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荣呈 蔡成群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和市场就业的需求,促进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策略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国家针对学生的教育普遍存在两种方向:一种是培养善于研发、科研的学生;另一种是培养技术更扎实的人才,而高职类院校培养的就是技术类人才。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人才数以百万计,导致毕业生就业制度从国家“统包、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样产生的问题是在校学生不能很快适应社会需要,加之就业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使学生在就业上存在较大问题。
一、实施全程就业指导
为了让学生在毕业季更好地就业,高等职业学校不能从大三才开始就业指导,而应将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年纪特点,逐渐深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指导,使学生从步入校园起就逐渐接受就业理念,在充满指导意义的就业课堂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理念。
如当学生刚进入学校时,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专业特点和职业精神,让学生对未来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在学生入学时,通过一系列实践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处理各种情况。当学生进入大二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深入理解职业道德和抗挫能力,树立“先就業、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向学生说明工作的本质,让学生摒弃工作有贵贱之分的思想,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当学生进入大三时,教师可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做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就业指导建议。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更细致地引导学生学习就业技巧。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推动学生主动融入就业环境,让学生在高职学习过程中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以主动的状态寻求就业。
二、积极推动实习、就业一体化
对于广大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提前进入实习可以有效了解未来的工作状态和周围的职业环境。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联系相关专业比较突出的企业,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环境,经过实习历练,提升技术,并拥有一个合适的择业参照。
如我国高职院校基本采用“2+1”教育模式,指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外实习一年。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为学生联系一些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实习地点,改善传统的指派实习教育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意愿自主填报志愿;其次,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意愿,让学生真正学到专业知识;最后,学生入厂实习后,教师要及时了解相关情况,与学生及时沟通,将学生面临的问题与工作人员沟通,方便学生在实习中学到真本事,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就业服务和政策指导
对学生和学校来说,毕业生能够及时、更好地就业至关重要。为了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求职平台,高职院校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推动学生择业就业。“请进来”是指学校主动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举办相关就业宣讲会和双向洽谈会;“走出去”是指学生可以积极参加一些大型招聘会,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毕业学生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已就业学生的工作状况,为后来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指导。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全面的就业系统,让学生及时了解招聘情况;其次,在学生寻找工作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简历,传授学生面试技巧,让学生更自信地寻找工作;最后,在高职院校引进招聘单位时,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寻找一些有能力的公司,鼓励招聘单位在学校举办大型宣讲会和洽谈会,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四、结语
就业指导对高职院校来说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以更积极开放的态度应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在不断实践、探究中总结出一套适应各方面人才的就业指导体系,从而更加高效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网络财富,2018(16).
[2]林文学,邹小云.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考[J].科技信息, 2011(31).
(作者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