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中“学”之内涵及其现代延伸

2020-01-02 22:55沈伟滨
文化产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论语学者

◎沈伟滨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学”在《论语》中之地位尤其重要,其贯穿人修养发展过程之始终,是成就理想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学”有丰富的内涵,不局限于其本身,亦讲求与之相关的联系。然而“学”之本义为何,“学”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学者当如何治学,“学”之于当世有何启发?本文通过阐释“学”之基本内涵,分析其目的及其影响,讨论为学之态度和方法,总结出“学”的现实意义,以期能理清其脉络,增进对《论语》中“学”之思想的理解。

一、《论语》中“学”之基本内涵

通观《论语》中“学”之一字,凡出现六十五次,其大略有两种含义,一为学习、效法,如“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学而不厌”(《述而》);二为学识、学问,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等等。论语开篇即道尽学之要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六艺并且能在适当的时候践行之,不也感到很欢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远来拜访我,不也感到很快乐吗?他人不了解却不感到忧郁愤怒,这不正是君子的表现吗?

邢昺引《白虎通》云:“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①此处之觉悟者,当是指认识,即由启发而得感性认识。“學”之古文字形主体部分从子从爻,可会意为学习计算,而朱子谓学为效,认为觉有先后,后觉习效先觉为学,故“学”即学习、仿效之义②。《说文·卷六·教部》:“斆(學),觉悟也。从教从冖。”“冖”是幕布,覆盖义,喻儿童心智未开,懵懂无知,故须由老师传授知识,蒙童受教而得以启迪智慧、摆脱蒙昧。教与学密切相关。《说文》训:“敎,上所施,下所效也。”“教”是长者引导晚辈模仿学习其言行。《礼记·学记》引“《兑命》曰:學(斅)學半”,“教”占“学”的一半,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学能知己身之不足,教人而知何处困顿不通,然后可以自省自正。善教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而学者陶然醉乎其中。先时“學”“斅”并用,“學”中即含有学习、教授二义,而“学”之本义则可理解为教授学子知识且学子主动学习而渐觉悟,“学”是经验的传递和思想的交相感通。春秋时在“學”旁加一“攴”为“斅(教)”,“斆”之右侧为手执鞭扑之形,意为督促学子学习,“斅”与“學”二者之字义遂区分开来。秦以后又去“攴”作“學”,为主自觉,使学者自觉学习而得以开悟。以此观之,“教”是自上而下传达经验,“学”是自下而上主动求知。盖教在人,学在己,善教不善学,无可奈何也。

今人常将“学”“习”连称,可见“学”与“习”间当有内在联系。《说文》曰:“習,数飞也。”“数”有屡次、经常之意,朱子注:“学之不已,如鸟数飞。”③因而“习”之本义可理解为鸟雀在晨间反复张开翅膀练习飞行。曾子三省其身而有“传不习”之虞,此处之“传习”,或谓反复学习师长所授知识道理而熟之于心,或谓自己所授之业已然躬行体验,因而“习”有复习、实践之意,盖从上处引申而出。上文之“学而时习”,有学者便释“习”为复习、温习之意,谓学当经常温习之而能得其乐,固有其所循之理。以愚愚见,其依据在于教人“温故而知新”,反复玩味之而常有新的见解和心得,故而内心得满足充实,精神为之一振,欣喜便油然而生。此或为勉励学者勤学不废也。然常学而能常新者终是少数,对常人来说,重复式的学习难免烦琐枯燥,又怎会乐在其中呢?故而要渗入现实情境来转化其所学,即践行、实践之,方能增强“学”之幸福体验。学要能行,知行要合一,不行不如不学也。唯我深得于学,了然于心,始能随时施用,因时从宜。

“学”与“思”间关系亦非浅,“学”之本身便是一个抽象思辨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学习而不思考则疑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学习则其业荒废。学习过程中若存在些许疑问,当先自己努力求索,再比较前人观点深加探究,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以此为出发点向外发散而不断调整、完善,最终合成一新体系。此见解未必是创见,亦确实不必过分追求标新立异,事事求新解,但一定不能是顽固不化之成见,否则必无大的影响力。顽固者或划地自限,囿于孤室,自囚于思想牢笼之中不可自拔,或一味向书上用工而不入实景体验,因而思维日益狭隘化,治学气度日渐短浅。其未尝不穷思冥索力求突破,却难逃偏枯。故学不可固陋,固陋则不能变通,此乃为学之最下乘。

“学”源自社会生活实践并作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学习之内容,就当时语境背景下,不仅指抽象的知识经验,还有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等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技能。《述而》中说孔子教学之条目:“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要求学“道”“德”“仁”“义”四类。“道”为终身奉行之信仰与守则,德为汲汲以求之目标,仁为人与人相处之原理,六艺为生活所必须掌握之技能。然其又说孔子以“文、行、忠、信”为主要内容,盖自上推出,而孔门学者自当以此四者为学。孔子又重诗教和礼乐之化,于是学“诗”“礼”“乐”三者。诗以言志,表达性情;礼以规范,立身处世;乐以怡养,和顺自然。由是可见“学”之内容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亦即包括了感性经验与实践经验。

二、“学”之依归

“学”合外内之道,是自我德性的内在修持与个体行为外化调整的有机统一。其必有所依归的准则和瞻望的方向,我们因之得以自我完善、充盈生命的格局,化理想之本然或应然为现实存在之实然。扬雄曰:“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④”儒家学者皆追求“君子”这一理想人格,而唯有“学”这一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自修过程才能达成其憧憬。“学”何以有可能呢?

首先,学能成道。孔子之道,平易近人,人间道也。“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各行业工作者在其工作地点完成相应的工作,君子(亦即道德之先行者)通过学习来完成他们的使命。此处之“道”,钱穆先生解作“人道”,即人所由之道路、途径,人应终身学习以致之;李泽厚先生则译之为事业,亦云须努力学习以完成之⑤。盖二者所言大略相同也。窃以为,“道”即是我们所秉持的原则和生命的终极追求,一以贯之谓之道。其属命定之必然,人人皆具有而不可不践履,践履谓之“行道”。既行得此道,便须笃实前进并极力拓展、推行之,令其发扬光大,显达于世,此即“弘道”。惟当我矢志成全此道使臻于完善,方可实现自我之价值,而“成道”在于“为学”,“非学无以明道,亦无以尽道之蕴而通其变化”。“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人若不学习便无从知晓道理。学以知道,明白有此道之存在;知道然后能信道,相信此道我有之且我能行之;我坚定实行而后能“致道”,即完成之使之圆满。而此道之存在亦使为学有了明确的方向而更能坚持下来。道之所得本于学,学之所求即在道⑥。“道”“学”不相离,道大则学益进,学高则道益广,“道”以成“学”,“学”以致“道”,即如是也。

其次,学以求知。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季氏》)学而知之,乃自觉自为之学,强调人之主动性;待困惑而将以学之,则带有目的性;心存疑窦不消而不求解,便最是下乘。学然后能明白事理,于世间事物无不通透洞达,便不易为外物所屈抑和迷惑。孟子之“不动心”与荀子之“解蔽”即是为此。所知者为何?曰命,曰礼,曰言。命为人力所不可控,“不知所以然而然者命也”(《列子·力命》)我因命行此道,道本于心,既顺从本心,则知其不可而为之,此为我誓所必行也。礼既行事之准则、行为之规范,不知礼则无所措手足,无得恭俭庄敬以自立于世。言即思维活动、心理活动的表达,知言而能分辨是非得失。

再次,学以为己。“为己”是为专注自己道德学问的提升并以此周全、充实、成就自身,而非炫智于外,做表面文章,如此才能感通他人。“学”是为己之学,为己以成己,学以美其身。换言之,学习是为了成就自我之德性,不断改进、完善自己,非为取悦于众人也。“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人不尽知我而不怀忿恚之心,则一来能显我之宽容,不求全责备于人,二来修行自家事也,纵有不知我者,又何怨之有,自寻烦恼罢了。学之进退全在于我,故要自强不息。学虽为成己,却不是说仅仅是自己之“私学”,局限于自我狭隘阈境便满足了。儒家学者在致力于个人成长的同时不忘关注社会现实:“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当自我修养成熟时便能使周围人信服,进而使天下人安乐,我有此愿望且有能力成就之,这体现出了高度的使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亦是学者为学的最高追求和对整体生命的终极关怀。故为己以成己,成己以成人。学以成人,成人即能行仁,能尽人之道,处理好人与人间的关系,使人人相亲。仁有“恭、宽、信、敏、惠”五项条目,以近取譬,则为仁在己,求仁而得仁。好学深求究其实,乃能成其仁。故“成己”是“成人”的基础,“成人”是“成己”的延伸,“学”是为己与为人、成己与成人的内质性统一。

最后,学以成德。德犹得也,行道有得于心为德。德乃人与生俱来之质性的发扬,由先赋而后致,渐成长为良好的人格品质。“德”有知、仁、勇三者,一以分明,一以自持,一以践行。知者明道达义,心不惑乱;仁者心怀天下,坦荡无私;勇者心无恐惧,直道前行。其中“知”为起始,然后能达“仁”“勇”之境,而成知必始于学。无以文灭质,矫饰天性禀赋;亦无使质胜文,令其流于粗野。儒家要求君子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而德育向来重于智育。为学以辅德、成德。学乃成德之修,德重于学。纵使人才力超绝,然其不讲究操行,则不可谓尽善尽美。若其心怀不轨,走向歧途,则学愈高遗害愈大,终是戕贼于世。

综上所述,“学”以“成道”“求知”“为己”“成德”而俟乎君子,“学”是经验的表达和知识的践履,其借由个体的内在努力达到自我与外界认同,突显了人的主体能动性,推动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和谐融合而止于至善。

三、“学”之思维理路

(一)“学”之态度:何以“为学”

其一,求学须敬,学主谦敬。“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学而》)不敬则学不固。当知学问无穷,人之于学不过浩渺星海一孤舟,当常怀敬畏之心,庄敬肃正,孜孜以求之。而或学问有所得,则知我所不知者甚众,而日益虚心向学。

其二,问学须诚,学贵乎诚。当自诚于己,克念克敬,使思虑纯正,澄澈光明。不为贫富死生易其志,安贫乐道,守死善道。为学不可自欺,不苟其言,知则知矣,不知则不知矣,而不可蒙蔽自心。

其三,治学须精,学贵精一。心致志,用功于一处,方能勇猛精进。

其四,为学须谨。应严于律己,严格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学习过程中一不可妄加臆测,逾越本位,胡思乱想;二不可自慊自是,骄吝自满者将不得寸进;三不可执滞于物,不知变通,要有辩证、综合思维,能够适时达变。

其五,好乐其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应好学、乐学,好学者以学为目的和归宿而非工具手段,乐学者学之能有愉悦生发,则可长久坚持而不倦。

其六,学贵有恒,欲速则不达。一曝十寒不可取,躐等而求不可能,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真积力久才能毕其功。

(二)“学”之方法:何以“成学”

第一,以“时”学。王肃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⑦”即学习要有规律性,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就身心发育、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不同的阶段安排不同的内容进度。进学有次第,应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学莫贵乎立志。为学之要正在于立志,即要“志于学”。朱子曰:“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⑧故立志须高远,高远则心气挺拔而不狭隘自慊,知学无止境而不畏葸,反有终身学习之心;立志又要笃实,不可虚无缥缈,过分理想化,所谓“望山跑死马”,要能看到可行性,如此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向学之心坚定则力学以立身,立身兼立道与立业为一,道既立则目标明确而不为外物乱其心,由此上达而知天命,亦即我所必然之担当,随年渐长学渐进内心始觉通达,能听得异议并知晓其理所在而服之,终至于言行举止莫不任意施行而合于规矩之内,得内心无限自在之体验。斯六者环环相扣,衔接致密,不可一蹴而就。此为进学之阶段,亦为进德之顺序。

第二,学“经验”,即师法前人。“人必学于人,尤必学于古之人,始获知道。”⑨须沿先行者脚步行进,与前人智慧相交涉,汲取其已摸索出来的经验加以借鉴,裨益自身。纵有良材美质可不依循成法而为善,若不学亦不能登堂入室。

第三,“一”其学。博学而能“一”以贯之,即求有贯通诸学之道。学习应有重点,盲无目的地学便会导致杂乱无章。应培养核心思维能力,结合自身规律凝聚自己的思维核心并以此发展出自己的学习体系,理清脉络,学习便事半功倍。

第四,能近取譬,见善则迁。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多人共处则其中必有优于我者,其或在某一领域有专长,或在某种程度上某些品质较我更突出,皆值得我取法。学无常师,达者为师,我们应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敢于求教,既能问道于才高者而不怯,又能求教下问而不以为耻,虚心向身边人学习。

第五,为学须重微,即要积累,积学以窥圣境。“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浅处更见其真义。惟有精微之至,始是广大之由。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学者为学须从细处做起,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积少成多,逐渐养成至大成的境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亦当知学无止境,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而能有极高造诣。

第六,为学须内省,即要省察克治,查漏补缺,独立思考。如孔子言“九思”而求明、聪、温、恭、忠、敬、问、难、义,极尽省察之功。内省在于改过:一要自省其身,知错认错,自知错在己身而能坦然承认;二要敢于改正,知其不善而速改以从善,而不能一味畏难不愿补救,否则便可能会使错误扩大化,积重难返;三要做到“不贰过”,切不可重蹈覆辙,一错再错。

第七,注重“群学”。“学”在群己之间,既须慎独自律,又须乐群敬学。“只有在大众德性之共同处,始有大学问。只有学问到人人德性之愈普遍处,始是愈久。”⑩人生而群居而非隔绝于世,故学须取之于群体生活之中。要注重“群学”,即要重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学术氛围能改善集体学习风气,如众向善而我亦向善,众好学而我亦好学。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所受局限毕竟较大,而置身群体中则有可能寻得三两学术道友,彼此交流、借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相与辅德进道,大道同行。敬学乐群须戒慎乎群居而不学善道,思非其位,言不及义而好卖弄聪明、欺惑愚众。

四、“学”之精神的现代延伸

《论语》中“学”之思想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其一,就个人成长而言,“学”有助于摆脱自我偏见,强化其主体性认同社会感觉能力,促使其与现实社会发生联系,深化其对社会活动的理解,培养人的亲社会意识趋向并激发行为,防止人格异化。其二,化道德之应然为现实之实然,实现人生价值。“学”之一字贯穿人们修养发展过程之始终,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通过自我教育和熏陶提升内在涵养,赋予个体以精神超越的力量。其三,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其判别是非的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以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应对各种复杂的挑战和考验。

同时,“学”之思想还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延续。学以成人,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将其培养成为社会所需之人才。“学”之思想还对当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亦颇具启迪作用。其重视乐感教育,教人乐于学习,学以为乐,享受学习过程而得到内在精神满足和升华。再如,启发人博学返约,致广博而不驳杂。当今之世重实学,强调学以致用,然而学习不可只关注于政治、经济等实用性之学,亦须了解其他各类学问。笔者认为,世无无用之学,只有无用之人,应以开放的襟怀包容人类世界所产生的各种思想、学问,善加甄别,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予以适当的“扬弃”,批判并有选择地继承之、发展之、汇通之,结合时代精神赋予的新内涵、新诠释,最终道以成人文,“学”止于至善。

新时代学习观与《论语》中“学”之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继承了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学习观指明了当代社会的学习导向,是传统“学”之思想的价值表达和精神凝结。学习习近平学习观,领悟其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学”之思想,有助于学者认清学习理想与实际需求之张力,防止功利主义学习倾向。引导当代学者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培养学习的使命意识,既迎合现实需要,又呼应时代要求;既立足当下实际,又着眼未来发展。譬如,传统“学”之思想提倡学思并重,而习总书记亦认为“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⑪。再如孔子曾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而习总书记亦强调学习应有紧迫感,当发愤忘我,迎头赶上,不可有懈怠之意。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乃在综合国力的较量,学习在这种角逐中起先导性作用。不学则无以应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更无以在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稳步前行。“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⑫学习是获取进步、完善自我、实现超越的源头活水。我们应持向学之心、立深学之志、具真学之力、明善学之道、修勤学之功,自觉以习近平学习观为引领,通过学习以汲取先进经验,优化知识结构,拓宽认知渠道,拔高思想境界,突破理论视野,铸就世界格局。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社会运行之客观规律,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成为社会所需之通才,并由之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增强社会创造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探究“学”之思想含蕴过程中贯彻学习实践,此即“学”之精神的现代延伸。

【注释】

①⑦(三国)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中国致公出版社,2016年,第1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中华书局,2011年,第49页。

③(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中华书局,2011年,第49页。

④(汉)扬雄撰《法言注·学行卷第一》,中华书局,1992年,第15页。

⑤参见钱穆《论语新解·子张篇第十九》和李泽厚《论语今读·子张》。

⑥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12年,第359页。

⑧(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中华书局,2011年,第54页。

⑨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12年,第376页。

⑩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⑪习 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2009年《学习时报》。

⑫顾俊:《习近平学习观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2016年《唯实·理论视点》。

猜你喜欢
论语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学者介绍
如何读懂《论语》?
本刊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