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时序下明代室内陈设中五行的设计隐喻

2020-01-03 09:22:34范伟向东玥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12期
关键词:陈设节气古人

范伟,向东玥

(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长沙 410012)

一、节气与五行之间的联系

节气与五行对我国传统民众生产、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们在相互交融中形成中国古人独特的时空观。一方面,源于殷商时期的节气,是我国农耕时代的特有产物,人们根据日常需要以“气”测天象;另一方面,古人普遍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个基本元素组成,“故先王以土、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①,五行成为一种解读世界的思想体系,并结合阴阳观去解释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生长。先哲们围绕“气”与五行的思考,提出种种观点: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②,有“气合而有形”③等,从而得到“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④的总结。另外,在思考“生其六气,用其五行”⑤时,古人认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③,所以五行以“气”作衔接,递相承袭形成了“日、候、气、时、岁”(图 1)。此外,在五行物象归类中,古人用春、夏、长夏、秋、冬对应于木、火、土、金、水,即为“五时”,而《说文解字》中也记载了一种空间方位的意向,即四时虽有东西,却无南北⑥,用春、夏、秋、冬分别代表东、中、西、止,其中“止”代表终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应又有所不同。从上述各文献中可得出古人在节气与五行之间内在联系上的思索成果。(图2)

二、节气影响下的明代室内陈设生活

节气文化和五行文化发展到明代,已深刻地影响到民众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并与室内陈设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节气看,四季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室内陈设品在造型、色彩、纹样、尺度、方位和材质等方面,会随着人的需求、自然利弊因素,乃至节日的不同习俗而千变万化,如用万“形”应四季,古人善于采四时之物应对气候变化,应环境所需,借自然之力求生存,再取四时之形装饰应时起居,相应时节的物象被人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引入室内⑦。春季乍暖还寒,需时刻注意隔湿除寒,座椅、桌案、床榻、柜架等室内陈设,利用高度、材质等方式隔绝从地底传来的湿寒之气;夏日炎炎,运用凉性材质、围隔阻绝等原理避热,竹床椅几、储藏柜、帐幔、香筒等陈设造物则伴有避暑、防虫、去味之效;秋季凉风习习,能挡风换气的屏风是不二之选;冬季寒冷且物燥,古人常集中在室内活动,冬季室内陈设物件具备驱寒、挡风、防火的功能,如取暖桌、火盆等;另外,四季节气中有些与祭祀活动相关的炉、鼎等物件,在明代室内陈设中呈现出独特意义。陈设品作为三维存在物,是时间流经过去某个空间的见证,即空间的记忆片段⑧,如孔子以造物、用物、分物、祭物等设计方式来处理人与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⑨,古人不仅精于设计,还有意识地把与节气相关的视觉符号融入装饰器物中⑩。

从饮食、衣着和赏用等方面的陈设品使用上看,饮器需合时宜,如锡制的壶只适合在冬季使用,“锡壶有赵良壁者亦佳,然宜冬月间用”11。衣着需配时宜,夏穿葛麻,冬搭皮裘,“衣冠制度,必与时宜,吾侪既不能披鹑带索,又不当缀玉垂珠,要须夏葛、冬裘”11。赏物需同时宜,明代悬画随月令更换,以避字画久而风化,且应四时之景;“春、冬用铜,秋、夏用磁”12,这是因为“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用以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或谢,则就瓶结实”;明代瞿佑的《汤婆》诗“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记载了13民间家庭在冬日常用的取暖用具汤婆子14。从上看出古人的室内陈设生活随时宜变化,演变出别具一格的造物思考途径。

三、四季更替中明代陈设中的五行隐喻

(一)陈设造型中的五行隐喻

针对点线面等形态要素,康定斯基通过对色彩冷暖轻重的研究,探寻色彩与几何形之间的关联,而中国古人也尝试将事物形与五行挂钩,在明代室内器物的研究中也有相关的论述。五行是“无形”的,从创造的角度看,它们不是纯形式上的虚无,而应理解为维护形式的连接体15,通常而言,金整体呈圆,古曰“金之体圆而不尖,金之性静而不动,势、面、顶、脚以定静光圆、肥满平正为吉”16,也有“方者,金象也”17的说法,然金能柔能刚,于交替中成型,圆应最具特点;木为细瘦的长方形,“木曰曲直”且“木之体直而下方”16,因木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虽有曲折,但整体长而直;水可为半圆形、弧线、曲线、波浪形等曲线,“水星一似生蛇走”,又云“水之体动而不静,水之性沉流就下,势、面、顶、脚以层波叠泡、圆曲活动为吉”16,因水善变,属曲线为最佳表现;火可为尖角状,“火曰炎上”,又曰“火星尖秀向南生”18,火的燃烧形态也可解构出尖角状的组合,为火的突出特征;土可为正方形或梯形,五行学说认为四方之中居土,如同皇帝对国土四方的掌控,《诸司职掌》载有“田土”一说,土最为浊厚,且“木直金弯土宿横”16,结合字意形和土横直的特性,土的形态有正方形的趋势。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可衍生出近似形状(图 3),在此基础上,分别以仿、换、调、化、饰、合这六种类别的创意方法将它们两两组合19,又可变化出多个样式,根据特性分析,虽有尖角扁曲,但整体为圆,属金;圆润有凸出,但整体方长为木;无尖角,也不呈圆、方,考虑到水无常性,则归为水;整体呈尖角状,且给人一种蒸腾的感觉,具火属性;虽有弧状、缺角,但整体偏正方形,为土。因此,金木水火土的造型隐喻之理被潜移默化地运用在室内陈设器物的形制之中,形成其各自的形态。这些形态受制于人的对称形式,讲究整体的对立统一,少有奇形怪状,具有“中和”之美。

(二)陈设色彩中的五行隐喻

陈设色彩设计上的五行隐喻也是在人们长期实践体验中形成的,通过借色隐喻表达四季变化下的五行交替特点20。《吕氏春秋》曾有色彩与五行关系的论述:“土气胜,故其色尚黄……木气胜,故其色尚青……金气胜,故其色尚白……火气胜,故其色尚赤……水气胜,故其色尚黑”21。随后这种关系逐渐明晰并确定下来,古人通常认为:“青属木化,赤属火化,黄属土化,白属金化,黑属水化,此五行所化之常色也”22,因此,就五行与具体色相而言,土为黄,古时以黄为尊,属皇室专用,即便是黄釉瓷器也必须在皇宫内由专人销毁;木为青,富有生机;金为白,纯洁而神圣;水为黑,神秘且深沉;赤为火,红红火火排晦气,因此在临除夕守岁前,古人会于室内置红,如春联(对联)、窗花、年画和中国结等。北京故宫的色彩也多用五行关系,宫内黄色居多且位于中央,象征至高无上、统领四方,宫殿柱子均为红色,火能生土,以示兴旺之意。此外,围绕家宅内外的五行冲煞时,明代居室室内陈设也会运用色彩之间相生相克的五行关系进行布局,以求得平安和谐之意。

(三)陈设纹饰中的五行隐喻

中国古人崇拜数字“五”,重视“五”的数理,诸子百家多以“五”数而立说,包括用“五行”方式解析万物属性与视觉特征,传统的室内陈设造物纹饰与“五行”也存在一定意义上的联系。一方面,金木水火土可分别关联圆形、长方形、曲线、尖角状、正方形等基本形态(图3),并依据与五行相关的各类物质特性,呈现多样的纹理隐喻表达方式。“金”可用金属的纹路质地表达,展现金属千变万化的形态;“木”可以用树木或花草等植物特征的形状表示;“水”可用水草、鱼、水波纹等水属性的纹样表现,《风俗通》云:“井者,东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也,皆取以压火灾也”;“火”可用火焰状的Y形圆涡等呈现,郑玄注提出的“大明,日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也有“火以圜”的论述;“土”可用“山”状呈现,所谓“山,土之聚也”①。另一方面,室内器物上的纹样位置也有一定规律,体现出一定的五行意向,“金纹”的延伸性非常强,而“木纹”有伸展挺直的特性,两者会呈现在器物各部位;“土纹”多处中央,稳固四方;“水纹”为润下、“火纹”曰炎上,因此于器物中、下部位居多。现以两个不同器型为例解析纹饰特点,尝试找出审美之外的内在逻辑表达(图4、图5)。通常,明代室内陈设物除去主体图案外,其他抽象装饰纹样及其位置,会有一定的五行隐喻的潜意识表达,并根据器型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呈现。

(四)陈设尺度中的五行隐喻

古人认为室内陈设空间尺度存在数字上的“吉、凶”暗示。明清时期,作为建造房宅专用工具的鲁班尺多有着“趋吉辟邪”的作用,“鲁班尺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班传至于唐,由唐至今用之”,尺面有“财、义、官、吉(本)”四吉与“病、离、劫、害”四凶,但吉非皆吉,凶非皆凶,需看对象,如“病”于厕所门上反能化凶为吉24。而《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则直接将五行与鲁班尺联系在一起,即“木曲一、土黑二、水碧三、土禄四、金黄五、火白六、金赤七、水白八”。鲁班尺也需合“吉”,如门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三寸,则五行属木,为24贵人门,寓意招财进宝、富贵荣华;门若高五尺六寸、宽三尺六寸,则五行属火,为劫盗门,易遭受劫虐等(表1)。《阳宅十书》中提到“鲁班尺,非止量门可用,一切床房器物。俱当用此。一寸一分,灼有关系者”,因此,明代室内家具也多运用此法,如“以木制滚凳,长二尺,阔六寸”23,根据换算,二尺除以一寸八分,再继续减8的倍数得余数(小于8)3.1,同理,六寸可得余数3.34,均合鲁班尺中“义”字,五行属土,有子女孝顺、率真的暗示。由此可见,五行“吉、凶”通过室内陈设尺度上的25变化得到呈现,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趋吉避害的思维模式。

表1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鲁班尺

图1 节气与五行之间的时间关系 自绘

图2 节气与五行八卦(后天)的方位关系 自绘

图3 五行与图形关系的衍变图 自绘

图4 五彩八仙人物图六方连座香筒(明代正德)自绘

图5 斗彩出戟尊(明代万历)自绘

图6 中医五行脏腑理论 自绘

(五)陈设方位中的五行隐喻

明代人们普遍认为空间方位上需讲究阴阳协调、内外对立统一,且合命之吉方、合宅之吉方,比如,“春不开东门、夏不开南门、秋不开西门、冬不开北门”23。五行中金(西、西北)、木(东、东南)、水(北)、火(南)、土(西南、东北)各有方位(图2),一方面,五行讲究四季阴阳协调来处理室内用具,以陈设家具床为例,古曰“西南设卧榻一,榻后别留半室,人所不至,以置薰笼……”11。风水堪舆术中认为春季和夏季应头朝东,秋冬应头朝西,因为春夏属阳,阴为秋冬,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但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冬季头朝西会导致血液直冲,不宜睡眠,且西北位五行为金,西南位五行为土,土克金,金有锐气之风,与睡眠相冲,土有沉稳之力,有助睡眠,因此冬季床宜摆放至西南位,床头可朝南、北方位。另一方面,正确方位选择恰当的陈设物也起到趋吉避害的作用。“南方若见有尖石,代代火烧宅。石尖如火叠成山,烧尽不为难”23,因古人的生活需求受四时环境影响,认为室内布局也多受此制约,应避免南位出现尖石状物件以防火灾。可见,古人上述意识体现出室内陈设的空间方位受五行制约的观念。

(六)陈设材质中的五行隐喻

“四正四隅,八方之中,各有其气,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25,古人将万物归类,认为五行各材质融入人们的生活,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平衡内外身体,正如一纸之上,因正负形态产生气息运动关系,为形态中笔墨之气的运动提供了活动空间一般26。《黄帝内经》中提出人体的健康与五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五行脏腑理论则由此而来,即肝为木表饮食、心为火通工作、脾为土管休闲、肺为金主运动、肾为水连睡眠(图6)。人的居住空间环境也是用代表万物的五行材质来搭配平衡,不会是单一一种材质属性独立构成生活空间,否则不利健康,从四季实际生活上看,五行材质也是多元地配置于陈设中,组成各种生活状态。夏季消暑,睡在竹塌躺椅(木)上,用瓷碗(土)喝,以壶(金)加热(火)好食材中的香茗和绿豆(水、木),以消除夏日身心炎热。而冬季时,古人围绕着火炉(火、金)放碳(木)生火,手捧一盏(土)热茶(水),驱走室内的严寒。如明代文人书房必备笔(木)墨(水)纸(木)砚(土)、灯具(火)及摆件(金),形成材质空间上的平衡。因此,古人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看,是用五行材质来平衡工作、饮食、睡眠等生活所需,获得身心舒适、自然平衡的状态。

四、结语

中国古人对节气、五行的理解和运用,无论是从空间的逻辑性思考,还是从时间上的历史甄别,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的文化珍宝,都是中国人文习俗和农事生产等方面的重要基础。四季的不同特性和五行的循环交替,使得明代室内陈设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从陈设造型的道器互成、色彩的相生相克、纹样的潜在象征意义、尺度的趋吉避害、方位的阴阳协调、材质的平衡和谐等多角度的考察,以四季节气时序的视角来研究五行在明代室内陈设物和空间中的表现,可为节气文化传播寻找有力的载体,使人们更了解、尊重、珍惜、保护二十四节气这一独特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释:

①〔春秋〕左丘明.国语[M].张永祥,译注.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②〔春秋〕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③黄帝内经[M].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⑤〔春秋〕左丘明.左传[M].郭丹,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⑥卢星.二十四节气与铜镜:“非物质”与“物质”之间的意象传递[C]//中国民俗学会.2018中国·嘉兴二十四节气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169.

⑦汪晓桢.四时闲雅——节气时序中的传统陈设[J].民艺,2019(04):68.

⑧范伟,彭曲云.形意场下陈设艺术的“形境美”[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11):81.

⑨范伟.《论语》中的设计意识[J].装饰,2007(01):20.

⑩陈潇涵.“热”不可支:夏季节气中的传统室内陈设造物[J].湖南包装,2019(04):31.

11〔明〕文震亨.长物志[M].胡天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8:147.

12〔明〕张谦德,袁宏道.瓶花谱[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3〔明〕曹昭.格古要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 张明.冬节藏物——冬季节气与造物文化[J].装饰,2015(04):41.

15 范伟.先秦道学造物设计的启示[J].装饰,2005(12):54.

16 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M]台湾:星易出版社,2014.

17〔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唐〕卜应天.雪心赋[M].李祥,注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9 范伟,彭曲云.节气文化下的传统室内陈设造物艺术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3):118.

20 范伟.情境营造中视觉艺术形态的创新[J].美术观察,2015(4):154-155.

2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臧宪柱,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2〔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M].郑金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3〔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24〔明〕午荣.鲁班经匠家镜[M]北京:线装书局,2010:41-44.

25〔清〕高见南.相宅经纂[M]台北:台湾育林出版社,1999.

26 范伟.空间语境下视觉形态的创新[J].艺术评论,2014(11):114.

猜你喜欢
陈设节气古人
好玩的古人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16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10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4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海峡姐妹(2019年1期)2019-03-23 02:43:00
流光恬语 软装陈设
上海建材(2016年2期)2016-09-26 08:50:05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