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禹清
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的心语室里,一般家长带着孩子过来主要是咨询学习问题,这些孩子的学习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绩差且不想学习的,另一类是成绩好却不想学习的。近两年,有第二类问题的孩子明显增多。
成绩好却不想学习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让他不能去学校,他会时不时请假在家,家长担心的是长此以往会耽误学习。随着和孩子谈话的深入,我们会发现,不是孩子不能去学校,而是他不想去学校,他觉得即使考第一名,即使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也没什么意思,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父母口中的未来在他们眼里索然无味。这些孩子头脑清晰,他们理解父母、老师对其学业的期望,他们懂得父母是爱自己的,懂得成人对他们讲的道理,但他们对生活、对生命的个人看法,隐秘而坚定。
北大徐凯文博士是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博士,也是北大的心理咨询教师,他在几年前提出一个概念——“空心病”。北大学子,从小都是他人眼中最好的学生,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有着强烈的自杀意念,其实不是想自杀,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有人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为什么要活着。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传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都没有效果。成年的大学生可以用“空心病”来界定,中小学生呢?也许“空心期”更合适,因为他们还未成年,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他们来说还有待发掘,他们正处于寻找自我的初级阶段,一切还有希望。那么,如何预防青少年“空心期”?如何陪伴“空心期”的青少年?
首先,生活要丰富而真实,孩子的世界不能只有学习。父母需要思考这几个问题:(1)孩子有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有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关系到好奇、专注、热情的萌发。(2)有没有学习以外的某方面让孩子感到自己有价值?价值感是自信和自立的根源。(3)孩子有没有亲身投入某种持续性的活动中?自我坚持与调整的能力是慢慢养成的。(4)有没有连续性的伙伴与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因为与人交往、情感联结是对生命的滋养。(5)孩子有没有学会与自然相处?有没有喜爱的动植物或者书籍?父母有没有关注学习之外的个性成长?生活丰富了,就能积累足够多的具象经验;生活真实了,才能给生命最有力的给养,心理的成长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复杂、更重要。
其次,父母在养育模式、互动模式方面要思考以下问题:(1)父母是否有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表达的习惯?表达可以让父母听见孩子的心声,有时候问题说出来讨论讨论也许会有其他启发,而孩子学会表達和沟通,他就有能力面对很多问题。(2)父母是否能与孩子交流关于生命与活法的问题?这里说的交流是广义的相互交流,不是有目的的说教。青春期孩子解决了“我是谁”“我可以做什么”“我想做什么”的问题,就有力量走向人生的下一阶段。(3)当孩子有不同想法时,父母是否有面对的勇气和方法?说教肯定是无力的,父母重复的道理孩子都懂,但要触及孩子内心,需要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4)关于未来,父母是为孩子规划远景,还是陪孩子去寻找远景?父母要的不一定是孩子要的,父母的逻辑不一定是孩子的逻辑。有时候父母需要放下自己的愿望,给孩子一个机会去验证他的路可行,甚至验证他的路不通。孩子自己的愿望才是他的希望。(5)父母是否能与孩子分享他成长路上的憧憬、迷茫和恐慌?面对未来,一切的不确定甚至回头看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有人陪伴。(6)父母能否坚持学习,比如学习心理学知识,和孩子一起阅读?读书是自我成长的好路,也是自愈的好路,若能与孩子有相同语系的探讨更可锦上添花。(7)如何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寻找一条更“正确”的路?父母要先学会理解孩子,先学会去寻找更“正确”的路。
心有所系,心有所求,心自然就不会空了,成人如此,孩子也如此。心的养育没有统一的生产线,更没有标准配方,它需要父母以真诚和耐心的姿态,将孩子从读书考大学的单一世界中解放出来,去更立体地思考“成长”这件事。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常熟,215500)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