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港口物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0-01-03 10:20王伟黄莉
中国市场 2020年33期
关键词:港口物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王伟 黄莉

[摘 要]依托港口航道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对国内外港口物流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研究成果与先进经验,改革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建设产学研基地来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校企合作的港口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制度等,并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港口物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1 意义

近几年,我国港口物流业发展迅猛,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对人才素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紧缺。[1]因此,培养满足港口物流业发展需求、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高端人才,是新时期我国港口物流专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我国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出发点。[2]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港口物流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任务。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演化发展来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加快企业自有人才培养、促进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校企合作的港口物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通过高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完成对学生教育的多元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高校港口物流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完善,调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促使教师能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更新知识结构,变革教育观念,促进学校育人方案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2 研究与实践现状

2.1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企业则是吸纳人才的主要力量,也是人才资源的最终消费者。[4]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演化发展来的,它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

目前,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主要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5]①“双元制”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与在学习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节约了办学成本,也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了物质财富,改善了学生生活条件;②澳大利亚TAFF模式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具体内容和安排由企业、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教学指导思想是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式灵活;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美国创办社区学院的主旨。社区学院注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倡创新学习和能力素质的培养;④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即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把工厂按学校模式办,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高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其一,从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分析、研究国外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研究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发展、现状、比较以及国外高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理论;其二,关注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解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等提供资料来源;其三,从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现代人才的角度出发,探讨面向社会需求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素质教育的推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研究等,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2.2 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现代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港口物流业更是发展迅猛,企业要应对新时代的竞争与挑战,对人才素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引发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命。2006年国务院也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引入新的教学手段——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成为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趋势之一。

由于港口物流是在近年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国内现有的港口物流专业及其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完善。国内一些高校纷纷设置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其中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在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专业具有较强优势。但是目前为止,很少有高校把两者结合起来,教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仍很薄弱。[6]

3 培养模式

港口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港口物流人才素质的需要。既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破解高校港口物流专业教育弊端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未来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具体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

3.1 教改研究目标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社会对港口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完善学校优化有关港口物流学科的专业设置。

(1)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

(2)建设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培养其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职业精神。

(3)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通过学校的学分制与企业绩效的双重考核,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互利互惠。

3.2 教改手段

(1)提出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内容。课程组制定出适合校企合作培养特色的港口物流类教学大纲,课堂上不仅只讲授港口物流领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还研究企业实际生产运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同时,完善相关教材及其配套的电子教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2)探索符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发展需要的港口物流人才培育模式(如图2所示),着力培养能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既发挥学校先进设施设备和专业师资的优势,又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科研难题,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3)提出适应新形势的港口物流校企合作培养方法、方式和手段。构建网络合作教学平台,根据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需要,筹建一个可供校企、师生互动,又可长期使用、随时更新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实时更新网站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前沿的港口物流信息,更好地把握港口物流发展动向。

(4)建立和完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的方法体系。利用学校的知识优势、技术优势为港口物流企业的发展运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共建体现港口物流特色,融港口集裝箱储运、国际货运代理、企事业港口物流岗位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开放性的校内外产学研实训平台和生产实习基地。通过在生产实习基地的学习,引导学生认知职业,认同企业文化,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灵活运用了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激励式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将枯燥无味的实验教学内容融于游戏、欢乐和趣味之中,形成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法手段体系。在某些被设计成模块式的实验项目中,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学习效果。

(5)服务经济建设。购买复杂系统仿真软件Anylogic、道路交通仿真Vissim软件、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专业版与港口版)等,通过仿真作业有效地培养学生技能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工作的适应期限。

(6)建立双重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改变“以分为本”的价值观,将学校的学分制考核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有机结合,实现“以能力为本”的综合评价体系。

4 势与突破

通过基于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教材建设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1)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程组制定出适合校企合作培养特色的港口物流类教学大纲,完善了相关教材及其配套的电子教案。建设了一个既可加强校企、师生互动,又可长期使用、随时更新的港口物流类网站及其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站上提供开放性教学资源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论坛等栏目。

(2)建设了适应新形势的以港口物流为特色的校内外现代物流仿真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港口物流仿真实验中心为主,基于复杂物流仿真软件Anylogic、Flexsim等平台促进了覆盖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多个物流仿真实验平台的开发。

(3)构建了适应新形势的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政产学研平台。通过承担各个省部委及相关管理部门委托的课题,锻炼了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并通过与校外多家港口物流机构共建产学研实训平台,使其成为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物流人才的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 李翔,何梅,谢凤.智慧物流背景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3):130-132.

[2] 顾淑红,杨士涓.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 125-127,131.

[3] 覃海生,杨夏妮.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J].广西大学学报,2007,32(9):391-393.

[4] 蒋茂东.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

[5] 朱晓丹.国外研究性教学现状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8(1): 45-49.

[6] 王景敏.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地方高校应用型港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32(8): 165-166.

猜你喜欢
港口物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营口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