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载体基础理论探寻

2020-01-02 16:11:45吴佳伟
文化产业 2020年17期
关键词:载体思政政治

◎吴佳伟 黄 静 王 莉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载体,按照形态划分,有教学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网络载体。“微载体”则是在自媒体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它可以以微博、微信等形式承接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用作于教学、管理、活动、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被更多人所关注,“微载体”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的便捷,但在应用过程中依旧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进行仔细深入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思路与建议,才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一)生活便捷化

在自媒体时代中,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比较多元化,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社交软件和媒体可以获取自己喜欢的内容,了解世界各地被广发关注的新闻事件。此外,微信等软件还有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和网约车等服务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大学生接受度高、参与度高,逐步成为“微载体”的主人,成为新闻和话语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成为“微载体”“微生活”的代言人。他们对此接受度高、参与度高成为“微载体”“微生活”的代言人。

(二)人际关系边缘化

由于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学生们经常通过语音文字传递信息,见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被网络淡化。我们在朋友圈、微博经常会看到大家发布的各种心情,对待大量的信息和好友随时变化的心情,大家见怪不怪,不会特别关注和在乎某一个朋友的心路历程,对待各种信息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很少能够用心去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问题的本质。许多学生也只是通过社交媒体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某件事情的不满情绪,很少会去找好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人际关系变得更加保守,人与人相处更加谨小慎微。这些都导致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思想偏激,影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自身发展更加容易受网络环境影响[1]。

(三)生活节奏快速化

许多工作和学习任务通过“微载体”及时发布,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会逐渐增大,大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释放压力,越来越多人通过一些直播平台和小视频来缓解生活压力,快餐文化突出,有内涵、有营养的信息往往被大家忽略。再加上直播平台的主播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普遍较低,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审美影响严重。

二、“微载体”的内涵和主要功能

“微载体”是“微信、微博、微公益”等一系列与“微”相关的网络“微文化传播”方式,在大学生中运用比较广泛。主要通过信息的发布、社会舆论传递各种信息[2]。具体说来,“微载体”是自媒体时代的产物,又极大的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它以微博、微信、抖音、移动客户端为承载工具,具有内容推送即时性、传递交互性、内容个性化等特点。“微载体”运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微载体”要能蕴含和传达主旋律,在交流和对话中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一方面贴近现实,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另外一方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创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平等交流的平台,从而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效。

三、“微载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基本状况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21世纪,大多数学生为00后,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接受的教育比较优质,从小就在不断地接触各种媒介,对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并不陌生,许多学生还十分精通这些电子产品。

当代大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讨厌一成不变的事物。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大家可以通过全新的方式进行交友,完成购物,还能通过直播、小视频等方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缤纷生活。大学生的手机里储藏着各种各样的软件和信息,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各种软件层出不穷,所以大学生会不断更新,也在不断淘汰各种软件。

(二)自媒体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自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充满正能量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以“学习强国”这款软件来说,它的出现,不仅让大家学习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了解了最新的实时动态,还欣赏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目睹了大国外交的真正实力。大学生利用这样的自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会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自媒体拓展了教育空间。新媒体以自身快捷、迅速、传播度广的特点,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枯燥的课本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地发表言论、努力地跟随新时代的潮流开展各种活动。

自媒体时代,为学生搭建了平等的对话平台,使他们的想法和观点能够被更加重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

此外,自媒体的出现还为更多大学生创造了就业的机会,许多学生利用自媒体发布小视频,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记录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从而获得更多的粉丝量,接拍商家广告,获得物质收入,完成了他们的人生梦想。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许多自媒体门槛较低,各形各色的人们都可以利用自媒体发布信息。各大平台对于公众免费开放,因为其廉价、不需实名注册、言论自由等众多原因,再加上许多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经常焦躁不安,情绪失控,对各种事物会有不满的情绪,导致他们在各种社交媒体中随意抒发观点,发泄自身不满情绪,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危害当事人的个人利益。

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和个人,经常在网上散布各种不实信息,许多大学生接触社会时间较短,无法辨别真实有效的信息和虚假诈骗的消息,随意转载,听信谣言,导致上当受骗,受到心理上的创伤。

简单来说,“微载体”作为一种新兴载体,信息传达碎片化、分散化,与传统载体的结合度也不够,在满足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自媒体的出现,改变和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了解更多自媒体平台,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自媒体的看法。

四、“微载体”的有效运用的途径

(一)建立新媒体管理监督机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数据庞大,良莠不齐。而目前,高校对自媒体还不具有完全的监控能力。这就需要各高校不定时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网络知识,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言论和消极情绪,一经发现,及时进行疏导和处理。

另外,要通过校园局域网不断对学生上网情况进行密切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制定奖惩制度,为大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倡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利用学校官方媒体发布迎合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倡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有益的自媒体活动,比如“清明网上祭英烈”“歌颂劳动者”等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真正体会到自媒体时代自身的价值所在。

面对正能量的文章和消息,要主动进行传播和转载,对于不实的消息要拒绝转载,并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使其减少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

另外,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为了避免大学生陷入恐慌,不知所措。自媒体要及时传递政府公告,告知大家正确的处理方式,并通过积极的互动收集学生面临的困惑,知道他们的需求所在,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帮助,从而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完善师资队伍

建立高素质、专业强、负责任、业务精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是自媒体时代顺利开展高校思政工作的客观需要。思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授课中,可以利用自媒体,插入各种时政视频,以及相关的政策解读,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还要利用思政课,积极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解读媒介,分析媒介,判断媒介的能力,使他们在新媒体生活中能够准确的判断信息的真伪,促进自身健康发展[4]。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不仅要学会丰富的思政理论知识、了解各种社会形态,还要将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四)提升自媒体综合素养

大学生受自媒体的影响较大,许多学生在校期间便开始运营自己的自媒体平台。针对这些学生创建的自媒体平台,学校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引导学生发布正能量的消息和视频。定期举行经验分享会,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五)构建高校自己的自媒体教育平台

许多高校目前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但是入驻其它自媒体平台的高校较少。各个高校应该尝试加入不同的自媒体平台,注册自己学校的官方账号。对于时政热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时代楷模、身边榜样和学生喜欢的信息不定时进行发布,对于各种谣言进行澄清。这样,高校既能够在自媒体时代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丰富自媒体教育形式和内容,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此外,高校应该创办相应的自媒体教学平台,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的进行整合,一方面使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更加方便,具有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监督和管理,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六)以优促优,共同进步

有的学生自媒体方面做得十分优秀,粉丝量巨大。高校可以邀请这样的学生为广大师生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鼓励其传递正确的舆论导向。明星效应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加有效。面对一些学生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言论,学校要派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热爱的网络红人对学生进行安慰,了解他们对事情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维护高校思政教育的稳定。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以微博、微信、微公益为代表的“微载体”越来越被大学生所需要和认可。但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媒体在创办和运营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自媒体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思想意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提高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载体思政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44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6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