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外汉语学习者的现代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总结中,笔者发现对韩国留学生的偏误研究最多。本文将对介词“给”偏误的研究方法、类型、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介词“给” 偏误 评述
一、引言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等,2001)把介词分成六类。其中一类为对象介词:对、对于、关于、至于、和、同(与)、跟、为、给、替、于、把、将、叫(让)、被、比、朝、向。可以看出,“给”被归为对象介词。介词“给”是外国留学生经常遇到的语法类型,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句型。由于其语义、语用上的多样化,导致了留学生众多的偏误问题。
总结这些偏误问题,查找重复的偏误,有助于更深层次的偏误类型分析和偏误原因的分析,并可以提出更好的教学建议。
二、“给”字句偏误的研究现状
偏误分析是中介语分析中的重要的一类。偏误分析理论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汉语的偏误分析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汉语的语法偏误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并以鲁健骥的《中介语研究十年》的发表为界。偏误的类型按照不同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分为偏误和失误,崔希亮根据留学生具体的介词习得偏误情况总结了八类。语言学界大多采用“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分法。偏误分析法有以下几步:第一,选择语料。第二,确认偏误。第三,对偏误进行描写和分类。第四,解释偏误并探究原因。第五,评价。偏误原因的分析大多依据鲁健骥在《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中的五点因素:其一,母语的负迁移。其二,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其三,本族或外族文化因素的干扰。其四,学习或交际方式、态度等的影响。其五,教师或教材对目的语言现象的不恰当或不充分的讲解和训练。
经过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对留学生介词偏误研究的文献很多(杨永,2007;袁慧,2009;李建慧,2010;李佳佳,2011;刘芙蓉,2012;戴琪,2015;周宇航,2017)。专门对韩国留学生韩国介词“给”的偏误研究也很多(吴成焕,2006;华相,2009;李萌,2011;金洙玄,2012;周洋,2013;崔泳允
(一)偏误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多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华相,2009;周洋,2013;崔泳允
(二)偏误类型
经过梳理后,可以看出共有11种偏误类型。第一,误用偏误。可以分为同类介词误用、非同类词之间误用、错序偏误。第二,混用偏误。还可以分为“给”和“对”的混用偏误、“给”和“让”的混用偏误、“给”和“使”的混用偏误、“给”和“跟”的混用偏误、“给”和“向”的混用偏误、用“给”来替换描述具体行为的动词。第三,多余、赘余偏误。第四,错位。介词“给”字结构的错位。第五,错序。第六,遗漏、漏用介词“给”。可以分为“S+给+O1+V+O2”句型中“给”的遗漏、“S+V+给+O1+O2”句型中“给”的遗漏、“S+V+O2+给+O1”句型中“给”的遗漏。第七,误代。可分为“给”误代了“对”、“给”误代了“向”、“给”误代了“朝”、“给”误代了其他介词。第八,错加、误加介词“给”还可以分为搭配不当、介词重复、介词“被”隐现条件掌握不足、泛化。第九,省略、缺省偏误。可分为受谓语动词限制、介词框架缺省。第十,回避策略。第十一,杂糅,即各种情况混合在一起。
(三)偏误原因
关于偏误的原因,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可归纳为以下九点:第一,母语的影响、母语负迁移、语际负迁移。第二,语内负迁移。可以分为过度概括、忽略限制规则、应用规则不全。第三,缺乏目的语汉语介词知识、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可分为由介词“给”的扩大应用、“给”的过度使用、由介词“给”构成的构造缩小应用、语义混用。第四,回避策略。第五,结合介词本体研究。可分为语义特征方面、句法特征方面、对象类介词语义上重叠、错序。第六,汉韩语言对比。可以分为语法系统差异、汉语介词“给”与韩语格助词的互译情况。第七,学习环境的影响。第八,缺少专为留学生编写的介词工具书和教材的编写缺陷。第八,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操练比例失调和教学方法的局限。第九,对话引起的偏误。
三、结语
由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语料库、对比法、测试法、问卷调研法,而其他方法采用较少。偏误类型的总结中可以看出,语法形式上的偏误很多。关于偏误原因,从认知角度、本体、对比、教师、教材、教学环境都进行了分析,还是十分全面的。
参考文献:
[1]周小兵,赵新.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7.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25-227.
(作者简介:卢崇楠,女,硕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