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珍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幼儿园
根据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要求,幼儿园在实现幼小衔接工作时必须和小学进行密切联系与配合,以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顺利从学前以游戏为主的教学形式过渡到小学正式的学习状态中。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需求,使幼小衔接的客观条件得到规范,我们必须要针对农村幼小衔接工作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帮助幼儿积极适应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
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园教学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学生入学后做出的反馈,可以发现由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农村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学活动不能有效接轨。通过分析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具体情况,我们发现导致农村幼小衔接工作实施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农村幼小衔接工作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由于农村幼儿园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在管理和照顾孩子,还有部分家长急功近利,总把孩子的识字多少、能算多少以内的加减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觉得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但是当孩子进入小学后考试不能取得较高的分数时,家长们往往会给出幼儿园教学质量不足的评价。因此,为了使学生进入小学后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更倾向于小学化,许多一年级教师甚至会希望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学当中融入小学教学的内容(比如拼音和识字、写字、数学)。这种提前教学的方式不但不适应孩子该年龄段的认知结构,不符合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宗旨,还会使孩子在小学入学前产生排斥心理,让孩子不能准确适应小学教学模式。
农村幼小衔接工作与城市教学不同,开展农村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遇到许多认知上的障碍。尤其是幼小衔接工作宣传不到位,再加上家长个人认知能力有限,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看法大多存在着片面性特点,许多家长甚至会觉得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完全是浪费时间。而另一部分家长则会认为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掌握越多的知识,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成绩就会越好。但无论是哪一种认知情况,都会导致幼小衔接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当中出现极端负面评价,不利于幼儿教学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效果,幼儿园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宗旨和目标,积极组建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且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工作实施的具体策略和真实目标,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小学教师也应该转变自身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意识到幼小衔接工作并非承担小学教学工作的实质。
根据幼小衔接工作研究的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在参与衔接工作实践的过程当中,应该完整规划好幼小衔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教学内容。从课前备课到课堂实际操作,甚至是课堂评价的内容,都应该让孩子真正的参与到其中,使孩子形成有效的教学参与态度。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中和幼儿园以游戏教学为主、小学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差距,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帮助幼儿逐渐适应正常的教学节奏,使农村幼儿园孩子在获得幼小衔接课程培训后能够取得较大的教学突破。
为了有效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及其他与家长交流的机会使幼教知识得到宣传,让家长能够正确看待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帮助家长正确意识到幼儿身心发展及早期教育的需要,让家长能够往更健康的方向转变自身的认知态度,并促进家长以更主动的形式参与到幼小衔接工作当中,以实现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积极推进。
综上所述,对儿童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是帮助儿童淡化幼儿教学模式,增强幼儿小学学习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时一定要正确看待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教学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