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
摘 要:新的历史时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对思想理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与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从现实情况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思路、研究力度、教学效果上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为前提,进一步思考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内涵、设计与前沿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要求
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含“思想”、“政治”、“理论”重要的性质要求。
思想性摆在首位、贯穿始终。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到高校阶段,思想性一直摆在首位、贯穿始终;思想性讲的是对根本问题的思考,能够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在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引领下,学会思考、观察与理解时代和社会的根本性问题。
政治立场要坚定、始终坚持。义务教育阶段有思想品德,高中阶段与高校阶段有思想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强调了政治性。政治性讲的是对问题的理解,能够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这样的一种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分析理解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能够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锻造学生的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
理论概念要突出、加强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理论思维,意指学生要具有一定概念逻辑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用学术讲政治。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科学的理论滋养,统筹用好历史、理论、实践等重要问题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最后,真正培养学生具有理论思维、概念思维,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与事物。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概念的分析
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打破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传统方式,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形成既有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相对集中深度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3]
思政课程专题教学即:形成既有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如理想、道德、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以此为项目内容,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老师进行整体设计,在每项主题下系统思考“思想”、“政治”、“理论”问题,例如通过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对现有的案例与实践内容进行挖掘,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理思维。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模式的思索
(一)注重对高职学生科学思想的启发。
科学的价值观念是正确行为的先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需衔接好好各环节中的启发性问题,通过专题环节中问题的设置、讨论、具体活动来启发学生的思想、构建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念,使学生参与到专题教学项目中来,理解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个体的成长更具目标性,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事倍功半的完成预期效果。
(二)注重对高职学生政治品格的塑造。
养成新的品格行为“需要特殊的环境与强化手段,使之逐渐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4],品格的塑造需要一定的环境与系统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项目,需对学生的行为培养进行体系化思考,要根据国家、社会、青年学生现状,设计塑造性强的專题课程培养项目,注重品格行为的引导。具体可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训练方式,借用“连续逼近法”来实现培养良好政治品格目的。
(三)注重对高职学生理论思维的培养
大家对高职学生的认识具有思想局限性,普遍认为其考成绩较低,主要关注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并未考虑构建其知识体系。一般情况下认为,通过灌输式、强制性的教育要求不能根本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根据复原力的研究发现“人面对逆境、压力时会出现自我超越与潜能激发”,任何人都有自身的潜能,专题教学需注重构建知识体系,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来激发其内在潜力,帮助他们自发的运用理性思维面对与解决社会疑点难点问题。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前沿问题的探究
(一)专题内容的体系性与完整性
一是专题教学的体系性思考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专题教育缺少关于学生整体性培养的思考,缺少教育教学目标科学性的认证,缺少专题间、项目间体系化内容的设计,缺少认知向行为转变的实践训练。二是教育教学中需要硬件的支持,既然要解决学生行为问题,就需要配套相应的硬件措施,保障专题教学项目的顺利开展,例如社会现象类、历史问题类专题项目模拟实训室;三是培育的软件支持,开展专题教学除了课程内教师的引导外,还需要课外相关教师的配合,有效的衔接课程内容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现实中各个体系下的教师培养目标尚未统一,课上教师科研与实践普遍分离,课下教师忙于琐碎的日常工作,没有构成体系化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专题作用的延续性
一项专题教学时长为二个星期,能够构建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理论思维等的基本认识与思考,在此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效果与行为的转变,但难点是现实生活中行为方式的延续与维持。现实中,大学生要重新回到原有的环境中,继续面对着现实的学习环境,受到周遭同学、学长学姐、教师的影响,又要面对已经存在的人际压力、学习与生活的问题,如果没有持续教育的过程,他们很难自发性去思考问题,因此专题教学影响力的持续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田训龙.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J].中国高等教育2020(10).
[2]肖卜文.着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N].经济日报.2020年9月14日(5).
[3]程梨.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认同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7
[4]庞达.政党适应性视角下的群众路线研究[D].吉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