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梦菲
摘 要: 在日本小学,教师最了解学生的日常状况和学校生活情况,对学生指导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日本教师的学生指导,有着树立正确的学生指导观念、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统一、获得团队的支持、建立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等施行标准。以“儿童社会技能横滨方案”这一具体案例,说明教师的学生指导职责,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反思我国教师的职责内容,注重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日本小學;教师职责;学生指导;生活能力
日本文部科学省2017年(日本平成29年)《文部科学白皮书》中提到,学校工作可以大致归类为“学习指导”“学生指导和职业指导”及“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事务”,教师的职务内容包括:“教学和学生评估”“学校活动的协助”“学生辅导”“进路辅导”及具体的“午餐时间”安排[1]。其中,虽然“学生指导”是整个学校的工作,但因为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且最了解学生的群体,所以“学生指导”与“教师”密不可分。另外,通过学生指导培养能力,是学生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因此,本文重点强调教师学生指导的职责。
在日本,学生指导是一项旨在尊重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提高社会素质和行为能力的教育活动。“学生指导”也称“学生辅导”“生活指导”“儿童指导”和“生徒指导”,但其他术语通常具有多种使用语境[2]。本文参考日本使用最多的“学生指导”这一术语,学生指导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起重要作用,可以说与学习指导一起促进学校中所有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教师“学生指导”的施行标准
日本《学生指导提要》(《生徒指导提要》是日本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综合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生指导理论、想法和实际指导方法,由日本文部省于2010年3月(日本平成22年3月)在多个部门的协助下,集合多方意见编写,旨在促进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共同理解,达成共识,为促进有组织、有系统的学生指导工作而努力。本部分借鉴日本《学生指导提要》的内容,说明日本小学教师在学校学生指导中的具体实践。
学生指导在学校运作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作用,虽然应该由全校教师共同参与,但是在实际指导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日本的小学实行包班制,班主任有更多机会与班级学生接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个人特性、人际关系等很多信息,最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教师通过提供指导培养学生,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自我指导能力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堂学习、课间休息时间和课后的辅导时间或者俱乐部活动。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指导观念。
所谓正确的学生指导观念是通过指导,学生获得自主性及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生活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掌握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设计目标、如何寻找资料解决问题及如何安排生活、如何与人交往等,即获得所谓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因此,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学生判断所作所为是否适当而正确,今后才可逐渐避免不当行为,保持良好行为。为了强化能力,教师的学生指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课间休息时间是个别学生的需求与群体或社会的需求相互冲突的高发期,教师需要制止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其改正并且知晓正确行为的要求。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指导观念,知晓责备、惩罚和改正都不是目的,而是要学生正视自己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进步的态度和自我指导的能力,不是一味听从别人的指示或意见,根据判断采取行动,追求自身人格的发展并学会与社会和谐相处。
(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统一。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教育使命,在特定的时间内培养更多学生的能力,我们要找到指导过程中的共同点。日本每所小学都设计了各种指导系统,以应对共同性的问题,例如按照学习程度分类的班级指导和按照个人需要分类的项目学习等。另外,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生活背景不同,要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重视个性化问题,例如在制定方法上,鼓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包括依据他们的兴趣确定任务和选择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加深对学生个体的理解,这是进行学生指导的基础,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指导,要真实了解学生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从学生的表情、语言、学习态度等方面掌握各种信息,也可以在课间、清洁时间、午餐时间、社团活动等各种场合加深对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确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时而恰当地对任一学生的个别辅导,防止学生问题恶化。
总之,指导学生是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生活能力,教师要以理解学生个人为基础,通过群体促进每个学生成长。
(三)获得团队的支持。
为了解决复杂化和多样性的学生问题,教师需要有条不紊地,与管理人员、学生辅导人员、教育咨询人员、年级主任和护士教师等外部专家,以及学校顾问和学校社会工作者和家长等人共同应对[3]。其他人员作为局外人可以更客观地看待学生的问题,从多种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要求在进行学生指导时,谋求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理解。面对学生问题,教师必须通过团队采取有组织的应对措施,通过共享了解的学生信息并分享个人经验,确保尽早解决问题,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此外,还必须建立一个持续的学生指导系统,而不局限于小学部分。通过横向上各个层次的教育系统及纵向上从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的相互衔接系统,教师之间就学生指导问题交换意见,以便系统地应对学生面临的挑战。
(四)建立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
近年来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部分孩子在没有充分习得基本生活方式的情况下进入小学。孩子们紊乱的生活方式和问题行为影响了课堂纪律、限制了学习的积极性并树立了消极的生活态度。因为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能力下降,需要学校、政府和其他机构承担家庭作用。为了应对这种现状和挑战,学校、家庭和社区需要重新认识自身的作用并自觉发挥,协调地采取行动。基本的生活方式是形成人类正确态度和行为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实现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生活方式的每一个要素的培养都要通过日常的点滴生活积累,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等,这些与童年时期的家庭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身心成长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活方式的基础。另外,建立基本的生活方式对于指导学生培养自主性和自律性至关重要。
让学生建立基本的生活方式,需要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不仅在班级和家庭中,而且在整个学校都要维持校内纪律,这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础,使学生意识到学校是一个安全的地方,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在小学,规则意识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为它是学生日后学校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基础。在小学一年级,必须努力与入学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建立联系;在六年级,必须与升学的中学建立联系,努力營造规范意识。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的规则纪律一定要符合社会规范,不让学生产生行动的困惑。此外,希望在学校内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需要家庭和社会协助,共同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健康成长。通过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及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积极态度。
二、“儿童社会技能横滨方案”——教师实施学生指导的实例
本部分将以“儿童社会技能横滨方案”(下称“横滨方案”)这一具体案例说明教师如何进行学生指导及学生指导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该方案是为了防止学生发生问题行为,及早发现和尽快处理问题行为,关注有特别需要的儿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横滨市教育局开发了一个项目帮助学生培养社会技能,并在2007年(日本平成19年)公开了该方案的具体程序,以防止欺凌和厌学行为发生,重在培养儿童的社会性,促进安全、安心的班级风气的形成和教师之间的合作[4]。“横滨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造安全、安心的班级风气的集体指导方案。
将一个活动的所有环节的具体目标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活动进行,明确需要培养学生的习惯和相关技能,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向儿童明确展示“目标”“程序”和“规则”,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安心。通过“个人→小组→整体”的活动流程,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表达想法,相互分享、相互借鉴。另外,“横滨方案”的目标和基本程序,还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技能。
(二)对学生进行调查、评估,形成新的指导方案。
通过两名教师对班级里的学生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学生是否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否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能否承认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以及能否与他人相处、能否与集体相处等18个具体方面。根据评定结果将学生分为:高自我评价群体、以自我为中心的群体、低自我评价群体和对人过敏的群体四类,对这一分类结果,教师完善对于学生个人的理解,面对学生的差异,形成新的适合学生个体的指导方案。在日后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形成有效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
日本的“横滨方案”,不仅促进教师多方面了解每个学生,而且有效提升教师的主观性,同时在研究中发现,为了有效培养儿童的社会性,教师之间有共同的指导方式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有组织地分享指导学生的理念和具体实践,形成有效的学生指导方案。另外,该方案设计具有可实践性,2011年(日本平成23年)就已在横滨市70%的小学推广使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
三、对日本教师“学生指导”职责的思考
(一)明确教师“学生指导”职责。
我国教育界通常将学生指导理论置于“德育工作”或者“班主任工作”概念之下,几乎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理论专门论述[5],我们应该加以区分和明确,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指导,而应该通过教师职责的明确,掌握学生指导更基础的功能。今天,我国小学生在家庭的时间越来越短,更多的时间待在学校,因此学校应该承担起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工作。与日本不同的是,我国小学实行分科制,班主任不能所有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可能导致对学生的理解不全面,实施学生指导的过程会面临更多困难。不过,分科制的教学减轻了班主任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反思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注重提升教学效率。
日本多次PISA测试(国际学生测评项目)成绩都遥遥领先,教学时间占学生在校全部时间的50%以下,这个数据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不一定成正比,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生活作为学习的基础,日本学校十分重视学生指导的职能,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这一职能的执行,通过学生指导和其他活动,为小学生积累基础的生活和学习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与人交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作为社会一员的规则意识。这些能力的养成,对学生日后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用了学生几乎全部的在校时间,教授了几乎相同程度的知识内容,这就说明了教学效率存在问题。因为教学占用了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导致学生本来应该在学校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没有被重视,部分学生成了远离社会生活的学习“机器”。教师作为直接和学生接触的群体,应该明确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了解每一名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指导方法,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中、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学到切合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平成29年度文部科学白書——学校における働き方改革[EB].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b201801/detail/1411176.htm,2019-03-05.
[2]钟启泉.学生辅导——与日本教育学者桂正孝教授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03):3-6.
[3]文部科学省.生徒指导提要[Z].日本:文部科学省,2010.
[4]文部科学省.生徒指導?進路指導総合推進事業の参考事例[EB].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seitoshidou/1325245.htm,2019-03-05.
[5]张萌.学生指导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