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煤炭价格指数已经跌至549 元/t,而部分贸易商对高硫煤按指数下浮5 元/t 进行交货,其实际交易价格距离年度长协价格546元/t近在咫尺。分析看来,在需求低迷以及暂无利好因素支撑的情况下,煤价依然继续下跌,并将创下近5年来煤价最低纪录。
3 月中旬以来,大秦线和唐呼线日均发运量增至108万t和19万t,较2月份平均水平分别增加了28 万t 和11 万t,铁路煤炭发运量接近正常水平。而与此同时,需求持续低迷,到达环渤海港口拉煤船舶数量却是大幅减少。截至3 月20日,环渤海港口下锚船降至42艘,较3月初减少了32%。其中,秦皇岛港和黄骅港下锚船分别只有8艘和12艘,而唐山各港下锚船只有1~3艘。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主产区煤矿复工节奏有所加快,产量释放进一步增加;加之交通恢复,汽运供应放开,煤炭上站恢复正常,助推主要运煤铁路装车数量出现大幅增加;而终端电厂库存高位,需求真空,均在积极消耗自身库存,并全力接卸到港的重船,北上采购的积极性下降。
下游沿海地区复工情况也在加快,电厂耗煤随之改善,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已经升至54 万t,较3月上旬日均增加了5~7 万t。此外,进口煤管控力度加大,利好于国内煤炭市场;不过受制于电厂高库存影响,耗煤小幅增加对市场走好帮助不大,进口政策的收紧,也暂时难改国内煤市的低迷态势。此外,国家出台了政策阶段性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但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红利转移至买方,加深了煤价的下跌幅度,贸易商出货节奏加快。本周,预计沿海动力煤市场将持续偏弱运行,煤价还会下跌。
尽管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国外疫情却进入爆发期,全球经济受到重挫,我国经济不会独善其身,能源行业和煤炭消费跌入低谷,煤价在谷底徘徊。全球疫情蔓延导致经济严重受挫,电厂日耗持续不振,需求低迷;加之环渤海港口库存回升,促使港口贸易商悲观气氛浓厚,加快货物销售,沿海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不断加大。国家出台阶段性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港口也适度降低货物港务费,运输成本的降低增加了港口交易价格的下行空间,仍有货在手的贸易商加快出清节奏,市场煤价格不断探底。
受上游供应增加、进口煤涌入,港口、电厂库存回升,以及下游复工缓慢、煤炭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由资源紧张迅速转化为供大于求,压迫煤价止涨企稳,并出现下跌。从2 月24 日开始,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开始下跌,到3 月11日,跌破大型煤企月度长协价格559元/t以后,继续下跌步伐。截至目前,煤价已累计下跌了27 元/t,中卡煤价格已经跌破年长协价格,高卡煤逐步向年长协靠近。预计煤价将于本周末跌至谷底,发热量5500kcal/kg 市场动力煤价格将跌至546 元/t 附近后,企稳止跌。
3月中旬以来,下游复工复产处于恢复期,电厂日耗增长缓慢,需求低迷;加之港口煤价倒挂,终端采购及贸易商需求疲弱,煤矿出货缓慢、库存高位,产地价格继续承压下行。目前,上游供应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铁路发运也接近正常水平,但下游需求还迟迟未到高位;在高库存和低耗煤的情况下,整体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加大,悲观气氛浓厚。在库存增加、拉运减少的情况下,消费企业继续压价采购,北方港口动力煤的购销交割进入“指数下跌、报价下浮、交易价下跌”的交替下跌模式,现货煤价不断回落;在“买涨不买落”的心态影响下,高库存之下的沿海地区市场采购大幅减弱。3月中下旬,沿海煤市继续低迷、下游需求真空,港口煤价继续延续弱势。
多个利好消息将支撑港口煤价跌至3 月底,最晚4月初,有望企稳止跌。首先,各口岸严格控制进口煤,利好于国内市场;随着复工的加快,电力、冶金等耗煤企业库存下降后将再次把目光转至国内市场,后续拉运量将增加。其次,长协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有托底作用;目前的现货价格已经跌破月度长协,等到跌至年度长协价格附近后,受发运成本支撑,现货很难再跌,会拉动电厂采购的积极性。再次,随着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各地复工情况将继续加快;叠加新一轮大规模基建的启动,工业用电负荷将有所增加,电厂耗煤有望增长。预计3月底,最晚4月初,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将止跌企稳;至于后期煤炭市场何时出现转机、煤价何时上涨,还需关注下游需求的恢复和电煤的消耗情况。
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上游受影响明显小一些,主产区煤矿复产情况快于下游;在上游生产加快恢复、铁路运量增加之际,下游电厂日耗却迟迟没有出现大幅增加,始终保持在52~55万t之间。电煤消耗太慢,再加上补充及时,少量进口煤到货,促使电厂库存出现大幅增加,拉运积极性下降。此外,产地煤价仍在继续下跌,无法支撑港口煤价。
截至目前,全国重点电厂存煤7896 万t,比2019 年同期增加1100 万t,存煤可用天数26d。沿海六大电厂存煤1727 万t,较2019 年同期增加了170万t,而日耗却同比下降14万t;目前,存煤可用天数高达32d。按照目前的日耗,即使电厂停止采购煤炭,依然可以消耗1个月之久。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阶段性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港口也适度降低货物港务费;但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对卖方帮助不大,只是将红利转移至买方,加深了煤价的下跌幅度,贸易商出货节奏加快。多个利好因素转移至下游,促使煤价跌幅扩大。
目前,全国复工进程良好,各地均在有序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部分冶金、建材等耗煤企业也将增加耗煤需求,但这些利好因素对3 月份的煤炭市场走好帮助很小。尽管沿海地区工业企业也在加快复产复工,但复工速度对电厂耗煤提振形不成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沿海六大电厂日耗有所升温,但主要是依靠浙能电厂日耗的小幅增加来支撑,不足以改变市场行情。目前,大部分电厂都在消耗自身高位库存,不仅市场煤拉运,还包括长协煤兑现率也在下降。尽管工业用电负荷会继续小幅攀升,但随着天气的转暖、传统用煤淡季的到来和水电的恢复,火电压力会有所减轻。此外,部分火电机组要进行淡季检修,沿海电厂日耗增加后继乏力。目前,无论是重点电厂还是沿海电厂库存均在高位水平,且消耗缓慢。预计短时间内,下游难有大批量采购需求释放;加之期货也在下跌,沿海煤市形势仍不乐观。
现货价格跌破561元/t月度长协价格之后,毫不迟疑,继续下跌步伐。截至目前,5500kcal/kg市场动力煤实际交易价格已经跌至549 元/t,距546 元/t 大型煤企年度长协价只差一步之遥,并将创下近5年来煤价新低。目前,部分贸易商将部分高硫煤种按照指数下浮价格进行交易,预计会跌破年度长协。
受需求冷清、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下游库存接近饱和,以往长协煤托底作用逐渐弱化。往年需求低迷的情况下,煤价下跌在意料之内,一般跌破月度长协价格之后,会随着市场煤性价比的提高询货出现增加,而出现拉运量恢复的现象,促使现货企稳止跌。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远比往年要更严峻。市场煤价格跌破月度长协煤价格之后,煤价可能继续下跌,大概率将跌破年度长协是;在煤炭需求持续不振的情况下,煤价有可能跌至540 元/t。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主产区煤炭生产出现大幅提高,大秦、朔黄、唐呼线运量接近正常水平。但下游需求并不乐观,复工企业开工进程缓慢;加之天气转暖,居民用电减少,电厂日耗大幅上升的机会不多,叠加电厂之前积极存煤,已经形成高库存,采购情绪较为低迷。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付诸实施,效果逐步显现。目前,各地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履约能力也在快速回升;其中,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的重点外贸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各地基建项目先后开启,全国平均商业活跃度出现周期性小跳跃上升,中小城市恢复更快。此外,浙江、广东珠三角地区下游终端水泥需求恢复明显提速,企业日出货量达到七成,3d时间增长20%左右;而“新基建”建设也将增加新动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巨大。
尽管电厂日耗逐渐恢复,但在电厂库存高企,以及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各省市开工结构有所不同,整体耗煤动能依旧偏弱。预计在4、5 月份实现全面复工,届时工业用电将得到提升,后续拉运积极性也将有所提升,港口煤价将恢复上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