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中的角色定位探究

2020-01-02 19:07禤丽君
文化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精准图书馆

◎禤丽君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2)

现阶段,教育文化水平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限制性因素。从这一认识出发,国家提出了“文化精准扶贫”这一理念,即通过增强贫困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来来有效助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发挥地区在文化资源方面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发展模式,提高贫困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社会化文化服务组织必须明确自身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工作实践之中,力求为精准文化扶贫工作贡献力量。作为高校重要的文化服务提供场所,高校图书馆应正确认识自身承担的社会化文化服务职能,深入理解精准文化扶贫的概念,明确文化精准扶贫的对象与方法,找准自身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的角色定位,进而有效地加快精准扶贫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

一、精准文化扶贫的相关概述

精准文化扶贫,是指为满足贫困地区民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并以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而展开的精准扶贫工作[1]。精准文化扶贫以政府为主要组织者,以各个社会化文化服务机构为执行主体,旨在增强贫困地区文化软实力,有效推动贫困地区实现发展。在当前文化服务政策的支撑下,精准文化扶贫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已经实现了较大提升。精准文化扶贫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来进行,政府先与具备相应资质的文化服务机构达成合作,然后这些社会化的文化服务机构再根据政府提出的相应服务内容与要求展开文化精准扶贫,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文化传播、地域优势文化资源挖掘等工作,重视最大化实现贫困地区独特文化元素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有效构建长效可持续的文化助推经济发展模式,进而逐步消除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发展。

作为重要的社会化文化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文化教育、文化导向、人才支持、技术提供及知识储备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职能[2]。在“精准扶贫”战略下,高校图书馆应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自身服务工作与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给予精准文化扶贫工作应有的重视与支持,避免精准文化扶贫工作流于形式,着力推动精准文化扶贫工作与信息资源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同步发展,从而有效地助推政府的精准文化扶贫机制实现长远可持续运转。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需要与相应的文化传播主体取得联系,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知识与文化完成快速传播,有效地提高贫困地区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重视主动履行相应的义务与职能,在精准文化扶贫工作中扮演好具体的角色,从而有效为精准文化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中的对象和方法

当前,由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贫困地区民众在教育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实际上难以直接面向贫困地区民众展开知识普及工作,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其一,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毕竟有限,因而无法全方位地满足贫困地区民众在文化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其二,文化传播这一过程必须依托于有效载体才能顺利展开,高校图书馆本身在精准文化扶贫中并不直接扮演文化传播的载体,而是文化传播的平台,因而需要找寻能够有效实现文化传播的载体;其三,高校图书馆对于精准文化扶贫工作目标地点缺乏相应的了解,因而难以形成对于目标地区的全方位了解,导致相应实践缺乏针对性。因此,高校图书馆展开文化精准扶贫的方法,实质上就是通过与文化知识传播主体进行联系,通过这些传播者来有效地推动贫困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得到增强[3]。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主要应通过加强与以下文化传播者之间的联系来有效完成文化精准扶贫工作:

(一)调动大学生参与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文化服务机构,可以在具体的精准文化扶贫实践之中与目标地区的大学生取得联系,调动当地的大学毕业生主动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效地推动毕业大学生走进贫困民众家中,发挥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展开有效传播,从而增强精准文化扶贫需求。由于当地的大学毕业生对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更为了解,因而高校图书馆能够有效增强文化扶贫的精准性,把握当地民众的实际需要,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4]。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重视通过目标文化精准扶贫区域的毕业大学生,对当地文化发展情况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后续的文化精准扶贫方案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发展需求的方案。

(二)开展助学活动

贫困地区拥有较多贫困大学生,为助推这些大学生成为贫困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开展面向这些贫困地区大学生的助学活动,建设专门的帮扶工程,从而有效地展开人才培养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实现文化水平提升[5]。除在学业方面给予贫困地区大学生支持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应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的自主创业支持,比如在建设公益图书馆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从而有效地推动地区文化发展。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推动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这些活动之中,通过这些活动对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主题培训,增进他们对于精准文化扶贫的了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为家乡文化软实力发展贡献力量。

(三)组织专业队伍

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具备高度综合实践性的工作,因而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6]。为此,高校应重视组织专门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队伍,从贫困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给予他们专业的产业技术指导,加强培训工作,以此助推贫困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推动当地的文化产业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进而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此方面,派遣专业工作队伍开展“图书下乡”等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同样是高校有效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路径。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人员培训工作,通过主题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开展精准文化扶贫活动的科学方法与措施,以此使得工作人员在精准文化扶贫实践中真正获得当地人民的支持与认可,改善精准文化扶贫实效[7]。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角色定位分析

(一)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采购角色

当前,“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已成为政府有效展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重要手段。在这一机制下,政府不再是文化服务的主体执行者,而是文化服务的组织者,通过发挥文化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将公共文化服务交付给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担,并根据文化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向这些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支付相应的费用。由于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非物质性,因而也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对象。具体而言,政府所购买的公共服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其一,购买公共文化委托服务,比如购买文化演出组织服务、文化设施运营服务等;其二,购买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包括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运行与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项目和公共文化委托服务的主要对象,这是高校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在作为这一角色参与精准文化扶贫工作时,高校需要构建合理的服务购买模式,与政府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与精准文化扶贫工作展开。

(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了解决文化服务工作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一体系下,政府获得了来自不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支持,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展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8]。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文化服务机构,具有融入公共服务系统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性,因而高校图书馆实际上在精准文化扶贫工作中还扮演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者的角色,在扮演这一角色时,高校图书馆主要需要参与以下几方面工作:1.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2.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指导,比如为“农家书屋”这一全新的公共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增强这些机构的专业性,使这些机构能够为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3.参与文化人才培训工作,着力为公共文化服务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文化工作者,真正“授人以渔”,促进贫困地区的文化产业得到高质量的发展;4.公共文化服务咨询者,为政府部门提供文化精准扶贫方面的专业咨询,助推政府更好地设计精准文化扶贫方案、展开精准文化扶贫实践。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全面小康”发展目标下,“精准扶贫”与“精准文化扶贫”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为有效助推贫困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提高,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化文化服务机构,应形成对于精准文化扶贫的全面深入理解,把握自身在文化精准扶贫中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采购者、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者的双重角色,重视与贫困地区大学毕业生、在读学生取得联系,同时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质的精准文化扶贫工作队伍,从而有效地促进精准文化扶贫工作展开,提高工作水平,为促进贫困地区文化软实力提高做出一定贡献,真正履行好自身的职能与义务。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精准图书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图书馆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