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月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各高校已经把教学重心放在培育学生道德品德的高校思政教育上,并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师授课,学生被动记录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多采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育人模式。基于此,本文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含义为出发点,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践育人模式的优点,深入探究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优点
现阶段,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仍然沿用向学生灌输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把高校思政教育当成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方向,忽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教学理念,与高校人才综合道德素养培育目标相背离,没有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教育,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与实践育人模式脱节。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不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基于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挖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质知识,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让高校思政教育与实践育人模式达到平衡的发展状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141)。
1.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含义
高校思政教育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三观的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是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政教育和育人模式相结合,形成符合当代大学生人文理念的教育方法与方式。这种教育方法是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行动,让学生更清晰、更明了地理解思政教育的理论,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国家需要的正能量人才[2](112)。
2.一些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活动型教学目标设计不规范。
活动教学目标是活动型教学的必要条件,指引着活动型教学的整个过程。活动教学目标是活动型教学的开端,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规范、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教学成果的好坏。一些高校思政教育,第一,缺乏学科核心素养意识,对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整合、优化,出现偏离核心素养的状况。第二,一些思政教师没有将设计思维改革创新,依然沿用以往教学中教师授课,学生记录的模式,没有响应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号召,偏离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的目标。第三,一些思政教师目标设计不规范,教学目标过多且缺乏行为条件。第四,活动教学目标流于表面,表述笼统[3](54-55)。
2.2教学形式选用不合理,使用条件把握不准确。
任何优秀的活动形式都是符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时间和空间等主客观因素的。如果思政教师对功能和使用条件掌握不当,就容易导致活动形式使用不当,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看,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十分普遍[4](72+78)。例如,在课堂上的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从感官上得到丰富知识的活动形式,如图片、视频、案例,等等。一些思政教师直接跳过采用信息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设置很多较难理解的问题,让学生机械地硬性思考,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向学生提问,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将大大挫伤学生学习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积极性,甚至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厌倦感[5](38)。
3.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优点
3.1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应用教育资源。
当下社会,学校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进行理论教育的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小。充分运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整合思政教育实践,不但是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利用,更是对思政教育的完美补充。
3.2有利于高校建立更优秀的高校文化。
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教育环境,与优秀的高校文化相辅相成。一方面,可以抚慰当代大学生浮躁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可以净化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优化高校文化[6](147-148)。
3.3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与实践育人模式相结合,可以完美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到现实中,增加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彻底摆脱了“书呆子”式教学,解决了思政教育单一的问题,丰富了思政教育。
4.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具体措施
4.1以学生为本,搭建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现阶段一些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尚不完善,内容老旧,以红色教育、马克思主义等传统教育内容为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关系不密切,高校对平台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运用少[7](186)。基于此,思政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利用当下流行的“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弥补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不足,添加一些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并设置评论区让学生评价和讨论这些新鲜热点事件,发表想法。思政教师要严格把控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上的不良言论和信息,为学生提供安心干净的网络学习环境,力求达到提高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教学目的。
4.2通过微课形式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互联网视域下的微课教学形式已经在各高校开展,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思政课直播教学目标,思政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网络直播平台的特点及流程,在直播思政课之前借鉴其他直播案例,掌握平台的各种有利环节。思政教师要充分准备好教学課件,明确实践教学的意义,按照思政课具体目标与教学要求直播授课,要重视学生在对话框中提出的疑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8](47)。实现更好的知识传播,在网络直播实践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有效教学,实现思政课在理论知识和思维实践的一体化。其次,学校成立网络直播课程的思政教师小组,虽然大多数网络直播是由一个主播单独完成的,但是为了让思政教育更加专业地进行,学校应该建立起一个专业、高效的网络直播思政教师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选择擅长网络直播的思政教师作为小组队长,在每次思政课实践教学之前,带领其余教师进行探讨、决策和技术流程培训,明确分工,集思广益,增强直播小组的凝聚力。可以安排不同的思政教师进行网络直播授课,每位教师有独特的教学魅力,用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发布相关思政实践课程的直播预告,思政教师应该及时发布网络直播的预告,让学生掌握上课时间与课程内容,譬如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内容以全国两会的召开这种热点话题展开探讨,引出相关知识点。直播预告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关注,线下自主预习,积极参加到正式的直播课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了欢乐,获得了思政教师的认可,也激发了对思政实践教学的兴趣[9](112-115)。
4.3遵循实践育人模式,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道德法制的教育,肩负着从各个方面培育学生的重任,承担着培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职业人才的发展要求[10](117-118)。基于此,思政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不再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利用科技产物,科学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阶段,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学校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创设高校思政教育的官方宣传和公众号,以网络宣传平台为依托,实时发布高校思政教育的最新资讯,并每日及时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宣传信息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这对宣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宣传信息的内容、形式制作都要以吸引学生的眼光和符合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学习需求为前提,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11](63-64)。
4.4遵循实践育人模式,教师引导学生思维。
大学生的人生观暂未成形,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引导,把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国家建设、企业管理与服务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其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培育尤为重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基于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树立道德观念,吸收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学习与创新,为学生设定适合学生需求和发展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举办与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慰问老人、参与社区服务工作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高校辅导员正确的思想政治引导,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5遵循实践育人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现阶段,部分思政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没有改变思维,仍然把自己当作课堂中的主导者。在思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思政教师应该响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自主学习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思政教师备课期间,可以采用一些社会热点作为课堂的开始,通过课堂讨论、专题辩论、角色模拟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做铺垫[12](158-159)。
4.6遵循实践育人模式,完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思政教师要积极探索有益于学生职业发展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多组织一些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现场、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等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外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在实践育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下改革与发展,这符合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添加实践育人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选择及其价值思考[J].新西部,2019,471(08).
[2]李靓.基于“艺创”文化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智库时代,2019,000(007).
[3]邢大海.大思政视野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价值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04).
[4]韦瑞凯.探讨发挥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指挥力的路径[J].青年时代,2019,000(009).
[5]宋建华.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价值[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8,000(004).
[6]艾勃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践育人模式探析[J].新西部,2019,466(03).
[7]贺治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析[J].今日财富,2019,000(005).
[8]陈丽媛.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才智,2019,000(017).
[9]周玉.“大思政”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160(02).
[10]武芳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00(002).
[11]孔维涵.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01(015).
[12]陈龙.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青年与社会,2018,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