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主题语境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2020-01-02 23:11:10屠丽英
考试周刊 2020年38期
关键词:语境初中英语文本

屠丽英

一、引言

教育部多次强调,要把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能力指标,要培养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教育方针。因此,为了落实教育的总目标和要求,英语课程的修订组明确了英语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属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包括人思维的广度、深度与灵敏度,对事物具有科学的批判性。

二、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

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虽然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了适当的改革优化,但是仍旧存在大量的强制性灌输式教学。课堂学习的主体仍旧为教师,学生的地位较为尴尬,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较少,无法展开高效学习。而教学工作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如果教学方法落后,就无法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的高速发展。那么作为教育者,就要不断展开反思,来改变这一教学现状。

(二)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各种多媒体教学技术、微课、慕课、教学平台、电子白板等也相继出现与应用在教学中,有效推动了教学改革。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这些现代化教学技术、教学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出现了资源浪费的现象,导致英语教学无法顺利开展。甚至部分教师的综合能力不够过关,无法熟练掌握与操作这些现代化教学技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思维品质和英语主题语境阅读的关系

尽管国家在很早之前就提出思维品质的丰富内涵,但是部分教师却没有准确地理解思维品质的具体理念,因此部分教师不能把核心素养的总目标落到实际的教学中来,使思维品质的培养成为表面和形式。

英语属于语言类学科,因此听、说、读、写就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基本技能。可见主题语境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通过主题语境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此外主题语境阅读教学也是写作教学的前提,让学生在阅读中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构思,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思维品质属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包括人思维的广度、深度与灵敏度,对事物具有科学的批判性。因此通过初中英语主题语境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通过反复阅读,来提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在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获得提升,提高自身的分析、概括与总结等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四、思维品质培养的途径

(一)深挖主题语境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对于学生获得知识,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挖掘学生的优势与潜能,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做到取长补短。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工作,时刻掌握课堂中的动态变化,来慢慢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是初中英语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在主题语境阅读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向,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的深挖,对于文本中的文化元素进行领悟与感知,获得良好的文化认同感。文本的深入挖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只有稳固根基,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疑惑与问题圈画出来,进行不断地思考、交流与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属于自己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需要精心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文本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将自身存在的疑惑与问题圈画出来,对文本中的文化知识有一个大概了解。最后,教师在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交流讨论,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来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教师在教授“Outdoor fun”时,讲解主要课程之后,可以让学生思考:现阶段很多学生都喜欢网络游戏,如何平衡网络游戏和室外游戏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向学生发出勿沉迷网络的号召。

(二)利用中西文化的不同,培养学生的思维宽度

同一个背景下的人们有着共同的语言、风俗和习惯,形成了共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初中英语的主题语境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积极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来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宽度,认同不一样的价值理念。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了上下五千年的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学习、传承和发扬。要通过对比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辨别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批判意识,学会明辨是非,同时,要对西方文化进行理性、客观的反思和批判,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认同中国文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促使学生健康并全面成长。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来比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ambition”一词让学生进行文化批判,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如“龙”,在中国,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让学生理解国内外思考方式的不同,认同不一样的观点,扩展学生思维的宽度。

(三)设计问题导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在展开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培养与发展学生为目标与关键,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在思维品质的框架下,来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深远的价值。课堂导入环节的好坏,决定着整节课堂的教学质量好坏,现如今已经受到了很多教师的关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与需求,通过适宜问题的设计与导入,先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再慢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知识。只有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展开学习探究。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然后为学生建立个性化档案。其次,教师要积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新颖的、趣味的、教育性的问题导入。要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谈话引入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用英语展开交流互动,展开文本阅读与探究,来进行解剖、分析、理解,提高思维品质的培养。

例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导入。如:在进行学习“Film”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一些电影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与思考,用英文回答自己不同方面的感受。

(四)借助思维导图,拓展学生思维品质

只有当学生了解阅读文本后,才能让学生联系自身所学知识,在记忆中搜寻解题信息。由于不同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学习中对于语言的运用、图片的获取、知识的记忆、文本的理解中都存在着差异。这时教师就需要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主,展开大量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巧妙灵活地将思维导图应用其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在输入新知识的同时,唤起学生的旧知识记忆,进而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养成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贯穿到学生的语法教学中、单词教学中,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搭建一个有效的桥梁。思维导图的设计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训练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快速阅读、认真领会、总结中心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Online tour”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纽约的建筑、风景名胜等构建一个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课下学习其他国家的名胜古迹,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课上可以相互讨论学习。

(五)展开思维引导,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知识外,还要展开思维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思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对文本的理解,然后通过文本写作背景、体裁、主要内容、结构特点、语言形式等,展开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深入探究,最终获得更多除英语知识外更重要的品德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将学生分为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促使小组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与交流时间,让学生在互动中找到答案,展开探究与思考。最后,教师要让小组之间选派一个成员进行问题回答,为学生留有宽广与高远的平台与机会,为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与优化,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高效。还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点评与考核,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英语的海洋中,感受到思维品质的魅力与价值,收获更多成功的喜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重要场所,更是思维品质培养的前沿阵地。因此在今后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只有将思维训练贯穿到学生的每一项学习环节中,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自身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语境初中英语文本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跟踪导练(三)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