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标识一体化建设与开发研究
——以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为例

2020-01-02 19:07马东跃
文化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标识牌试验区旅游

◎马东跃

(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一体化旅游标识的应用,有助于加强旅游区宣传效果,有助于对传统旅游标识进行优化升级,通过运用统一设计实现大众传播,应结合实际情况使旅游标识能够更加明确清晰、富有个性化和有序化,提高品牌形象,为整合旅游宣传资源打下坚实基础,推动我国全域旅游产业不断发展。

一、旅游标识一体化概述

当前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内容同质化的困扰,旅游行业也不例外。有效推动旅游行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必须重视旅游景点的个性特点。旅游标识身为旅游景区宣传的重要标志,影响人们接受旅游品牌信息时的第一感受。实现旅游标识一体化发展,要结合旅游景区实际情况,通过系统化的视觉设计方案传达相关品牌信息,使旅游标识与旅游景区想要传达的内容相吻合;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旅游景区的当地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等特点,对旅游标识的色彩、含义以及品牌气质进行塑造[1]。

结合当前我国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旅游标识系统的打造情况来看,旅游标识一体化建设与开发是推动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旅游试验区实现全景化、全域化的重要环节。它为全域旅游提供了规范的品牌支持,提高了中国-东盟旅游试验区的品牌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简介

旅游业作为我国当前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消费、推动不同区域人口往来、交流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旅游合作是该区域自由贸易的重要组成内容。再加上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具有较大的地理优势等因素,成为我国不少群众跨国旅游的首选,使旅游交流以及相关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东盟地区已经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旅游交流的最大区域,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相关部门要大力发展当地旅游资源,与东盟地区积极配合,打造出富有特点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观光。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成为我国旅游行业重点合作的先导产业。根据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因为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及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两者在推进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存在有旅游市场分割、供给分割等现象,旅游路线单一、缺乏旅游便利化措施,以及不能形成系统的、统一的旅游标识,制约了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发展,这也是该试验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纵观全世界,欧盟是区域性旅游合作的成功典范,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从建设合作平台机制、统一旅游行业标准等方面入手,为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实现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旅游景区标识设计要点

旅游景区标识设计工作,通常情况下主要由图形符号、文字、标识牌、颜色等要素构成,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旅游景区实际情况,从醒目度、觉察、视角、观察距离以及背景几方面入手,对旅游标识进行完善,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一)醒目度

醒目度指的是旅游标识牌本身与旅游试验区背景之间的关系。在设计标识牌的过程中,标识牌一定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这是开展标识设计工作时的整体目标。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注意,旅游标识一定不能与周边环境的其他元素相似,标识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可识别性,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标识,通过标识的指引获取旅游信息,有效节省旅客游玩时间,确保旅客游览活动顺利进行。

(二)觉察

觉察指的是人体视觉系统能够在视野当中感受到刺激的能力。旅游标识系统觉察的主要功能在于传达信息,这也是视觉设计工作的中心主题。除此之外,色彩也是要素之一。颜色不同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使人们在观看旅游标识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不同的联想,使旅行者能够产生相对应的心理反应。所以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性,合理应用色彩元素开展旅游标识设计工作[3]。游客对不同的颜色产生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具体原因如下所示,希望能对我国旅游标识设计工作的开展有所启示。

1.红色

红色在所有可见光当中属于波长最长的一种光,此类型光的自身穿透力较强,但是光本身的折射角度较小,对人体产生的视觉影响最大。此外,红色光本身还具有较高的知觉度,因此该色在众多颜色当中不容易被其他光掩盖。也因此人们认为红色本身较为强烈,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停止、禁止、交通境界的标识较多。

2.蓝色

蓝色在可见光中属于折射角大但是波长较短的一类光。较高明度的浅蓝色光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明澈、轻快的感觉,因此在旅游标识设计工作中往往用来表现较大空间。低明度的蓝色会给人一种稳定、沉静的感受,因此容易传递信任、宁静、沉静等特点。在旅游标识设计中比较倾向于选择蓝色调。

3.黄色

在所有可见光当中,黄色光的波长适中,并且此类型光还是所有可见光中最能发光的颜色,大面积使用黄色光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透明、辉煌的视觉感受。因为黄色明亮的特点,以此极易进入人们的眼帘,因此经常被应用于各种紧急、安全的导视标识中。

4.白色

众所周知,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均匀混合后的颜色,也被称为全色光,它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纯洁、干净、明亮的感受。从对比的角度分析白色可以发现,该颜色能够使得相邻颜色变暗,如果大面积的应用白色将会使得人们产生一种炫目感,带给人一种冲击感。基于此,多数情况下在标识系统当中都是应用白色作为指示箭头的填充或者说明文字的填充,必要情况下,也会搭配其他色彩作为背景色[4]。

5.黑色

与其他颜色有所不同,黑色本身具有不反射任何光线的特点,因此极易对人带来悲哀、黑暗的感觉,此外,黑色还能够带给人一种神秘、沉静的气氛感。如果在标识设计工作中应用黑色,容易导致观看者出现阴沉感,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不会在系统标识中应用大量的标识,仅仅只是用黑色填充旅游标识的符号以及文字。

总的来说,根据我国旅游标识设计情况来看,无论是什么颜色,设计人员都需要结合当地景观特点,选择与景观相符合的颜色进行填充,切记不能将旅游标识单独列出,否则将会显得旅游标识十分突兀,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旅游气氛。

(三)视角

视角指的是从眼睛向标志长轴方向两端点连线所夹的角。根据景区标识的应用情况来看,标识的视角主要有平视、仰视、鸟瞰与俯视。从平视的角度来看标识牌,能够带给人们一种规则、便捷的感受;从仰视的角度来看标识牌,会给人一种高达、雄伟、稳定的感觉,带给人们较强的标志性;从俯视角度看旅游标识牌,会使人们该受到亲切、随意的感觉。设计人员在设计旅游标识牌时,平视视距为标识高度1.5~2倍时,旅游者能够轻易的看清标识内容,进行把握整个标识的全貌。由此可见,设计人员在开展旅游标识设计工作时合理设置视距空间的重要性[5]。

(四)观察距离

观察距离指的是从观察者的眼睛出发,直到标志中心点连线水平面的投影长,涉及到高度、距离、视锥三种要素。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视椎垂直角度大约30度,水平角度大约为60度。此外,在旅游试验区中,步行标志牌的设置与朝向是影响视频线、视椎的重要元素,直接会影响标识牌的尺寸,间接影响了标识牌上的文字清晰度。

此外,标识的布局问题也直接关乎着距离问题,景区标识可以通过为游客传递相关信息引导游客进行旅游。具体而言,景区的旅游标识应该形成一个网,使得游客处于陌生环境时能够通过标识顺利辨别方向。所以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旅游标识之间的空间秩序感,遵循客观性、安全性等特点。所有标识在安置过程中都要注意距离不能过近,以免使得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产生厌烦感。但是也不能过远,否则容易导致游客在陌生环境当中产生恐惧心理[6]。

(五)背景

背景是指标志牌背后的环境,在设计标识牌时既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不能显得过分突兀,又要使得游客能够在繁杂的环境中容易获取相关信息。这就需要充分考虑标识的形状、色彩与材质,使得景区标识能够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积极发挥自身作用。

(六)偏移

偏移是指旅游标志中性点与观察者视觉反向中性线之间的距离,在视觉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进行测量。在满足旅游标识牌醒目度的情况下,偏移距离越大越容易被游客忽视。

(七)观察角

观察角指的是游客注视标志中心点视线与观察者视觉反向中性线之间的夹角角度。在旅游试验区内,导向性的标识系统功能在于指引方向,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标识牌之间的距离,为游客提供有效信息。

四、旅游标识一体化建设与开发策略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想要促使旅游标识设计工作实现一体化发展,设计人员首先要对标识进行明确定位,适当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标识设计工作。旅游标识系统一定要整体和谐,这样才能为游客提供有效信息。结合自身多年经验,从下述几部分内容详细论述旅游标识一体化建设与开发策略。

(一)深化旅游标识一体化机制

首先要结合景区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深化一体化机制。实现旅游标识一体化建设,要重视合作平台与机制的建设,对该旅游实验区当中的产业政策与行业标准进行统一,以便能够为游者提供便捷的旅游通道。只有不断深化一体化机制,才能为旅游标识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设计人员要结合旅游试验区的实际情况,最终设计出凸显双方特色的旅游试验区标识,为提高人们的旅游体验提供保障[7]。

(二)明确整体定位

根据旅游标识的设计情况来看,在标志当中包含有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精神文明等艺术语言,是所有相关旅游信息的浓缩,在此过程中将所有设计要素集中到一点。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旅游标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旅游标识的整体定位,将其与文脉、地脉以及特色旅游资源相关联。针对于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而言,特色旅游资源可以说是该旅游试验区的精神所在。在当前我国旅游文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各种旅游标识的运用较为广泛。设计师要充分结合特色旅游资源作为设计旅游标识的重要元素,通过运用各种艺术形式,使得旅游标志能够具备更多的象征含义,最终达到别具一格的传达效果,使得人们通过旅游标识能够了解旅游区的特色[8]。

(三)运用当地元素

根据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情况来看,设计人员在针对改试验区开展旅游标识一体化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元素,进而推动标识系统一体化发展。在完善标识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扬长避短,重视在旅游标识中充分引进当地元素。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我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凸显出旅游试验区的特色。在当前我国不断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工作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背景设置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体的标识,将重要的节点城市连接起来,引导游客进行参观与游玩。

(四)满足游客需求

在推动旅游标识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游客本身的需求,针对边境旅游实验区中的受众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旅游标识系统完善,以便能够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进而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结合近年来我国跨境旅游者的选择取向来看,东盟组织中的诸多国家都是跨境旅游的首要选择;但在推进旅游标识一体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语言沟通等问题,所有标识都要带有中文翻译,以便游客能够及时了解旅游信息。其次还要针对游客对旅游景色的需求,打造出多条不同风格特色的旅游路线,为满足游客个人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9]。

(五)注重文化标识系统

设计人员要充分表现出旅游标识的个性文化创意,以便能够有效区别国内诸多旅游标识系统设计,突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文化特色,结合建筑特点、自然环境以及旅游理念等等对旅游地进行全面思考,以实现兼具功能性、艺术性的独特设计效果,在标识系统一体化中充分体现旅游试验区的个性文化。

(六)保持整体和谐

任何标识设计,其内容元素以及艺术表达方式都得始终保持和谐,不能顾此失彼,使标识元素繁杂,无法凸显标识重点。针对中国-东盟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标识一体化建设工作而言,旅游标识设计在添入当地特色旅游文化时一定要考虑到旅客的接受程度,以及元素在标识中的展现方式,确保标识整体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游客的阅读标识的直观性,带来人们良好的视觉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进而推动我国全域旅游产业实现长久健康发展[10]。

猜你喜欢
标识牌试验区旅游
南方沿海地区电网标识牌褪色模糊机理分析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国内旅游景点韩文标识牌的翻译问题研究
旅游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佛罗伦萨的交通标识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