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摘 要】中国竹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传范围甚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吹奏风格上也有很大差异。本文通过对竹笛南北方两大演奏风格进行对比,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及共性。南北竹笛演奏技法与演奏风格蕴藏着很大的潜力,将其融合,会使竹笛艺术更富有生命力。
【关键词】竹笛;乐风 ;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92-01
一、影响南北竹笛乐风的因素
(一)南北竹笛的形制、音色和音质。竹笛的基本结构大多都为竹制六孔定调膜笛,管身开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和六个音孔。不同的是,南北竹笛在形制存在差异,其称谓也不同。南方较多使用的竹笛是原为南方“昆曲”的主演伴奏乐器之一,故名曲笛。这类竹笛的笛管较粗较长,发音较低,其中筒音为a1,#g1和g1等的D,#C,C调及调更低的竹笛都为曲笛,这一音区的声音听起来更浑厚、深沉,更具感染力。北方较多使用的竹笛是原为北方“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故名为梆笛,这类竹笛的笛管较细较短,发音较高,其中筒音为d2,be2,e2等的G,bA,A调及调更高的竹笛均为梆笛。它善于表现竹笛音域的中高音区,这一音区的声音听起来高昂、嘹亮,能够激发斗志,具有阳刚之气。
(二)南北竹笛的乐曲。由于南北方地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民间音乐的差异,必然造成南北竹笛的乐曲存在很大不同。
南方曲笛的代表乐曲有《鹧鸪飞》《姑苏行》《欢乐歌》等。以大家比较熟悉的《鹧鸪飞》为例,整首乐曲旋律悠扬、婉转、抒情,每句旋律都要讲究句中抑扬顿挫的律动和句与句之间连接的准确把握。北方梆笛的代表乐曲有《五梆子》《枣园春色》《喜相逢》和《荫中鸟》等。《枣园春色》是一首具有浓郁北方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全曲包含了引子、小快板、中板、华彩段和热烈的快板五个部分,乐曲具有典型的梆笛特点。从南北竹笛乐曲的对比来看,南方竹笛乐曲节奏缓慢,旋律起伏不大、连贯、舒展,听起来典雅,秀美;而北方竹笛的乐曲节奏欢快,旋律起伏跌宕,活泼跳跃,听起来粗犷,豪放。
(三)南北竹笛演奏技法。南方竹笛的演奏技法主要是手指的运用,包括“叠音、打音、赠音、颤音”,演奏技法概括为“叠”、“打”、“赠”、“颤”;北方为“吐”、“滑”、“剁”、“花”。但是在气息的运用方面,南北方呼吸是一致的,都要求气息下沉,只是南方缓吸缓出,北方急吸急出。总体来说,南方善于手指的运用来保持旋律连贯,婉转;北方善于舌的运用,很好地演奏出旋律中的大跳音程,烘托热烈的气氛。
二、南北竹笛乐风的比较
南方竹笛的乐风是以陆春龄、赵松庭为代表的中国南方竹笛演奏家,以演奏“曲笛”为主,用其浑厚,圆润的音色,辅以对气息的巧妙控制以及灵活地运用“叠”、“打”、“赠”、“颤”等演奏技法,将昆曲、江南丝竹音乐和南方诸多民歌等加工,创编为中国竹笛独奏曲,其演奏风格清新、秀丽、典雅,从而形成了南方竹笛独特的艺术风格。北方竹笛的乐风,即以冯子存、刘管乐为代表的北方竹笛演奏家,以演奏“梆笛”为主,以其高亢、嘹亮的音色,辅以气息的缓急变化,以及运用“吐”、“滑”、“剁”、“花”等演奏技巧,将内蒙音乐、河北梆子、二人台音乐和地方戏曲等进行加工,创编为中国竹笛独奏曲,其演奏风格豪放、阳刚,从而形成北方竹笛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南北乐风综合发展趋势
南北竹笛不同的乐风,都具有特殊的表现魅力。在不同的艺术时间和不同的艺术空间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著名竹笛演奏家刘森创立了新的一种音乐风格,打破了传统两派的局限。这种新的乐风既不像北方那样粗犷豪爽,也不像南方那样婉转细腻。它的特点是在于综合了南北乐风的优点,也独创了用指尖持笛的手型,大大满足了演奏半音的需要,为六孔竹笛演奏外国乐曲打下坚实基础。就拿大家熟悉的《牧笛》为例,这首乐曲就是刘森先生的代表作品,在这首乐曲中采用了吐音、滑音等一些北方的技巧,也融入叠音、打音、气震音等南方技巧,这样就使乐曲极富歌唱性和抒情性。在乐曲的表现上首次运用超高音、气滑音、弹跳音,不但扩展了竹笛的音域,更丰富了竹笛的演奏技巧。他的其他代表作品还有《霍拉舞曲》《牧民新歌》等等。这种新的乐曲风格打破了传统“南、北”两派的现状,给中国笛坛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它的出现吹响了竹笛革新的号角,大大推动了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
四、总结
笔者认为广大竹笛爱好者,要牢牢把握南、北竹笛不同的乐风,使乐曲演奏得更有韵味。同时,在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演奏风格和形式,丰富中国竹笛的表现能力,努力使竹笛演奏风格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斌.对不同时期竹笛艺术的特征分析[J].作家杂志,2012.
[2]胡亮.浅谈竹笛流派之“新派”[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报),2004.
作者简介:
吴 迪(1989-),男,河北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4级音乐表演民族乐器演奏—竹笛研究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