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家庭农场在我国发展问题研究

2020-01-03 10:20熊颖李虹媛杜姗姗陈晗舒晓惠
中国市场 2020年33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家庭农场乡村振兴

熊颖 李虹媛 杜姗姗 陈晗 舒晓惠

[摘 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家庭农场是解决职业农民问题的重要因素,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家庭农场国内外状况进行概述、梳理,基于武陵山片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制约武陵山片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及原因,从基础设施、融资渠道、产品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创新性地引入了“果蔬产权”的融資模式,以加快农场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家庭农场;武陵山片区

1 引言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家庭农场”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纵观家庭农场的发展,国外“家庭农场”起步较早,大约在20 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国外对家庭农场的研讨早期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和标准界定方面,近年来转移至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率方面的研究。而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十年才开始着重于家庭农场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国内学者张新民指出发展家庭农场具有其特殊的必要性,它既是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相结合的新模式,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途径。[1]但也有学者如贺雪峰认为家庭农场的发展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形式也应考虑当前农村实际。[2]黄宗智则认为当前的小农经营模式的确存在很多弊端,认为家庭农场要结合国情、因地制宜才有实效性。[3]总体而言,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尚未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需要长时间地验证与探索。

2 发展现状

2.1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深入推进

国外家庭农场的起步早,对家庭农场的研究更为深入,经验和经营模式比较成熟,主要侧重于规模经济理论和农业规模经济。美国宽松的人地关系、稳定的土地所有权使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越来越规模化;德国家庭农场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实现精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加拿大的家庭农场专业化水平很高,家庭农场只负责生产,其他环节由专有协会来完成。

2.2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强劲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经营主体,从事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经营组织。2008 年,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次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随后,在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家庭农场,谈及解决职业农民问题是发展家庭农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家庭农场作为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目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重要力量,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策略。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家庭农场数量呈现倍数级的增长,总体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8年年底,国家统计局显示家庭农场的数量为60万个,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群体纷纷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各类返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780万人。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现其优势,使农业由保障功能转变为盈利功能,对克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起到了很大作用;[4]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实施更为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但仍然在土地流转、筹集资金等方面面临着挑战。

3 发展困境

3.1 武陵山片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根据统计,武陵山片区六大核心城市中铜仁的乡村人口为264.85万人,居于第一位,怀化乡村人口为260.18万人,吉首乡村人口为155.09万人,张家界乡村人口为78.13万人,恩施乡村人口为34.34万人,黔江乡村人口为32.19万人。

截至2020年,武陵山片区六大核心城市认证的家庭农场数量有9156个,其中恩施家庭农场为3997个,占比44%,成为武陵山片区家庭农场的前端发展者。武陵山片区六大核心城市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坝地种植、山地种植、种养结合、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如图1、图2所示)。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武陵山片区的种植多集中在粮食产业,随着国家和武陵山片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家庭农场的数量近几年飞速增加,农民收入也大幅增加,家庭农场的实施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2 家庭农场的发展困境

(1)现代信息化农场发展不足。随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我国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信息化农场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武陵山片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迟缓,有些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农户对互联网知识匮乏,该地区现代信息化服务家庭农场的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2)缺少人才储备。武陵山片区过度贫困,山区教育发展滞后,农村教师、教学设备缺乏、教学质量不高以及学校硬件设施差,使得当地受教育人群少。再加上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工作,当地普遍留存的都是老弱,老年人接受的知识程度有限,对于家庭农场的理解有限。另外武陵山地区缺少人才储备,从而没有人来指导与帮助当地农场建设,家庭农场主不了解家庭农场的运作方式,致使武陵山地区家庭农场建设困难重重,很难将家庭农场从概念变为现实。

(3)武陵山地区家庭农场知名度低,目标受众人群较少。多数家庭农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是盲目跟风,既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又没有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研究考察,导致主导产业不能体现家庭农场的特色和优势,普遍存在产业、产品设计单一,没有“打造品牌”观念,完全以“农民”的方式办农场,模式雷同,景观、景点、娱乐活动内容简单重复,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现象,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特色地区形象无法打造,品牌没有树立,严重制约了武陵山片区的可持续发展。

(4)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由于武陵山片区横跨三省,属于连片特困区,地形相对比较复杂、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土地,加上农民对土地权思想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愿流转给其他人,担心自身权益受损,以及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其他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不健全,关于土地流转机制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使得土地流转特别困难。

(5)资金短缺与融资困难。当今金融服务机构对信贷对象要求严格,但是家庭农场数量发展快,发展阶段各不相同,金融服务机构在受理其贷款申请时无法全面掌握相应信息,为评级、放贷和贷后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不利于金融机构有的放矢地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制约了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的满足。金融机构要求信贷对象具备有效的抵押担保物,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仍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其拥有的财产主要是房屋、农机具、种养动植物等,上述资产在现有的政策法规下不能作为信贷抵押财产。

4 建议

4.1 建立“互联网+农业”的模式

重视农村信息化发展,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不断加强,普及农户对农业信息化的知识;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渗透到家庭农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运用于农情监测、农产品检测预警、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搭建等方面,促进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4.2 完善人才储备

实践表明,教育是发展的最佳手段和根本途径。加大对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投入力度,确保贫困山区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助于提高武陵山地区人员教育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本地人才储备。国家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措施来鼓励高校人才来加入武陵山片区建设。武陵山地区也可与高校进行定点合作,发挥直属高校學科优势和科技优势,帮助武陵山片区进行农场建设,可以制定出符合武陵山片区特色家庭农场。对农场主进行集中培训,帮助农场主了解家庭农场的运作方式和运作流程。农场主在了解家庭农场的基础上,才能更加合理地对家庭农场进行管理,对家庭农场的人员配备、工作安排得更加合理。

4.3 延长产业链,突出区域品牌

通过优质企业带动模式,依靠其资金技术、生产组织、市场开拓等优势以及产业链的向前拉伸、向后拓展,提升全产业链生产组织化、标准化水平,形成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的农业“新六产”模式。[5]如隆回县宝庆牙百合进出口公司、古丈县古阳河茶业有限公司等都具有良好的企业优势以带动家庭农场的发展。通过每年举行一次武陵山片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农博会,让更多的武陵山片区特色优质农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提升武陵山片区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

4.4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使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加大农民宣传力度,完善服务内容,政府参与引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土地纠纷,同时对农民流转土地进行肯定和鼓励。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政府也要扮演好监督的角色。[6]

4.5 构建多元融资渠道

鉴于家庭农场的特殊形式,银行贷款步骤烦琐艰难,应该在政策上给予财税补贴,加强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扶持与建设,例如,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出台符合地方性的帮扶政策,鼓励村、镇政府设立担保公司,与政府政策直接挂钩,为家庭农场项目担保。政策落实后,采取差异化补贴标准对于经济效益好的家庭农场实行“奖代补”准则。农户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建立新型的融资渠道,将家庭农场的部分产品从根源上进行融资,给蔬果大棚和果树等农产品办理产权证,根据不同品种的蔬果大棚和果树确定其年限,以年底分红或者是每年最低保障收益的方式给予认购人进行回报,为认购人提供一种新的投资理财方式,也为农户产前融资扩大生产,选育优种。

5 结论

家庭农场作为研究我国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的主体,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了地方性扶贫攻坚。在研究中了解到国外的一些情况,基于国内背景,以武陵山片区为试点,根据武陵山片区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发现了现代信息化农场发展不足、缺少人才储备、武陵山地区家庭农场知名度低、目标受众人群较少、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资金短缺与融资困难的问题。基于对家庭农场的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提出了强化信息服务农业的水平,建立“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完善人才储备、延长产业链,突出区域品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构建多元融资渠道的方法。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振兴农村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新民.家庭小农场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一种好形式[J].经济问题,1990(3):46-49.

[2]贺雪峰.站在小农立场看问题[J].中国老区建设,2013(7):20.

[3]黄宗智,高原,彭玉生.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J].开放时代,2012(3):10-30.

[4]余仁会.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6):61-62.

[5]段全珍.发展贵州农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2004(5):88.

[6]蔺长平.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家庭农场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