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皓 肖青勉 王大庆 王维展
(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1 肝胆胰外科,2 急诊科,3 肿瘤内科,衡水市 053000,电子邮箱:454604624@qq.com)
近年来,胃癌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1],但仍然为全球第四位最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位居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数第二位[2]。虽然目前关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所进展,但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仍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接受治疗患者的预后难以令人满意[3]。因此,寻找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并加以干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肿瘤是一类消耗性疾病,在非缺氧条件下,肿瘤细胞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糖酵解能力,消耗大量葡萄糖,给自身增殖提供必需的能量[4]。研究发现,糖酵解产生的乳酸升高程度与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临床分期有关[5]。本研究比较不同分期胃癌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乳酸水平,并分析乳酸水平与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乳酸水平与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首诊的资料完整的9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胃癌诊断参照2016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临床诊疗指南[6]中的相关标准;(2)体力状况Zubrod-ECOG-WHO评分(ZPS,5分法)[7]<2分;(3)入组前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短期内未行对本研究有影响的其他治疗;(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患者;预期存活期小于半年者。92例胃癌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33~75(54.17±11.89)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8],Ⅰ期10例,Ⅱ期18例,Ⅲ期26例,Ⅳ期38例。选择同期我院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41例;年龄32~77(55.26±10.68)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周期的化疗。化疗周期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深圳万乐药业,批号:190401)135~175 mg/m2和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90806AL)85 mg/m2;化疗期间每日口服替吉奥(山东新时代药业,批号:023190902)50 mg/m2;14 d为一个周期,各周期间间隔7 d。(2)血糖和乳酸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组时(基线)、化疗2周期后、化疗4周期后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备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动力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仪器为HL588A血糖分析仪(合世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乳酸氧化酶终点比色法测定乳酸水平,仪器为MS5007生化分析仪(英国朗道公司),试剂盒(生产批号:CAL2350)购自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3)治疗与随访观察。选择38例Ⅳ期胃癌患者为随访对象,记录患者治疗12个月期间的生存情况,以患者死亡为终点事件。参考文献[9],以基线乳酸水平>5.0 mmol/L和乳酸水平≤5.0 mmol/L分组,探讨乳酸水平与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分期胃癌患者与对照组性别、年龄及乳酸、空腹血糖基线水平比较 各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研究对象的乳酸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期胃癌患者乳酸基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分期的胃癌患者(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分期胃癌患者与对照组性别、年龄及乳酸、空腹血糖基线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Ⅰ期、Ⅱ期、Ⅲ期比较,#P<0.05。
2.2 Ⅳ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乳酸水平的变化 基线时、化疗2周期和化疗4周期后,Ⅳ期胃癌患者的乳酸水平分别为(3.76±1.72)mmol/L、(3.02±0.34)mmol/L、(2.20±0.78)mmol/L;各时期的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046,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患者化疗4周期后的乳酸水平均低于基线与化疗2周期后(均P<0.05)。
2.3 Ⅳ期胃癌患者乳酸表达水平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38例Ⅳ期胃癌患者中,乳酸>5.0 mmol/L患者17例,随访期间死亡1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9.30个月(95%CI:6.85~11.75);乳酸≤5.0 mmol/L患者21例,随访期间死亡8例。经log-rank检验比较结果显示,乳酸≤5.0 mmol/L患者的生存率高于乳酸>5.0 mmol/L患者(χ2=4.747,P=0.029)。见图1。
图1 不同乳酸水平Ⅳ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以糖代谢异常为其主要特征,而糖酵解关键酶活性的增强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10]。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细胞迅速增殖,可造成局部组织严重缺氧及能量代谢不均衡,而肿瘤细胞对缺血、缺氧环境的自身调节及适应主要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糖酵解及血管体系形成来进行[11];而糖酵解增强必然导致乳酸生成增多,再加上肿瘤患者体内肝糖原异生水平下降,造成乳酸去路减少,这可能是引起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高乳酸血症的重要原因[12]。葡萄糖有效利用障碍是恶性肿瘤的特点,可导致机体利用葡萄糖生成二氧化碳、水及三磷酸腺苷的功能下降。在消化道肿瘤晚期患者中,糖代谢的紊乱不仅表现在葡萄糖来源不足,还表现在去路途径紊乱[13]。本研究结果显示,Ⅳ期胃癌患者血清乳酸基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分期的胃癌患者(均P<0.05),而其他分期胃癌患者的乳酸水平也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晚期胃癌患者体内存在糖代谢异常。
正常血乳酸水平为1~2 mmol/L,但随着缺氧程度增加,乳酸持续生成,水平可高达5 mmol/L以上[14-15];而随病情的逐渐减轻,乳酸水平也随之下降[16],说明乳酸水平可反映患者的危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Ⅳ期胃癌患者接受化疗后血乳酸水平下降,而治疗4周期后患者的乳酸水平均低于基线和治疗2周期(均P<0.05),这说明化疗可降低Ⅳ期胃癌患者的乳酸水平。本研究还对38例Ⅳ期胃癌患者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前乳酸≤5.0 mmol/L者的生存时间长于乳酸>5.0 mmol/L者(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当机体血乳酸水平较低时,说明组织器官缺氧及灌注不足的程度较轻,体内细胞代谢平衡,此时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好,因此生存期较长,这也提示乳酸表达水平可能可作为晚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价的指标。
综上所述,乳酸水平与胃癌患者的病情有关,或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评估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如样本量较少、样本代表性一般、随访时间较短等。但其应用价值有待大样本临床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