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裸裂尻具有生长速度缓慢、生命周期长、性成熟年龄晚、繁殖力低等生物学特性。其种质资源越来越少,繁殖与养殖技术有待突破,未能大规模推广养殖,因此,疾病方面的报道极少。本文以笔者在西藏林芝增殖放流站工作中遇到一例拉萨裸裂尻鱼苗出血并发水霉病给大家分享,旨在给从事拉萨裸裂尻鱼类疾病防治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9年4月中旬,在西藏林芝地区老虎嘴鱼类增殖站,室外水泥池(20米×3米×1米),拉萨裸裂尻鱼苗1.2万尾,每天死亡20多尾,高峰时期100多尾,死鱼规格为1400~1600尾/千克,持续1周以上。主要看到病鱼为眼球红肿外突、腹部出血、鱼体表面附着白色絮状物质。现场水质指标检测,水温13℃,水深1米,pH、氨氮、亚硝酸盐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未使用过刺激性药物和改良水质、底质的产品。
解剖病鱼,未发现异常,鱼内脏器官均较正常。显微镜检,一个视野(40倍×16倍)未见寄生虫,鱼鳍部和尾柄处见大量霉菌絮状物,鳃丝也有鳃霉存在。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由细菌性出血病继发感染水霉病。
1.内服 恩诺沙星(10%)100克/包+维生素K3粉(100克/包),按鱼体重10克/千克饲料,饲喂3~5天,
2.外用 水霉净(水杨酸)20克/袋, 0.2克/米3,全池泼洒,待水霉得到控制后,用10%聚维酮碘溶液0.5毫克/升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用3天。5天后看见明显效果,死鱼量由原来的100尾下降至20尾。
拉萨裸裂尻经济价值高,相对尖裸鲤、双须叶须鱼、巨须裂腹鱼等冷水鱼类较好繁殖;性成熟早,雌鱼怀卵量大,雄鱼精液数量品质高;鱼苗出膜率高,生长速度较快,是增殖放流站首选的鱼类。养殖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疾病。此次发病可能为以下原因。
1.气候因素 西藏气候特殊,早晚温差较大,鱼体应激反应大,水泥池底和池壁并不是很光滑,难免会有擦伤,水温上升后,病菌迅速繁殖而暴发。
2.饲养管理不到位 ①池底吸污不及时:水泥池材质不像土池,有土壤,可以吸附或吸收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质,为霉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②消毒不及时:消毒工作应该是定期进行的,但由于天气原因,不能及时地对水体进行有效的消毒,为有害病菌的滋生营造了舒适的“温床”;③药品更新不及时:由于地区偏远,药品的运输时间过长,错过了最佳的预防时间,加之个别用药观念陈旧落后,固守自己的老经验,老方法,导致治疗起效慢或者根本无效。
总之,拉萨裸裂尻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增殖放流站人工繁育工作势在必行,但是在繁育工作中,要做好科学地饲养管理,科学地预防疾病,尽可能地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为增殖放流站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