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炜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0)
历史走过,总会在民俗中留下脚印。在我的家乡刘公岛上,就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威海卫战役。这场对于整个晚清历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的浩劫,也势必给这座小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将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融进了百年的风俗里,成为刘公岛海祭文化中特异的一笔,让人能于世代传承的一个仪式中看到历史走过的痕迹,闪烁出独特的历史人文之光,赐予了刘公岛别具特色的魅力。
从整体来看,刘公岛上的海神崇拜与拜海节,大致保留着与各地祭海文化一脉相承的信仰内核与基本流程。
世代生活在刘公岛上的村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男子以捕鱼谋生,女人和小孩则靠“赶海”补贴家用。古代先民因而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海神形象,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获得庇佑。仅仅在刘公岛上,不同村落之间就流传着无数版本的海神故事,其中最主流的海神形象是历史悠久的龙王,除此之外,刘公刘母和仙姑的故事也广泛流传,因其为人所化,较为亲民仁慈的形象更多受到妇女儿童的爱戴。再可单独一提的就是人们对一些特殊海洋生物的别称,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海鳖和鲸鱼。因为在老一辈流传的故事中,海鳖是海妖的坐骑,人们出海都忌讳说“鳖”,而代之以“老爷子”尊称,希望能够规避祸事。而鲸鱼则被称为“老赵”,因其能带来鱼汛,岛民将其视作财神爷赵公明的化身[1],如果在出海时遇到鲸鱼则要暂停作业,将预备好的米洒入海中,并且焚香烧纸,集体跪拜祝祷,口里齐称“赵老爷好”。
生动鲜活的海神形象反映出岛上先人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盛大隆重的拜海活动则体现着岛民们对大海的神圣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愿景,成为沿海地区一种标志性的渔俗符号。俗语有云:“谷雨百鱼上岸”,受节气时令的影响,渔民出海往往以谷雨作为节点。而在正式出海之前,刘公岛上的村民会由各村族长选定黄道吉日“上网”,也就是检修船只、采买渔具,集体将渔网抬上船并例行举办拜海仪式。在拜海节这天,渔民把整修一新的渔船插满小红旗,这是在模仿出海丰收之后的归行,传递平安和喜悦的讯息。还要在船上各处贴上彩联,联贴的位置和内容都有讲究,要一一对应,比如船舱里贴的要写如“广撒网,鱼满仓”等语,主杆贴的要写“大将军旗开得胜”,二桅杆上写“二将军八面威风”,后桅杆写“三将军一路顺风”,船头上要贴“船头无浪破千浪”,船尾要贴“船尾无风顺万风”等吉祥话。
自家的渔船上网入海之后,村民便会集中到一起开始拜海的流程,整个过程充满了古朴神秘意味和气息。
在每年的祭祀开始之前,族长会到各个村民家中挑选牺牲,分别要一头黑猪、一只大红冠子的公鸡、一条鲈鱼。挑选时,鸡要越红越好,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洪财盈门,选好的黑猪会被提前宰杀去毛,但在脖子后面留下的一撮,并将猪固定为四蹄站立的姿势,昂着头颅向天,在猪嘴巴上用红绸系成彩带。人们会在龙王庙前扎起松柏门,在绑着红丝带的八脚供奉矮桌上依次摆放祭品。贡品的摆放也都是有讲究的,首先要在桌子四角摆上四个捏成寿桃状的钱饼子,象征着出海的船只能够“四平八稳”,细绳上会盖上一层渔网,寓意着“满网”的好手气。供奉的饺子包子等面食不可以露馅,摆放时也都必须正面朝上,不可以翻过来,因为所有象征着“破”“漏”“翻”等字眼都被认为是对出海不利的。并且岛民相信,村子供奉的猪越大越鲜活,海神就会越偏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民对神灵人性化的塑造,给予了海神某些鲜明的人格属性,其中也现实蕴含着百姓对当时官老爷的普遍认知与习惯态度。被选中献出祭品的家庭会被视为“福门”,其他门户会将提前蒸好的“钱饼子”送去“福门”来“讨喜”,这可以是看作一种补偿机制。
所谓“钱饼子”也颇有来路,是一种中间穿孔的圆面大饼,形如铜钱,因而称为“钱饼子”。这种钱饼子是一种经过甲午海战威海卫战役洗礼后改良的面塑。相传因威海卫战役的紧张惨烈,士兵被困在军舰上断饮断粮,岛上的百姓们便冒着硝烟海炮,纷纷划着自家的渔船出海给士兵们送粮食,为了方便运输和携带,岛民们就把面饼中间穿上孔挂成一条长绳子,从渔船抛上军舰。日后,为了纪念在威海卫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北洋舰队,这种给做好的面塑穿孔拉绳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接下来,村民会在族长的带领下离开龙王庙来到海边,由每个村子里选出未出嫁的渔家姑娘盛装打扮,提着装满五种果谷的篮子抛入海内。紧接着,再由每个村里选出没有成家的青年男子,赤裸上身,抱着一筐筐活鱼来到海水内放生祈福。这一环节虽然在社会开放,恋爱自由的今天更多只是作为世代传承下来的基本形式得到保留,但在过去民风并不开放的封建时代,这一习俗却有着非比寻常的隐性意义。它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自不同村子的适龄男女可以借助向大海祈福的时刻相互接触,这一习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异化的求偶行为,是古代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不自觉产物,对岛内不同村落间通婚繁衍有着重要的意义,被以更加隐晦委婉的方式隐藏在拜海习俗中。
拜海集会活动完成之后,每个村子还会举办宴席一起庆贺,村子里煮大锅饭、烧起篝火,村民围坐在一起欢歌笑语,享受节日的欢愉。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道菜是烧酒糟,这也是甲午海战遗留下来的新习俗。因为威海卫战役爆发在寒冬腊月,那时天寒地冻,岛民们为伤兵营送去的饭菜很快就冻住了,因此村民想了一个办法,抬出一口大锅放在伤兵营里,大家把粮食和菜都剁成碎末一起倒进去,再满满加上祛寒暖身的酒烧成酒糟,因此救活了很多军士的性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北洋舰队的官兵,每逢祭海都会在烧制一大锅酒糟,大家分别取用,既能补充能量又可以暖和身体。
自古以来,人们之所以信奉海神、尊崇海神,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海神对人们的实用性。文化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曾说:“文化是一种当作手段的器具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2]而海神信仰恰恰是满足沿海人民心理需求的一种手段[3]。不论是龙王、仙姑、刘公刘母,还是鲸鱼、海鳖,都是一种海洋文化的符号,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景的载体。
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刘公岛拜海仪式也经历着不断地充实和革新,清朝末年的甲午海战无疑为这个平静的小岛带来巨大的冲击,这种战火惨烈的洗礼不仅会留在有文字的史书县志里,更会在民俗活动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渔民们焕发新生,四方的汪洋不再是困守;在新一代岛民眼中,海洋不再是能够主宰生死祸福的神祇,而是象征着冒险和远方,蕴含着资源和财富,既需要他们去爱戴守护,也等待着他们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但不论如何,拜海仪式始终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日子的祈愿,这也是人们一切信仰的永恒不变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