分别为引子、慢板、中段、快板、尾声。表面上看似为传统的曲式结构,实则是传统曲式结构的再提升。

二、引子

作者采用连弹作为引子部分的主要演奏技法,通过不定数连弹的结合演奏,使音乐线条更加连贯、柔美,余音绕梁、娓娓动听。音乐连接自然、不刻板,线性的演奏方式使音乐主题更加清晰,貌似远处的叠叠山峰,既真实又朦胧,此技巧的运用使旋律轻灵飘逸、洋洋盈耳。

从演奏技法方面分析,引子部分技巧新颖,不定数连弹的技巧为此段的精髓。练习时应着重注意单手连弹音的均匀性与双手交替的连贯配合。连弹的演奏技巧其实我们并不陌生,部分扬琴作品中都有运用它。其中,在黄河教授创作的扬琴经典之作《黄土情》中有所展现。此曲慢板大段的九连弹技巧,双手九连弹交替演奏,使旋律线条优美,主题音乐委婉连绵,直入心底。

连弹技巧需掌握适当的速度,才能使音乐线条更加流动。不定数连弹用于自由段落的演奏,基本功要求会更高,演奏速度无痕迹转换,演奏者的手腕和放松程度需要有一定的控制。单轮音演奏时的音乐处理,需与音乐情境相符,避免过于激进的力度出现。然而柔美且悠扬的旋律处理,抑扬顿挫的音乐表达,才与本段的音乐风格相融合。

三、慢板

此段是整曲的主題段落,以旋律为主线,通过轮音技巧的演奏进行音乐叙述。此段意境表达出一种细腻、委婉的情感,前半部分音乐犹如潺潺细流,时而温和时而汹涌;后半段犹如飞鸟在空中自由翱翔,大鹏展翅,拥有无限的遐想和广阔的天地。

在开始部分,作曲家采用轮音与装饰音相结合的技巧,这段的创新点在于一至两个装饰音结合轮音我们并不稀奇,但一个轮音要结合四个或以上数量的装饰音进行演奏,则是一项少有的创作模式。因为这样的结合方式,需要把装饰音的演奏做到“无形”,所谓“无形”,既不占用主音轮音的时值,又不超越轮音的强度。同时做到这两点,则需要敏捷的技巧性。作曲家希望通过这样的技巧展示,能演奏出如流水在大自然中“无形”的变幻。

演奏此段,无需过于高强度的音质效果,音乐情感都需顺其自然的表达,装饰音的连接更需要自如地穿插在轮音旋律中,层层递进。

2.在旋律慢慢升温的过程中,出现了重要的节奏型变化,即右手快速三连音的出现。这段演奏的情绪转变为后段更为激烈的旋律段落搭建了良好的桥梁,此处通过左手轮音结合右手三连音慢起渐快的演奏方式,使音乐情绪逐渐紧张。

3.接下来是慢板情绪的高潮部分。采用了双声部强奏轮音的方式进行演奏,通过双声部和声的丰富性以及双手轮音的饱满度,展现出高涨的音乐情绪特征。快速双手和声演奏部分是整段慢板的情绪推动处,快速双声部渐强的音乐处理,表现出此段的张力与冲击力,尤其在最后句子的支手轮音,更是体现出双手在此处需要表现出的爆发点。

四、中段

此段描绘空中云团紧簇、变幻莫测的状态和场景。两次主旋律的出现加深了音乐从慢起不稳定的状态过渡到平稳的乐句。这也让人们联想到云朵在空中来回的行进,穿过密集的云团,最终走入平静的画面!

作者用独特的三对二、四对三的节奏运用来表现天空中云彩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双手的音区范围,利用高低音声部交错演奏,提升了旋律的饱满度,加大了音乐的张力,增强了音乐线条的厚度,并在这些节奏型中夹杂不规则多连音的衔接,使音乐中乐句的过渡既自然又不失特色!

乐曲35小节开始是音乐情绪变化的关键,对于刚拿到乐谱的演奏者来说,这也许会是一项挑战,需要突破多项技术点,才能综合演奏流畅这段音乐。例如:三对二、四对三的节奏训练就是一项难题,因为既要两手演奏时值准确,还要兼顾整体节奏的准确性。在多变节奏后衔接的连音部分,许多演奏者会在连音处有意识的加快或减慢,这是不正确的。节奏变化较多的时候,容易给人以错觉,从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正确的演奏速度。因此,此段的音乐需根据情感的变化而进行速度的转变。

五、快板

此曲的快板段落可分为四部分,各部分音乐层层叠起,此起彼伏,时而山水相融,时而彤云密布,时而云雾缭绕,时而天高云淡。此段的演奏技法根据音乐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节奏型也是突破了传统模式,融合了大量创新节奏型与传统节奏的交替演奏,特殊的8拍子节奏特点,多变、使快板音乐更加浑厚有力、坚定不移、傲然屹立。

1.第一部分的音乐主要以双声部齐竹的技法开始,搭配多变的八拍子节奏型,使这部分音乐听起来不由得振奋人心充满力量感。双声部的段落演奏本身就会带有自身的力度厚重感,双手持续低音的演奏,更会给快板的开头加以紧促的状态。

2.第二部分主要运用双手快速分解的技术特征,充分展现扬琴擅长的快速交替演奏。此处主要采用9/8拍子,相较于传统节拍更富于动感、激进。作曲者在此处的十六分音符音区的编配上,突破了进阶上行或进阶下行的方式,而是在每句的同一音区中亮出个别不同音区的高音或低音出现,颇有些想打破规律十六分音符的创新特征。

3.第三部分是主题旋律的高潮段落,利用双手轮音交替演奏的张力展现出水阔山高之感!千仞的悬崖上,瀑布迅猛的冲过崎岖的山石,一泻千里,浩瀚无余!此情此景之壮观,加以扬琴特有的清脆音色,演奏出灵动的音符。

此部分的演奏技巧以双声部轮音为主线,高低音区的完美结合虽增添了和声色彩的饱满度,但对于演奏难度也增大了很多。音区跨度之大,演奏不当,容易使轮音弹奏不够均匀,听起来像是单手轮音,不能把双声部轮音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影响了旋律线条的充实感;后半段变化音的出现更是情绪转变的指南针,更加自然地指引音乐即将推向再现爆发段落。

4.第四部分为快板的再现高潮段落,运用快速双音与单音相结合的特点,在快板的尾声部分把整段的情绪推至高点。犹如在通向山顶的层层石梯,远看像是白色的带子萦绕在群山之中,又如杂技演员手中飘舞的彩带,忽上忽下,弯弯曲曲地回转着,在左右手交叉演奏处会出现双手琴竹打架的情况,面对此问题,演奏者应控制好两手的平衡性,掌握快速演奏的规律,做到眼疾手快,才能尽可能避免此状况出现。

5.尾声。此段是整曲的结尾段落,以幽静的感觉作为整段的音乐风格。深不可测的山洞中暗藏钟声,暗泉像钢片琴一样敲着叮叮当当的乐音。与引子段落的创作手法相呼应,在一望无垠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湖水是那样平静,那样透澈。

整段音乐缥缈且朦胧,反竹技法的出现则是整段的亮点,清澈的声音在反竹的演奏中恰当显现,仿若千峰竞秀的美景。

六、结语

“目不窥园千章过,百年琴史苦求索”。扬琴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彰显着扬琴人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乐曲创新是扬琴演奏艺术发展之根源,我们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演奏人才,更需要优秀的扬琴作品。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 我们要敢于尝试新的演奏技法和演奏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扬琴曲目和创新作品的出现,才能使扬琴发展得更加辉煌。

隨着扬琴作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管弦乐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伴奏的形式也在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新作品推动了扬琴演奏技法与演奏形式的创新和突破。相较于传统的扬琴演奏技法,新的演奏技巧使乐曲更加活灵活现,极大程度丰富了扬琴的演奏表现力。

现在扬琴的演奏形式从伴奏到独奏、重奏到合奏、协奏到扬琴室内乐,形式多样,千汇万状。协奏曲的演奏有别于独奏曲,独奏作品中,规模最大的应当属协奏曲了。当今,作曲家创作的优秀协奏曲极大地推动了扬琴演奏的张力和表现力,使扬琴的发展乐入心境,极大地丰富了扬琴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表现力,风姿多彩、魅力无限。

当下,扬琴的作品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对扬琴作品的认知度也在逐渐提升。我坚信,扬琴的艺术道路在今后的发展会是更加积极地状态,越来越多的听众开始熟悉扬琴与乐队美妙的声音,更多的专业演奏者在舞台上展现更加炫酷的扬琴技巧,而这些都是在吸引更多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为创作优秀的扬琴独奏曲奠定基石。扬琴演奏艺术不止于前,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拓宽未来扬琴音乐的创作理念及创新思维,使扬琴作品的学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成为音乐中的瑰宝。扬琴艺术的发展和未来,一定会灿烂辉煌,一定会出现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局面,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扬琴作品和优秀的扬琴演奏人才出现,数扬琴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参考文献

[1]黄河.扬琴华乐大典—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黄河.扬琴基本性能之我见[J].音乐学习与研究,1989(3).

[4]解骏.从中国扬琴的特殊表现手法看扬琴的发展轨迹[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1).

[5]张文禄.从国内四种音乐学术期刊看扬琴艺术研究的缺失[J].音乐艺术,2008(1).

[6]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中国音乐,2001(4).

[7]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人民音乐,2001(6).

作者简介:马慧(1986—),女,汉族,黑龙江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扬琴专业教师,助教,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
萨克斯演奏技法探讨
浅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南北竹笛乐风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研究现状及思考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绚丽技法的完美诠释
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分析
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