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菲
摘 要: 泰州道教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泰州就成为神仙流行之地,具有神仙众多、名道辈出、道观林立、信众广泛等特点。曾出现了许多精通音律、擅长器乐演奏的名道士、名法师和高功。他们承袭了“巫以歌舞降神”的传统,在祈祷祭祀等科仪活动中,既保留了古代传统音乐,又吸收了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江南丝竹和昆曲等地域文化资源。不仅在江苏道乐中独占鳌头,而且丰富了全国道乐文化内容,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泰州道教;科仪音乐;文化研究
泰州素有“吴头楚尾”之称,受吴楚文化的滋润,泰州道教科仪音乐文化,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既保留了古代传统音乐,又广泛吸收了丰富的民间音乐、江南丝竹、地方戏曲、昆曲等音乐成分,成为带有浓厚苏中地域特色的宗教音乐,且更加迎合当地民众的口味,深受百姓欢迎。受此影响,过去泰州地区的殷实家庭,每逢婚丧嫁娶,小孩抓周,失窃遭殃,看病投医,总是先上宫观,烧香磕头,低声向神仙祷告一番,图的是平怒息忿,秉公执法,赐予福祉。
一、泰州道教宫观简介
泰州城乡道教宫观众多,四十余座。新中国成立时,城区尚存二十四座,其中城隍庙、上真殿、斗姥宫、三宫殿、玉皇宫等五座历史较长,规模较大。
泰州城隍庙(见图1)是当地规模最大的道观,也是江苏境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城隍庙建筑。它建筑规模庞大,殿宇峨峨,气势宏伟,建筑风格与泰州旧州衙相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始建于唐代,是一座千年古庙。据《泰州志》记载:泰州城隍庙自北宋以来先后进行了五次大的修缮,现存建筑建于明清。泰州城隍庙坐北朝南,平面呈葫芦状。庙南北总长124.36米,北段东西宽42.7米,占地面积5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2平方米,共有庙房70余间。
在中国古代,城隍庙是祭祀守护当坊城池神灵的庙宇,一个城池的城隍就是掌握和管辖城池的最高之神。这里敬神尊道、崇正为真。那么,泰州的城隍所奉祀的是何人呢(见图2)?虽然正史无载,但民间说法颇多。一说是岳飞,因为岳飞生前曾当过“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是一个精忠报国、爱民如子的清官。在他死后,泰州人请他出任泰州的城隍爷。另一说是吴王张士诚,泰州兴化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起兵反元,同年五月攻克泰州,后建都苏州。是时,朱元璋与张士诚争夺天下。在攻打泰州时,遇到张士诚及其部将夏世恭、严再兴的顽强抵抗。明军虽破城,但伤亡惨重。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为了维护其统治,便利用老百姓敬畏神鬼的心理,于明洪武年间下旨各府、州、县大建城隍庙,并给各地城隍封爵。泰州城隍封为“海陵忠佑侯”。朱元璋曾对大学士宋濂说:“朕立城隍,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悉封张士诚为泰州的城隍神,还另有其意:“你生不肯为我所用,死后你也要为我之臣,替我守护一方疆土。”
泰州城隍庙虽为全真道龙门教派,但在修斋设醮时,一般改用正一道,显常年丝竹绕梁。按“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看复本,合教永圆明。至……”一百个字,民国时,已传到“教”字辈。这里不仅是礼神古庙和道教活动的场所,还是民间节日庙会的小商品贸易市场及娱乐的场所。过去,每逢初一与十五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诵经祈福和超度活动。封建统治时期,对于幻想解除现实痛苦,谋求生存与幸福的贫苦百姓,是有一定的心理慰藉作用的。到了春节、灯节、清明城隍诞辰(农历五月十六)、城隍娘娘诞辰(农历五月十八)与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等,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特别旺盛。特别是“三巡会”会期,城隍神像清晨启驾,深夜回庙,仪仗威武,执事严肃,各行各业都有牌灯,旗伞、香阁等参与迎神赛会,延绵长达两三里,四乡八镇赶来看会者成千上万,途为之塞。到了正月和五月中旬,这里更是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簇拥如潮,卖唱的、演唱曲艺的,跑江湖、耍武艺、玩游戏、卖玩具,卖地方特色小吃的、卖草药、山货、茶叶、丝绸、陶瓷器的……纷至沓来,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热闹非凡。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泰州城隍庙大殿的大天井都是地方百姓举行大型集会的重要场地。
二、泰州道教科仪形式
泰州道教科仪音乐曾盛行于唐、宋、元、明、清代,因受皇室官府的扶植和荫护,得以自成一体。原初为打击齐奏形式,后吸取了帝皇庙堂仪典的吹奏音乐、祀礼的丝弦音乐,融为一体而进入祈福活动,虽然形式纷繁,但前后有序,吹、拉、弹、唱配合十分默契。清代,这里设有道正司。为营造宗教气氛,在法事活动中往往根据需要演唱或演奏不同的规定乐曲,形式包括修炼和科仪两大部分。2009年,泰州道教音乐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修炼
泰州道教十分注重修炼与经典科仪,各宫观早晚修持课业,各不相同。修炼的方法有服饵、导引、内丹、符箓、辟谷等,经典科仪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在法事活动中,唱诵和器乐一般同时进行,通常根据情节的需要,由司鼓长组合串联成各种道曲,按法事内容的不同,所组合的道曲相应变化。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曲调格式,音乐形式有独唱、齐唱、散板式吟唱。
1.诵经(见图3)。作为泰州道观重要的日常修道活动,是道士每天必备的功课之一。这里诵念经文大多严整平稳,与意无涉,须讽诵配持(乐),早唱“琳琅振响,十方肃清……”赞,晚唱:“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忘……”赞。诵念经文须按规定音韵行腔,声若诗词吟咏,其节奏多由木鱼控制。讽诵的经文有《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品妙经》《玉皇宥罪赐福宝忏》等,但各宫观又不完全相同。
2.礼忏。每日早晚功课必诵经文,是道士们每日必行的礼忏仪式(见图4)。其中,早功课有:唱《香赞》《忏坛偈》;诵《高上玉皇心印妙經》等经文;叩首三跪,随动作唱“皈依三宝”(即“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赞。晚功课有:唱《香赞》《位前偈》;诵《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太上洞玄灵救苦拨罪妙经》《三官经》等经文;最后,叩首三跪,随动作唱“皈依三宝”赞而结束。
3.圣诞祈福。泰州各宫观庙供奉的神仙不一,自然时间不同。每年农历五月十六和五月十八,相传分别是泰州城隍爷夫妇的生日,这两天,泰州城隍庙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城隍爷夫妇圣诞活动(见图5)。此活动规模宏大、管弦交响、经声悠扬,挂祈福带、派长寿面、参与信众很多。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每年要举行一次“城隍巡视”祭祀活动,是泰州人一年一度生活中最圣洁、最庄严、最虔诚、最喜庆的全城节日。
(二)科仪
道教科仪俗称做道场或做法事,有阴阳之分。阴事科仪为追荐先灵、寄托哀思、施食炼度、超度生方的法事活动,阳事科仪为祝寿庆贺、祛病延寿、祈保平安、酬神谢愿的法事活动。在设坛、上供、焚香、升坛、画符、念咒、降神、迎驾、诵经、赞颂等法事活动中都少不了音乐相伴。形式有鼓乐、吹打及独奏、合奏、迭奏等,演奏通常采用坐乐和立乐。
1.净坛科仪。就是在建斋行道起始之时(见图6),辟除污秽,扫荡邪恶,禀告上苍建坛宗旨的仪式。净坛科仪一般不单独举行,通常作为清静坛宇,奉请诸神莅坛场序幕。在“净坛科仪”中,道士们一般通过洒法水、涤尘埃、三上香,达到为信众消灾降福的目的。当第一道科仪“法水涤尘”,奉请诸神下界的音乐响起,经诵中,坛场内可顿时呈现庄重谨严的气象。整个过程音乐优美,旋律庄重典雅,采用的音乐有《法水涤尘》《三上香》《请将偈》等。
2.上供科仪。就是给神灵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的仪式。有香、花、灯、水、果和茶、斋、宝、衣、钱等十种,上供时,道士要诵读奉祀斋主的“疏文”。斋主及眷属人等均须磕头行礼。醮宴神祇上供祭品颂其恩德,祈求福祉。飨宴亡灵的目的是感谢养育辅佐之恩惠,以此表达哀思与孝敬之心意。“上供科仪”所用的音乐有《劝世歌》《奠酒偈》《酒饭偈》等。
3.发符科仪(见图8)。“符”原指中国古代调兵遣將所用的兵符。后道教用作沟通天地神灵,召神劾鬼,降妖镇魔的特殊信物。“发符”是道士按照信众的所求,用符上奏天神,通报三界帝阙,召请天将、神灵、功曹、符使等的科仪过程。在“发符科仪”中,道士通过化符请将、行法变神、通书送符等仪式,将信众所托的赐福延龄、度亡升仙等美好愿望上达给神灵,启禀上苍国泰民安。所采用的音乐有《香赞》《步虚》《三界持符使》等。
4.进表科仪(见图9)。进表亦称“上表”“化表”。“表”是古代大臣书写给帝王的疏文。后被道教所借用,道士按照一定的格式,将信众所求,书写成祈愿表文,伴随上香、跪奏、撞金钟、击玉磬、净神台等仪式,送达天庭,呈于功曹仙官。相传泰州道观中所沿用的进表科仪,系从明初来自杭、嘉、湖地域,已有600多年历史。曲牌旋律优美,节奏跌宕起伏。所采用的音乐有《香偈》《祝香赞》等。
5.斋天科仪。“斋天”就是道士行法祭祀时,用供物来邀神遣将的仪式。一般在道士演奏“十供曲”时,主家有专人开始“上香”“献花”“点灯”“洒水”“敬果”“献茶”“做斋”“呈宝”“制衣”“化钱”。同时,道长用道家咒出诸位天尊的名号,表示恭迎众神光临道场(见图9)。然后燃符烧黄圆,代主家表达心愿或忏悔过错,再步需散花,达到寄托哀思、追荐先灵的目的。所采用的音乐有《献花曲》《供灯曲》《供果曲》《献茶曲》等。
6.开光科仪(见图10)。开光是指道教神像的开光明,就是把宇宙的无形的、具有无边的真神灵注入神像中,经开光的神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使法物具有特别的灵力,可以成为保佑自己的圣品。故开光神像被供奉,是各宫观庙必不可少的仪式。届时,神像华丽、钟鼓法音、余音绕梁、善男信女、隆重吉祥,共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所采用的音乐有《太极韵》《祝香咒》《朝天子》等。
7.经忏科仪。经忏分斋醮、焰口两大类,泰州过去稍富裕的人家,都少不了宴请道士打斋醮、放焰口超度亡人的习惯。其中:斋醮有罗天大醮、灵宝大醮、百拜朝天、跪诵天经、坐诵天经、玉皇忏、东岳忏、阎王忏等多种,其中罗天大醮规模最大,一般历时三天(最隆重的历时四十九天)。在讽诵经文与礼拜时均有乐器伴奏,且三天配乐不同。焰口按规定分为一大师、两大师、三大师等。这里放焰口的科书叫“太上蓬壶炼度食”,讽经、礼拜时也均有乐器伴奏。
(三)常用乐器与法器
泰州道乐演奏器乐以传统乐器为主。吹管乐器有曲笛、梆笛、箫、管、笙、大小唢呐等。拉弦乐器有二胡、革胡等。弹拨乐器有琵琶、阮、扬琴、碗琴、月琴、三弦等。打击类有堂鼓、大鼓、偏鼓、撞铃、大锣、小锣、星子、檀板、木鱼、钟磬、响板、大小钹等。法器类有如意、令牌、令旗、法尺、法绳、师刀、碰钟、铛子、铙钹、青玄印、三清铃、镇坛木、雷击木、拷鬼棒、甘露碗、天蓬尺、引磬钟、法印法剑、斗姆心章印等。
三、泰州科仪音乐内容
泰州科仪道乐是音教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道乐素材来看,主要来源于帝王庙堂仪典音乐、祀礼音乐、宫廷音乐、唐代教坊音乐、宋代诗词音乐、元明清三代杂剧与南方昆曲中曲牌套曲,同时融合了苏北民间流传广泛的民歌小调、民俗俚音,应用了江南丝竹和北方吹打乐等成分,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一)传统音乐
泰州科仪音乐由道士们口传心授而世代传承,使道教的正宗传统音乐得以保留至今,如《破阵子》《将军令》《得胜令》《哪吒令》《忒忒令》《到春来》《到秋来》《行街四合》(或称“四合如意”)、《水龙吟》《寄生草》《耍孩子》《定风波》等。
(二)昆曲曲牌与套曲
明初“洪武赶散”,大量苏州移民迁入泰州地区,坊间音乐江南丝竹和昆曲相随而入。特别是清初泰州俞锦泉家族蓄有女昆部“俞氏家班”百余人,常延请道观器乐名手参加该家班吹拉弹奏助演苏昆名剧。受其影响,泰州科仪道乐吸收了相当数量昆曲曲牌和昆剧剧目中完整的套曲。如:昆腔中的《山坡羊》《浪淘沙》《梳妆台》《采莲子》《朝天子》《清平乐》《醉花阴》《西江月》《惜分飞》《诉衷情》《相见欢》《长相思》《醉太平》《鹊桥仙》《一剪梅》及南昆套曲《回营打围》《昭君和番》等。
(三)地方俚曲
泰州科仪音乐在长期传承中,广泛吸收了苏北民间流传的地方俚曲小调、民歌、道情、淮扬地方戏曲中常用曲牌等,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宗教音乐,既敬神娱人,又迎合当地民众的需求。如《梅花三弄》《孟姜女》《下盘棋》《哭七七》《叹五更》《芦江怨》《满江红》《苏武牧羊》等。
(四)锣鼓吹打乐
“无鼓不成道乐”,泰州道教科仪音乐中的锣鼓与吹打乐尤为出色,可用“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来形容,吹弹击打、鼓声震荡、声势磅礴;道士跑方(舞蹈)、剑拔弩张、驱赶邪魔;召神遗将、四方肃静、庄严肃穆。运用泰州地区“十番锣鼓经”(“十番锣鼓”又称“喜十番”),相传“十番锣鼓经”是清初俞锦泉与陈瑞家班表演昆剧剧目中的常用的锣鼓经,同时把淮扬等地方戲曲中的锣鼓点子吸收后汇集而成。锣鼓乐与吹打乐有着不同节奏的“经词”(如:“匡匡京匡一令匡”“匡才匡才匡”等),演奏时而快速强烈,时而慢速婉转,有时依附其他道曲的演奏,浓厚的地方唱偈韵腔,使整个醮仪活动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魅力和苏中地域特色。
(五)佛道音乐
泰州道教科仪音乐与全国一样,曾受到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影响,促进了泰州道乐的长期繁荣发展。在道教经诵斋醮等科仪音乐中,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道曲与佛乐的近似关系,在法事音乐上都保持着一定的佛道共性因素,如:《散花曲》《十月怀胎》《叹骷髅》《道情骷髅》等。
在千年传承中,泰州道教科仪音乐可谓“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形成了既有吴文化的细腻、甜美,又有楚文化音乐刚劲豪放的道乐风格和地域特色。特别是一些民间乐曲经道人之手改编,通过钟、磬、鼓、木鱼、云锣等乐器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变奏处理后,呈现出更加庄重、肃穆,华丽的情调,形成了与道乐相一致的乐风。这一融合民间百姓喜怒哀乐、宣扬忠孝仁爱、表达求福祈愿、歌颂神仙自由的做法,不但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而且在仙音缭绕、神灵缥缈中实现了以乐化民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刚.中国道文化[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1.
[2]张葛珊.泰州道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1.
[3]姚绍宏,主编.泰州道教音乐[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6.
[4]陈莲笙,主编.上海道教音乐集成·第一卷[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0.
本文为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泰州盐运河畔道教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编号:2019JA 196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