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婷微
(内蒙古赤峰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表现力对于音乐学习非常重要,尤其是乐器演奏,由于没有歌词,所以乐曲的表现力对于听众理解与欣赏乐曲非常重要。著名音乐教育学家卡尔·奥尔夫说过:“完全没有音乐感受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由此可见,理解与享受音乐,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因此,若是缺乏音乐表现力,只是我们不善于表达,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表现力。
我们常听人说的“音乐表现”到底是什么呢?它其实就是除开我们手指弹出的音符之外,我们还为自己和听者带来的一种“东西”,离不开乐音,又不同于单纯的乐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美感、情感、情绪、音乐意境以及音乐语言、音乐逻辑、音乐思维等。凡是由乐音引来的我们心理上任何类型、任何方面的意会、感受,都可以笼统的涵括于音乐表现的范畴中。
音乐表现力对于演奏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体现演奏者的专业技能和演奏水平。演奏者表现出来的音乐表现力完全取决于其对于乐曲作品的认知和感悟,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技巧在演奏时对乐曲进行的二次创作,因此,音乐表现力还会直接影响到演奏者的现场演奏效果。根据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我们可以知道演奏者对于乐曲的理解程度,感受到演奏者的情感体悟,甚至受其影响改变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因此,音乐表现力可以决定一场演出的演奏效果。
另外,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表现力有助于帮助学生表达情感。在演奏过程中,技巧自然十分重要,但是,技巧终究只是技巧,是通往艺术的手段。《论钢琴演奏》中写过:“技巧不是艺术,它只是通向艺术之路的筑路者。”没有感情的乐谱就像是失去了灵魂的躯壳,而音乐表现力就是演奏者将情感展现出来的方式,因此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表达乐谱的情感以及展示自己的情感。另外,音乐表现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学习音乐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音乐修养的过程,对于音乐以及乐器的理解感悟越深,所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就越深。我们在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同时,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学会了感受以及审美的眼光,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理解事物,才能创造出更加动人的乐章。
既然音乐表现力如此重要,那么在演奏尤其是钢琴演奏时,应该如何展现音乐表现力呢?
当我们在学习一首曲子的时候,需要先知道曲子的作者,了解作曲家所处的历史年代、文化背景以及个性与经历,这些都是其创作时的情感来源。例如,“钢琴诗人”肖邦经历过波兰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深受当时爱国主义思潮的影响,这都使其钢琴作品具有一种鲜明、独特的个性。我们了解作曲家的个性与经历有助于我们体会其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另外,我们也必须了解乐曲本身的特点,包括音乐内容、情绪、意境等决定的乐曲的局部特性和总体风格。音乐的特点就是音乐的实质,决定着我们需要采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法、什么情感去表现音乐。例如《斗牛士之歌》的节奏活泼,整体风格硬朗,我们就不能用抒情的手法去演奏它,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风格与技巧。
读谱是我们在弹奏钢琴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在拿到一首乐谱的时候,需要从多个方面仔细读谱。首先是了解乐曲是抒情还是欢快,是快板、行板还是慢板,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曲子的整体风格。其次,进行具体的力度标记,在古典音乐中,一般从pp到ff之间就有p、mp、mf、f的六个不同层次。而浪漫乐派及后期作品从pppp到ffff,幅度更加宽,此外还有sf、sfz或crese、dim等。最后是注意速度节奏的变化,何时放宽,何时减慢渐弱,何时加快,何时逐渐加快等等,不同的节奏速度会直接影响乐曲的演奏效果。因此在钢琴弹奏时要注意节奏速度,尽可能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
演奏者作为演奏的主体,要想更好地表现音乐,自然离不开演奏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演奏者在弹奏钢琴时,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情感,聆听自己的演奏,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真正理解乐曲与蕴含的思想感情,将自己的理解融入乐曲,进行二次创作。只有加入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具有音乐表现力,一味地模仿终究是缺少灵魂。其次,演奏者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多阅读音乐史书籍,了解更多作曲家的生平背景和不同时代的特点,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曲目,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以上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是都可以帮助演奏者展现音乐表现力,提高演奏的现场效果。
让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才可能让心灵迸发出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这才是音乐学习的正确途径。弹奏钢琴时对于听觉的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对音量、音色、曲调感、节奏感和多声部音乐感等都具有较好的把握,因此,在钢琴教学时强调听觉训练非常重要。听觉训练是指对学生接受声音、分辨声音能力的训练,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需要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集中精神、充满想象地分辨自己弹琴的声音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钢琴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听觉的培养,引导学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正确认识所要弹奏的乐谱是弹好一首作品的基础,精心研读乐谱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作曲家的音乐语言,从而做出正确的解释与表达。有些学生在看乐谱时只看到了音符,这是不对的。除了音符之外,钢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乐谱中的节拍、指法、句法、奏法、休止符、各种记号、曲式结构等一系列内容都有所重视。而且,我们只有在认真研读乐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情感相适应的二次创作,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与节拍不同,需要用心去捕捉,与人的生活、行为、动作和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首曲子往往通过其节奏和韵律来表现它的风格,舞曲、摇篮曲、夜曲等都各有特色,需要用心体会,反复琢磨,才能掌握好乐曲的律动,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教师可以经常播放名家名曲,让学生体会演奏家对作品风格的表现以及对音乐的处理,培养学生对节奏的观察力。此外,心理、感觉上的原因会影响学生的音乐节奏,教师要从练琴方法上入手解决这些问题,将难点部分拿出来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为止。最后,教师还可以教学生正确使用节拍器,辅助学生培养节奏感和速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